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1ejack
王子 | 2013-8-9 14:11:12

亞企發債規模超2008年 不良債成大鱷獵物 資金轉投中印韓

亞洲經濟增長放慢,「大鱷」虎視眈眈。《華爾街日報》報導,鑑於區內經濟轉弱、銀行面臨壞賬增加,集中信貸業務的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開始著眼購買不良債務。報導指,最近的亞洲企業發債潮推高債務水平,令以往主要活躍在澳洲的不良信貸投資者目光漸漸轉向中國、韓國和印度等市場。

香港《文匯報》報導,該報導指出,這類投資者主要以折價買入財困企業的債券或貸款,並在公司或債券掛�資產表現好轉時賺取巨額回報。投資不良債務的香港對沖基金SC Lowy行政總裁洛伊指,亞洲企業債規模已超過2008年水平,印度和韓國不良債務有上升趨勢,很多需在幾年內再融資。

  

聯儲局退市消息引起全球債券拋售潮,孳息率上升推高企業再融資成本。專家指,中國貨幣政策將顯著影響亞洲高收益率市場,特別是中國房地產企業債,令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垂涎。

渣打集團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是亞洲「槓桿率最高、償付能力最差」,其次是韓國。渣打估計,中國去年第3季總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按年上升13個百分點,達至214%,當中增長大多來自企業債。

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亞洲銀行及政府大力救助問題企業,令不少期盼靠債務違約獲利的對沖基金失望而回。然而《華爾街日報》認為,亞洲對債務違約態度已改變,如中國政府承認產能過剩會拖累經濟增長,並表示會對造船、水泥和太陽能板行業採取更強硬立場,意味隨著不良債務增加,可能會出現更多企業違約,為對沖基金提供更多商機。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