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MW自獨特的SAV系列後,再度推出顛覆傳統概念的GT系列,現在我們手上正有一台最新的320 GT,目標是結合正統3系列的優秀操控以及5系列的大空間,打擊範圍則自一般旅行車含跨至各類Crossover。
這已經不是BMW第一輛〝GT〞了,初看3 GT,應該會覺得與5 GT很像,特別是車尾的部分,只不過整體的車身尺寸還是小了一些。4824mm的車長,2920mm的軸距,比3系列旅行車還長了200mm,高度增加81mm,軸距方面也多了110mm,這是數據上看的到的變化,實際乘坐也會發現後座空間的增長,當然外型也跟著明顯改變,唯一可以感受與3系列的連結,大概只剩那組帥氣的頭燈吧。
後座如你所料,比已經很大的3系列還要再大一些。 |
由Dakota真皮、Fineline深色木飾板與Pearl高光澤飾條構成的Luxury Line內裝。 |
自動啟閉尾翼是BMW的新玩意。 |
這是一輛Luxury Line式樣的車,配有放射狀鋁圈以及優雅的霧燈邊框,葉子鈑處還有一個鍍鉻迴旋鏢造型的導流氣孔,搭配前保桿兩側的空力設計能降低前輪附近的擾流,如果你選的是Sport Line車款,導流孔就會是黑色的。
基本上320標配的Luxury Line是以鍍鉻為主軸,Sport Line以黑色為主,至於Modern Line則慣用銀色,所以根據水箱護罩、前後保桿飾條、窗框下緣以及排氣管等處顏色便可判別所屬類型。
18吋放射狀鋁圈造型頗為典雅。 |
打開車門首先會看到3 GT採無窗框設計,室內陳設則就是現行3系列的樣貌,Luxury Line由深色木質與少許金屬飾條構成的裝飾符合高級車的定位,也是個人比較偏好的配置方式。
320 GT中控台上方有一只6.5吋的iDrive螢幕,如果是328或335等更高階的車型,將會升級成10.2吋的大螢幕並附上中文衛星導航。身為休閒化車款,全景天窗已是必要的配備,比較特別的是車尾自動升降尾翼,於時速110公里時會升起,當時速下降至70公里自動收回,如果駕駛一時手癢,也可在門板上電動窗控制按鈕群組中找到手動調整尾翼升降的開關。
6.5吋iDrive螢幕,以及含有觸控感應的音響數字按鍵。 |
關於空間設計則是3 GT擅長的部份,增長的軸距,讓後座膝部空間比一般3系列旅行車增加70mm,520公升的行李廂容積則多了25公升,座椅具4/2/4分離功能,放倒後也比3 Touring多出100公升達到1600公升的容積,此外後椅背可做8-27度的傾斜角度,至於電動尾門開啟高度可至iDrive介面內進行設定,若選配Comfort Access套件,還有腳部感應開啟後廂功能,種種設計都方便多人出遊購物需求。
後廂容積介於520-1600公升間。 |
320 GT配置了排氣量1997cc的直列四缸TwinPower Turbo引擎,輸出維持184hp/5000rpm以及27.5kgm/1250rpm的設定,由於重量較320i Touring重約65公斤,0-100加速微幅增長至7.9秒。
排檔座上依然有ECO PRO、Comfort、Sport以及Sport+四種動態模式選項,藉此在引擎、懸吊以及DSC系統介入程度間變化,不論處於何種狀態,引擎皆能提供順暢如絲般的反應,動力展現的頗為精緻,同時力量充足,讓右腳甘於在油門踏板上多做停留。
四缸渦輪引擎仍能帶來愉悅的順暢的駕駛感受。 |
從舒適到運動,共計四種行車模式可供切換。 |
由於重心與重量同步提高,320 GT在動態表現勢必無法與3 Touring相提並論,彎中的傾斜程度與車輛整體穩定度是在換取更大空間下所必須犧牲的部分,當然若以此等尺寸的(類)同級車相比,BMW迷人的人車連結性與那副後驅底盤所能給予的樂趣,終究還是略勝對手一籌,但我不認為3 GT的車主需要如此計較這問題,額外的空間以及休閒感受,加上對於BMW自由不拘形象的愛好,才是真正吸引他們入主的原因。
基本上3 GT是想要兼顧動態與空間的作品,然而現今3系列旅行車已有很大的空間,X3系列也有頗為優秀的動態表現,定位界於其間的320 GT的整體調性反而更像傳統SUV,只是在設計上巧妙營造了低重心的視覺效果。
如果你開過3 Touring與X3之後仍然於兩者間游移不定,不妨試試有著類斜背造型的3 GT,它可能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獨一無二的個性車款。
此文轉載於Channel-Auto汽車頻道網站
http://www.channel-au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