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81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cookie72tw
王爵 | 2013-5-19 19:54:45

最近做了一個有趣的調查,孩子的頭號「民怨」是什麼?結果答案是「不公平」:明明是我的,為什麼要讓給弟妹?

不公平是我們在研究上看到孩子叛逆最主要的原因,連動物都會「不平則鳴」。我曾看過一個孩子把分給他的蛋糕全部塞進嘴裡,吃相很難看,我就跟他說:「分給你的都是你的,不要一次全塞進嘴裡,小心噎到。」他用力把蛋糕嚥下去後,說:「老師,你不知道,不放進我的嘴裡就不是我的。」盤子裡有根雞腿,他塞不進嘴,就吐點口水抹在雞腿上,這樣別人就不敢吃了。我找他母親談時,他母親理直氣壯的說:「我要教他學孔融呀!」

孔融讓梨是兄友弟恭的美談,但這是例外,不是常態,若是常態就不會上歷史課本了。不公平是很多不幸的發生原因,父母可想一想,弟弟平常被人讓慣了,出了社會,誰要讓他?所以孩子若願意讓,父母要褒揚他,他若不願意,不可以強迫他,一強迫就不公平了。

孩子叛逆的第二個原因是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常常說一套做一套,自己在看電視,卻叫孩子去做功課。孩子說:「我們丟掉東西會被罵,大人丟掉東西卻不會,」我朋友的孩子也說:「我打破碗要挨打,爸爸打破碗,不但沒事,我還得替他掃碎片。」

第三個理由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尊敬的地位,父母做了不該做的事被孩子看到了,以後孩子會不服管教。他們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你憑什麼管我。」

其實要孩子不叛逆並不難,只要永遠維持在孩子心目中尊敬的地位就可以了。倒是孩子學大人說髒話時要馬上糾正,三歲以下的孩子說髒話,不必打罵,只要擺出生氣面孔,告訴他,你不喜歡這樣,然後走開,他下次就不敢了。發展心理學家發現孩子會故意壓抑自己的欲望去討好大人,他們其實非常在乎父母的愛,我們常看到剛被罵完的孩子,一邊哭,一邊要母親抱他親他,因為他要確定母親還愛他,結果鼻涕眼淚都糊在媽媽的臉上了。

至於為何不能如某專家建議的,要等三十分鐘才去禁止孩子說髒話?那是因為事過境遷,失去「時效性」後,處罰無效。從動物實驗中得知,去除一個行為所用的懲罰電擊是要馬上跟隨行為出現才會有效,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立即處理。

孩子犯錯時,無論年齡大小,一定要詳細解釋理由,說清楚為什麼不可以,這個理由最後會內化成他的行為準則,也就是他的品德。說髒話不只是「別人以為你在罵他」而是說髒話會讓人看不起你,認為你沒有教養。我們常低估孩子的能力,認為他反正聽不懂,其實理由是很重要的,他只有認同不做的理由,以後才會不做。

這份調查給了父母一個反思的機會,請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事情,你會發現,孩子雖小,他做事還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請給他機會表達他的看法,也給你自己機會去了解你的孩子。

65689_538476226203073_1960883290_n.jpg (110.21 KB, 下載次數: 0)

65689_538476226203073_1960883290_n.jp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悅來客棧 + 10 + 10 感謝分享^^b
強哥2 + 1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1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只要我相信  我願  我要  毅力實踐  就一定能成功^^
回覆 使用道具
一支大屌
威爾斯親王 | 2013-5-20 00:30:41

本帖最後由 一支大屌 於 2013-5-20 00:33 編輯

這篇文章簡化了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中間有一個複雜的思辯過程,並不是像文章裡這麼天真單純的歸咎於要學孔融或不學孔融這麼簡單或是片面.(其他例子也一樣太天真)

而是引導思辯的方法和過程出了問題,因為這個孩子也有可能是佔了便宜的一方,反而他該讓步才公平的也說不定,所以也不能僅憑片面就認定叫孩子讓就是不公平..

這個作者用摧毀典範這個便宜行事的思維指導家長,其實和家長用照抄典範的簡單行事思維是半斤八兩.

但是家長只強化了孩子維權意識,作者卻是合理化了一個摧毀禮讓品德的巧門,以後再看到有人占住博愛座不讓,別問教育(社會)出了什麼問題.因為我們的親子專家就這樣教我們的父母,不可避免的我們的父母就照著影響小孩,於是將成為一個社會風氣.

事實上孔融讓不讓梨與公不公平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我認為真正的問題在是否合理,而處斷能否合理,就全看父母是否明理,以及能否引導孩子思辨而知理了.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悅來客棧 + 8 + 8 感謝分享^^b
ccookie72tw + 6 + 6 感謝分享^^b
強哥2 + 1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5  金幣 + 1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一支大屌
威爾斯親王 | 2013-5-20 09:38:13

本帖最後由 一支大屌 於 2013-5-20 09:45 編輯


何謂是非?魯國之法,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子貢贖人而不受金。孔子聞而惡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為優,子路之受牛為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


∼ 摘自 了凡四訓 明 袁了凡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悅來客棧 + 6 + 6 感謝分享^^b
ccookie72tw + 10 + 10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1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ccookie72tw
王爵 | 2013-5-20 14:33:14

本帖最後由 ccookie72tw 於 2013-5-20 14:39 編輯
一支大屌 發表於 2013-5-20 00:30
這篇文章簡化了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中間有一個複雜的思辯過程,並不是像文章裡這麼天真單純的歸咎於要學孔融 ...


我覺得這只是比較偏向西化的教育方式吧!!^^  事實上  在現在社會中
大人都不懂得禮讓  例如  插隊  分享  禮讓  等等...   換句話說...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度要求孩子做到呀!!  要求孩子~  其實是為了滿足大人的虛榮心
希望聽到別人稱讚  哇!!  你好有禮貌唷!!  你好懂事唷...  等等不切實際的誇獎

相對的!!  現代社會中  讓梨~  這個名詞  我個人覺得也不再適用了...
但是還是需要禮讓  但~~是要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這個部分  就需要時間
還教導慢慢規劃了!!  其實反觀現代大人對於尊重的個名詞  若是套用在孩子身上
其實很多大人都做不到  但是我覺得適度尊重孩子的意願也是必須的!!
畢竟人都有意願  但是也有一個原則  在不危害他人的安危  及造成他人的困擾下
人都需要懂得尊重  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孩子  才比較有機會在社會上擁有機會

當然!!  某些行為不是必須的  但是心態的建立  往往比行為更為重要!!
過與不及都不是件好事  話說回來  禮讓~  也要有分寸!!  因為現代的人
大多都不懂得珍惜  貪得無厭  所以讓~  不是必須的  自重人重的道理
還有允許犯錯的權力  及分向互相的心  還有情緒表達  發洩!!~的管理
才是一切的最基本原則吧^^

我深愛古訓  佛經  但是在實行之後也深深的了解  若要在現代社會中生存
很多事  只能放在心裡  在於外在的表徵  仍然需要俗社會隨波逐流
雖然膚淺  庸俗  但~畢竟人是群居性動物  與其自命清高  倒不如適應環境^^
你說是吧^^~

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一體兩面  你看到的是好  或是壞呢!?
萬法!!~  唯心造矣~~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悅來客棧 + 10 + 10 感謝分享^^b
一支大屌 + 4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4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