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0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henli1987
大公爵 | 2013-8-8 16:22:06

謠言:人體里唯一一個永遠不可能患癌症的器官就是心髒,從來沒有人患過“心髒癌”,醫學里沒有這回事。其原因就是心髒屬火,人體里很大部分的熱能就是心髒所産生的。就是因爲人心髒的這個特性,它不會生癌症。

真相:心肌細胞從人出生后不再分裂繁殖,所以心肌細胞很難出現癌變,同時心髒中血流極快也讓癌症很難轉移到心髒上。雖然罕見,但是心髒腫瘤還是存在的。人體里的大部分熱能不是心髒産生的。

什麽是癌症?
癌症(cancer)狹義上是指惡性腫瘤的一種,當希波克拉底第一次看見癌症的病竈時,他用古希臘語的καρκίνος來形容病變組織,這個詞的意思是“螃蟹”,大概是因爲第一次映入人們眼簾的癌症以及其周圍的血管就如同一只爬行的螃蟹一樣伸展著八條長腿。

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其擁有浸潤和轉移能力,良性腫瘤往往與周圍的組織有明顯的界限,雖然成長的時候會擠壓周圍的組織,但是不發生侵入,也不會發生轉移,手術時容易切除干淨,摘除病竈后也不轉移,並且很少有複發。但是惡性腫瘤不同,惡性腫瘤通常與周圍的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可以輕易地進行擴散,侵入周圍的組織;這種能力被稱爲浸潤,因而單單腫瘤被摘除后,也容易出現複發的情況,甚至還可能出現跑到其他部位去的情況,這就是惡性腫瘤的轉移。

而癌症,指的是一種是上皮細胞(即覆蓋于組織或器官腔道表面的細胞)發生惡變,導致的惡性腫瘤,包括鱗狀上皮癌,腺癌,和未分化癌三大類。至于結締組織引起的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淋巴瘤,一般只將其視爲惡性腫瘤;當然,口語上也存在“血癌”的說法。癌症的病因被認爲有四大類,包括:

電離輻射如X射線
化學致癌因子如亞硝酸鹽
病毒,如HPV與乙肝病毒
遺傳因素
而究其本質,癌症的原因就是DNA的“遺傳錯誤”,這些錯誤包括DNA複制的時候出現差錯,DNA轉錄RNA時出現錯誤。也因爲這些遺傳錯誤,導致癌症經常出現在代謝活躍、分裂活動活躍的細胞。

心髒是個啥?
人的體內遍布通道,通道中湧動著紅色的血液,而這些紅色血液的必經之路,就是心髒。1628年,哈維發表了《動物心髒及血液運動的解剖學研究》,闡述了通過心髒的活動,血液被不停地從左心室通過動脈被送到全身,之后通過靜脈流回右心房,再由右心室進入肺循環,將充滿二氧化碳的靜脈血變成鮮紅色,充滿氧氣的動脈血,動脈血被左心房吸入心髒,再被泵入左心室,完成一次循環。而在這一次循環中,心髒一直不停地工作著。

那麽,心髒這麽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它究竟是個什麽東西呢?

心髒,大小如一個拳頭,由心肌構成,心肌是一種橫紋肌,橫紋肌指的是肌纖維上有規則明暗條紋的肌肉,同樣屬于橫紋肌的還有骨骼肌;二者基本結構類似,但是骨骼肌的肌纖維呈柱狀,細長;相比起骨骼肌,心肌細胞看上去更加短,更加粗壯。而二者最大的區別,是心肌的收縮呈現出自動節律性,即心肌細胞能通過自身內在的變化而自動出現節律性的興奮。盡管心髒受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支配,但是切斷心髒和神經的聯系后,心髒依舊能搏動,甚至完全離體后心髒仍在進行著自動的節律性搏動。

而人類的心肌進一步分化成兩類細胞,一類是構成心肌和心房的心肌細胞,含有豐富的肌原纖維,收縮能力強,被稱爲工作心肌細胞;而另一類,則特化成了特殊傳導系統,用于産生和傳導興奮。心髒的自動節律性搏動就是起源于這些細胞。

心髒癌症爲何罕見
心肌細胞被稱爲“終末分化細胞”,即這種細胞的壽命與人一樣,從人出生后不再分裂增殖,數量保持不變,已經高度分化,只具有特定功能了,關于分裂增殖的基因無法表達。因此,心肌細胞的原發癌症極其罕見。

但是如果轉移呢?幾乎所有癌症到了晚期都會出現轉移的情況,導致患者全身各處都出現癌細胞,那麽心髒會不會出現轉移癌呢?

