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13-8-9 14:57:44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近兩年醫療生化產業的股價表現出色,MSCI醫療保健指數漲幅超過4成,那斯達克生技指數更是逼近90%,其漲勢背後的主因,來自三大基本面改善:技術創新、審查加速、股價長期低估。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隨著生物科技及大型製藥廠的研發技術不斷創新,在近期成功通過審核的藥品中,治療疾病的作用機制多是創新,不僅是改善症狀,甚至能直接從疾病起因下手,讓許多不治之症有了治癒機會,也帶來龐大商機;其次,2011年以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審核腳步明顯加快,最近還引進新的審查制度,對於在早期臨床實驗能證明有較佳療效的藥品,將加速其審查速度,有利於藥品研發廠商的新藥上市時間及營收獲利。最後,醫療生化產業在2000∼2010年間經歷本益比下修、股價長期被低估,但企業營收與獲利仍持續成長,因此,近兩年漲幅是重新評價的結果,讓醫療生化業的股價重回合理區間。

展望未來,江宜虔指出,今年上半年醫療生化產業新上市(IPO)公司家數達23家,來到2000年以來最高點,加上購併案不斷增加,有利該產業近期的投資環境及投資氣氛,尤其目前各公司IPO的價格仍偏低,有利降低股價過熱的疑慮;然而,醫療生化產業的股價已來到合理水準,因此企業的基本面更形重要,藥品研發生產線、既有的藥品銷售狀況,以及新興市場對其營收獲利的貢獻度等,都是重要的投資考量。放眼長期而言,人口高齡化及新興市場需求的崛起是未來數十年的趨勢,可望為醫療生化產業奠定長線利基,加上審查加速與藥品持續創新,中長期的營運仍有相當大的潛力。

投資建議上,江宜虔認為,近年走勢亮眼的生物科技產業,投資優勢在於創新及高成長性,但其藥品價格多昂貴、且以歐美市場為主,營收與股價走勢相對劇烈;反觀大型製藥廠、學名藥及醫療器材產業,在新興市場耕耘較多,加上產業基本面持續好轉,長期營運與股價可望較為穩健。建議穩健型投資人可選擇平衡布局的醫療生化型基金,降低投資單一次產業的風險;對於擬介入生物科技產業的積極型投資人,逢低布局則為較佳策略。

.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