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76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adgjkl
公爵 | 2013-6-28 18:35:49

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釋诂》說:“朕,身也。”在先秦時代,“朕”是第一人稱代詞。不分尊卑貴賤,人人都可以自稱“朕”。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嬴政統一天下後,規定:“天子自稱曰朕。”從此,一般人不能自稱“朕”了。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朕”,說:“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專用做皇帝自稱。”但是,這裡要做二點說明:

第一,“朕”作為第一人稱代詞,在先秦時代並不等於後世的“余”、“吾”、“我”之類的第一人稱代詞。正像顧颉剛、劉起纡兩位先生在《<尚書·湯誓>校釋譯論》指出的那樣:“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單數第一人稱領格(所有格),即‘我的’。”如:《書·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澤的官員。”《大盂鼎》(金文):“勿廢朕令”。意思是:“不要拋棄我的訓令。”《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親叫伯庸。”

或許有人說,《尚書·湯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會說話不算數”。許慎《說文·舟部》釋“朕”:“我也”。這些不都證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後世的“余”、“吾”、“我”嗎?我們認為,今本《尚書·湯誓》已非原汁,難免被後人攙假。秦火以後,僅憑西漢儒家學者伏生口授,打上漢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許慎是東漢人,他對先秦詞義的理解就更難確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開始為皇帝的專用詞,這是普通的情況,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後也可以自稱“朕”。例如《後漢書·和殇帝紀》:“皇太後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聽政。”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jaylarry
王子 | 2013-6-30 15:11:01

在更早以前,君王自稱「寡人」則是自謙之詞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