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28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sst
王子 | 2013-5-9 18:25:00

面膜5大迷思 敷出問題肌膚                    2013/05/08 18:17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013年5月8日電)國人每年用掉3座101大樓高度的面膜,衍生過敏、反黑、紅腫、發炎等問題,醫界歸納消費者的面膜有5大迷思,敷出問題肌膚。

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蔡呈芳今天指出,使用面膜的5大迷思是:面膜可以天天敷、 生理期敷最好、一邊洗澡一邊敷最好、面膜敷愈厚愈好、天然自製最好;另外,對於化妝保養品覺得愈貴愈好,面膜也不例外。

蔡呈芳說,反覆敷面膜,就像反覆用膠帶撕除臉上角質層,降低皮膚的保護力。有個病例每天敷3次冰河泥面膜,7天後發現原本的保養品會引起皮膚炎,檢查才知冰河泥的防腐劑引發過敏。類似案例是有位準新娘婚前密集護膚敷臉,到海島度蜜月,皮膚出現面膜形狀的脫皮及反黑,一度誤以為是對防曬乳過敏。

另一病例是藥師,自恃專業,用雙氧水自製美白面膜,用了反而黑臉3個月;還有名女子依照坊間DIY抗痘面膜偏方,用阿斯匹靈磨粉加入面膜,結果藥物酸性刺激造成皮膚脫皮。

蔡呈芳將面膜成分作用分為抗痘、抗敏、美白三大類,他表示,在浴室溫暖潮濕的空氣中,以及女性生理期間荷爾蒙改變皮膚通透性,皮膚對面膜成分的吸收效果確實提升,但卻是好的成分、連同甲醛等壞成分一起吸收,實在不能天天敷。

面膜造成的皮膚問題,大多數是刺激性皮膚炎;另外,還有的情況是敷了含感光物質的檸檬皮或部分中藥,產生光毒性反應,皮膚局部色素沈澱變成花臉。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醫妝組簡任技正呂理福指出,根據市調資料,國人每年約用掉價值新台幣30億元的面膜,大約1.2億片,堆起來厚度約有3、4座101大樓的高度,用量如此之大,歷年也查出含甲醛及螢光劑的違法面膜。

他說,安心敷臉5部曲是:產品使用說明「認標示」、使用測皮膚「要測試」、 皮膚有狀況時要「避傷口」、敷臉前「要清潔」、敷臉「限時間」10到15分鐘且1週不超過2次。


                    生理期敷面膜最好?敷臉6大迷思
                             華人健康網作者: 記者駱慧雯 – 2013年5月8日 下午8:00.. .

台灣人愛敷面膜,有些人把面膜當保養品天天敷,有些人為充分發揮面膜效益而敷到面膜變乾,但也有些人為了省錢,跟著坊間美容書籍自製水果或中藥面膜。皮膚科醫師表示,除了上述的敷臉錯誤觀念之外,還有許多面膜迷思有待破解。
迷思一/生理期敷面膜的效果比較好?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女性體內含有黃體素和雌激素兩種荷爾蒙,月經期間的黃體素分泌增加,雌激素下降,皮膚角層代謝功能變差,反而使皮膚穿透性變好,更容易吸收面膜中的成分。不過,此時因雌激素低的關係,皮膚本身就比較容易發炎、過敏,若再不當或過度使用,皮膚反而會因吸收太多產品中的刺激物質,如防腐劑、抑菌劑,而引發更嚴重的肌膚問題。
迷思二/面膜可以天天敷?

醫學臨床上,面膜僅具有「特殊加強」效果,使用頻率需視產品成分的濃度和劑量而定,正常情況下,皮膚的生理需求有臨界點,也就是說敷臉的次數過於頻繁,肌膚吸收的有效成分也不見得會呈線性增加,但每敷臉一次就清洗一次,反而會因過度清潔,洗去角質保護層和抵抗力,造成過度吸收過敏物質而引發紅腫、搔癢等過敏反應。
建議每周敷臉不要超過2次,每次10至15分鐘即可,以免愛美不成,反而損害肌膚。
迷思三/洗澡時敷面膜效果會更好?

洗澡時的體溫和皮膚含水量高,對於面膜成分的吸收性也較好,但相對地也會增加刺激和過敏物質的吸收量,發揮效應可能不只限於局部皮膚,可能滲入人體,引發全身性過敏反應。
迷思四/面膜敷越厚,效果越好?

蔡呈芳醫師表示,敷臉效果與面膜厚薄度的關係不大,通常與藥劑濃度有關。安全劑量和使用方式下,皮膚產生副作用的機率較低,但有些面膜為了強調效果,會添加含藥成分,民眾若過度使用就會產生紅腫、乾癢、過敏的面子困擾。
坊間常見含藥成分的面膜,包括:添加類固醇以達鎮定、消炎效果;使用抗生素改善粉刺和痘痘肌;添加藥品級美白成分促進黑色素代謝。
迷思五/DIY天然面膜較安全?

常有民眾利用綠豆粉、寧矇騙、蛋黃等天然食材自製面膜,但一般食材並非無菌,雖然正常皮膚具有抗菌能力,但皮膚對食物養分的吸收度不如腸胃,且食材中的有效成分是否能夠完全被解離出來、濃度是否足夠,都是個大疑問。
迷思六/敷臉可取代正常保養程序?

醫學上認為面膜僅具有「特殊強化」的效果,與一般保養品的作用不同,無法完全取代,建議民眾敷臉後仍應塗抹乳液以完成正規保養程序。

                             「膜」女注意 自製面膜當心細菌感染
                                    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 – 2013年5月8日 下午3:16..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市面上的面膜種類玲瑯滿目,美白、保溼、去角質等,愛美的你如何在選購面膜及敷面的同時,又能夠確保美麗與安全,為保護消費者注意產品選購及使用安全,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教您簡單「敷面五部曲」,讓您選得漂亮,用得安心。

食品藥物管理局建議,敷臉的時間不宜過長,10∼15分鐘最適當。選購標示完整之面膜產品,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方式。使用之前建議先作皮膚過敏性測試。肌膚如有傷口、發炎或過敏情形,不能使用。敷臉前應清潔臉部肌膚,敷面五部曲讓你愛美又安心。

對此,耕莘醫院皮膚科楊志雄醫師也表示,面膜不宜天天敷,建議一星期使用一至二次,敏感性膚質的人對面膜挑選,應避免去角質及部分具有美白功效的產品,都可能引起皮膚紅腫、過敏。而許多人會在家DIY自製面膜,如切片黃瓜、檸檬,原則上是不太建議,因製作過程容易不衛生、保存不當產生細菌,導致接觸性皮膚炎;可別省錢不成還傷了「面子」。

藉由正確的選購及使用面膜化�品,讓您能夠「選得漂亮•用得安心」,在敷面的同時,也能保持亮麗與健康。民眾在選購及使用化�品時,若發現有不良品或發生不良反應,可通報衛生署建置的「全國化�品不良品通報系統」通報。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dgjkl + 12 + 12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