一般情況下,正常的體細胞需要粘附在固定的表面上生長,當增殖達到一定密度的時候,就會停止分裂,這個過程,在生物學上被稱爲“接觸抑制”。但是癌細胞不存在這類生長限制,癌細胞甚至可以在半固體的瓊脂中懸浮生長,不需要固定,不受密度限制,並且可以持續分裂。一般認爲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有三點:

癌細胞自身能合成生長因子。
一些受體的敏感性出現異常增高,導致即使外界的配體濃度極低也能發生作用。
基因突變引起的細胞增殖相關信號出現異常。
癌細胞在外觀上顯示出了極爲明顯的迅速增殖特征:癌細胞的細胞核大,核仁數目多,核膜與核仁輪廓明顯,並且可以看見細胞表面的微絨毛增多而且偏細,細胞間的連接減少,導致癌細胞極容易從組織上脫落,順著淋巴系統或者血液系統走遍全身而擴散開。

但是同樣,癌細胞的轉移需要需要的並不僅僅是輕易脫落,同時還需要能夠在身體的某個地方扎下營寨發展,但是心髒的特點讓癌細胞很難停下來,盡管心髒中存在神經系統,存在脂肪,存在間皮等組織,但是癌細胞遇見的最大麻煩是——心髒中的血流速度太快了,絕大多數癌細胞沒機會落下腳步就被血液又帶出心髒了。也因此,心髒也是轉移癌的罕見區域。

罕見,但總有漏網的
不過,心髒真的完全無視腫瘤麽?不不不,別忘了心髒中可不僅僅是肌肉,盡管心肌占用了心髒的大部分,但是別忘了,心髒中還有一大部分是血管,因此,血管肉瘤還是會出現在心髒的,事實上,血管肉瘤也是心髒惡性腫瘤中常見的類型。除了血管肉瘤,橫紋肌肉瘤也會在心髒出現,一般是出現在嬰幼兒身上。但總的來說,心髒的惡性腫瘤比例很低。

更常見的心髒腫瘤是良性的,例如心髒粘液瘤,心髒的瓣膜有可能出現另一種良性腫瘤——乳頭狀彈性纖維瘤。因爲心髒是血液的必經之路,所以,即使是良性腫瘤,也可能因爲堵塞血管通路,導致嚴重的后果。屍檢顯示,原發性心髒腫瘤(惡性加良性)的出現頻率在0.1%到0.25%左右。

亨利八氏的第一任王后,阿拉貢的凱瑟琳死后的屍體被做防腐處理時,人們在她的心髒上發現了一個黑色的腫塊,當時人們以爲那是被下毒的表現,但現代醫學專家公認,那應該是一個心髒腫瘤。圖片來源:Lucas Hornebolte

心髒腫瘤罕見是因爲溫度高?別扯了!
謠言的另一部分提到,心髒不得癌症的原因是人體的熱量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心髒,但是事實上,心髒只是一個給血液提供動力的器官,可是爲什麽心髒里流出的血液確實如此溫暖呢,這就要從另一個地方說起了,那就是人體的熱量究竟是怎麽産生的。

人類是典型的�溫動物,也就是說人體的溫度並不會隨著環境出現大幅度變動,而是處在一個小幅度變動的穩態下,�溫並不代表全身的溫度都是�定的,而是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體表溫度,人類的體表溫度在37℃左右,而另一部分,則是核心溫度,核心溫度會略高于體表溫度。內髒的溫度就屬于核心溫度。

那麽,人體維持溫度的熱量是哪里來的呢?

人在安靜休息時,熱量主要來源于體內緩慢的葡萄糖代謝産生的熱,其中,肝,腸,腎大約提供50%的熱量,肌肉的代謝提供了20%的熱量,大腦的代謝提供了10%的熱量,其他熱量由身體其他部位代謝産生。也因此,心髒並不是重要的産熱工具,實際上,心髒和肝,腸,這些産熱大戶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些“産熱大戶”都還更容易換上癌症,心髒卻不易患上癌症,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患上癌症的幾率實際上和是不是重要産熱器官並沒有重要聯系。

事實上,同樣都是人體細胞,癌細胞和正常的細胞一樣怕過熱,怕過冷,當體溫超過43℃時候,癌細胞和體細胞也一起死亡,所以,並不是因爲心髒産熱,或者因爲心髒溫度更高,所以才不容易換上癌症。

結論:
謠言粉碎。心髒會得癌症,但心髒的癌症罕見,不是因爲心屬火或者心髒溫度高,而是因爲心髒的特殊組成以及癌症的特性.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