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679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brak
Premium | 2008-5-14 16:19:19

昨晚夜歸,經過火車站天橋的時候,正遇上小販「走鬼」。賣烤肉的壯男一馬當先,一面大喝借過啊!借過啊!向人群示警,一面推著謀生的手推車拔足狂奔。

一車車的烤肉、腸粉、魚蛋、豆腐花、臭豆腐、油渣麵就這樣在轉眼間的功夫,消失在夜色之中,場面驚險。不過天橋上本來分割成兩邊的人群很快又合攏了起來,除了空氣中漸漸散去的紛陳五味之外,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

天橋上只剩下一檔賣生果的有牌小販,以及兩三檔推銷網絡服務的攤位。經過生果檔時,我順便買了一份特價的台灣柑。賣生果的老伯一邊自誇他的生果新鮮又便宜,一邊嘮叨著時世。

大意是慨嘆世道艱難,罵一些人只顧埋怨小販愈來愈多,卻不理解四十多歲就找不到工作的苦況。
做小販還算是自力更生,結果又要給人趕。
我付過錢後,向老伯笑了笑,點了點頭,本來想說些什麼,結果什麼都沒說就混入人群,向家的方向走了。

我一路上惦記著那老伯的話,在漸涼的晚風中,那一席話散發著一股生活的溫潤。
是啊,事情不就是這麼簡單嗎?

世道艱難,小販憑自己的勞力和技藝在社會邊緣討取生活,卻每每換來「髒、亂、臭」的污名,隨時被驅趕、追捕。除了要面對罰款之外,更有可能被沒收貨物以至生財工具。

令我深感不安的是,這個伴隨著大部份香港人成長,豐富了香港生活和文化的「行業」,在眾目睽睽之下,長期被污名化,成為被打壓、驅逐的一群,這背後究竟說明了什麼問題?

小販不但代表了街坊的品味和廉價的消費,更可以起著緩和貧窮階層痛苦的作用。
失業的人可以繞過日漸殘酷的就業市場,以自己的勞力和技能為生。另一方面小販提供的廉價消費,可以減低貧窮階層的生活負擔。
有人擔心小販是商鋪難以應付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沒有租金和「燈、油、火、臘」等的開支。

然而這恐怕只是地產商企圖壟斷商品交易場所,所使用的恐嚇技倆。

一來小販們賣的貨品,與商鋪賣的比較,多是廉價、實惠而不多入流的產品。售賣的對象雖部分重疊,但差異的部分更大(尤其在香港這個早已「成熟」的消費之都)。

二來商戶也可以聯合起來以此向地產商施壓,要求地產商減租以降低成本。
如果我們都承認「從乞衣兜度拿飯食」是不符合社會道義的事,這樣與虎謀皮也許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困難.....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