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046 | 回覆: 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venve1103
王子 | 2008-5-21 13:09:24



買菜車,是玩車族群間所使用的黑話,一般是用來形容以日常交通機能為考量的代步車輛,輕鬆、舒適、好開,是買菜車的特色,而操控、性能、樂趣,則跟買菜車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令人意外的,性能、操控為追求目標的GT-R,竟然也融合著買菜車般的輕鬆寫意。就操駕感覺而言,GT-R是一輛尋常百姓也能駕馭的Super Car。
超跑 (Super Car) 這個名詞,似乎是近幾年才開始大紅大紫。回想上個世紀末,Ferrari、Porsche之流動輒400匹的最大馬力,便可獨步車壇;但隨著超跑世代的興起,全球各大車廠、獨立跑車品牌、甚至是私家手工車廠,聯手掀起了一股馬力競逐的超跑戰爭。現在300、400匹最大馬力,只算是性能化跑車的入門指標;而500、600匹以上的馬力怪獸,似乎才撐的住「超跑」這塊巨大招牌。
超跑的標準?
但超跑的定義,也不全然是由最大馬力所定奪。必需仔細計數、深怕少算一個位數的咋舌身價,也成為超跑的重要指標之一。除了享受馬力數據和震天聲浪所帶來的感官刺激,驚人身價所帶來的高度注目和心理滿足,也是超跑所強調的獨特尊榮感。
以身價而論,身負「東瀛戰神」名號的GT-R與歐系眾家超跑對手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以日本當地800萬日圓的價格,或是美國市場所報出的7萬美金身價,GT-R對於追求稀有、講求獨一無二的億萬富豪來說,吸引力似乎不甚強烈;但若是論到身手表現,GT-R不折不扣絕對是一輛Super Car。


若要將新一代GT-R列入超跑之流,相信沒有人會有疑義。
單純以馬力而計,新一代GT-R的480匹最大馬力,雖然仍不及歐系對手500匹以上的怪獸數據;但拉至眾家超跑都要挑戰的德國Nürburgring賽道,許多歐系超跑又不得不向GT-R俯首稱臣。GT-R日前方在Nürburgring賽道上,寫下7分29秒的單圈紀錄;看到這個成績,誰又能否認GT-R的超跑身份?
左駕現身,葡萄牙Estoril賽道一探究竟
此次U-CAR應裕隆日產的邀請,經過24小時的長途轉機飛行,來到葡萄牙參與Nissan 360體驗活動。雖然Nissan 360的活動宗旨,在於體驗Nissan汽車科技的創新價值;但對於U-CAR,或是眾家媒體來說,GT-R試駕才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所在。此外值得一提的,歷代GT-R一直僅生產右駕車型。而左駕國家消費者望穿秋水的GT-R左駕車型,則終於在新一代GT-R身上首度實現;而藉著此次活動,台灣媒體也得以首度接觸GT-R的左駕版本。


此次葡萄牙的試駕活動,台灣媒體也得以首度接觸左駕版本的GT-R。
考量到GT-R準賽事級的調校特性,原廠將此次的試駕地點,安排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方、距離約25公里的Estoril賽道 (Autódromo do Estoril) 。全長4.36公里、13個大小彎角組成的Estoril賽道,過去曾在1984年至1996年間承辦F1葡萄牙大獎賽;而目前也是Moto GP賽事的年度分站之一。選在此進行GT-R試駕,相信能夠深刻體會其性能實力。


GT-R試駕行程選在葡萄牙Estoril賽道舉行,全長4.36公里的Estoril賽道不僅是現行Moto GP的年度分站,過去也曾舉辦多次F1大獎賽。 (圖片取自Google Map)
全球銷售供不應求
而此次的試駕活動,原廠也為全球媒體提供右駕和左駕兩種版本的GT-R;而這也是台灣媒體首度與左駕版GT-R見面。去年台北車展登場的GT-R為日規右駕版本,座艙規劃上有著明顯的差異。而針對歐洲、北美市場所設定的左駕版本,對於來自台灣的我們而言,駕駛起來則更為熟悉自在,同時對於台灣市場亦更具有參考價值。


GT-R擁有寬而低扁的車身線條,造型獨特的水箱護罩也為其塑造霸氣十足的第一印象;此外招牌的四圓尾燈設計,也展現GT-R濃厚的家族特徵。
而活動現場,原廠人員也點出此次試駕的特殊意義:目前GT-R在歐洲地區已展開接單作業,自4月開始至今已累積超1,500張訂單數目,而這也達到歐洲地區GT-R的年度配給限額。歐洲地區預計在2009年3月才會開始交車,也就是說,即便現在下單,歐洲的消費者也要等至2010年才能拿到GT-R實車。火熱的訂單累積速度,讓GT-R的產能顯然有些吃不消;而能夠藉Nissan 360活動,搶先試駕到左駕版GT-R,也更顯得彌足珍貴。


GT-R全車充滿銳利的的線條運用,同時空氣力學也是其外型的首要考量。
平易近人的超跑新形象
一般來說,超跑都有難以駕馭的特性。回顧上個世紀末的純種跑車,多半帶給人的印象即是硬派、粗糙,重到令人抽筋的方向盤和離合器踏板,以及沒有電子輔助、幾近機械式的操作介面。在那個年代,唯有技術純熟的駕駛,才能將超跑的威力顯現出來;而對於許多多金、熱愛汽車的富豪買家來說,超跑代表的僅是收藏和欣賞價值,彰顯身份地位的意義或許還大於駕駛樂趣。
隨著時代的變遷,純種跑車品牌也逐漸向主流市場需求靠攏,近幾年出來的高價跑車,過去的野性顯然地降低了不少,以速度為訴求的簡單內裝,也漸漸加入了奢華精緻的鋪陳,高價跑車過去難馴的脾氣,也似乎被雙門高級豪華房車的元素所取代。
實際駕駛GT-R之後,過去超跑那種難以馴服、艱澀的印象,則在GT-R身上磨合的更顯圓融。基本上,GT-R絕對是車主能夠平日代步的交通工具。GT-R採用原廠代號VR38DETT的3.8升雙渦輪增壓V6引擎,藉由左右獨立渦輪和中冷器,能夠輸出480匹最大馬力及60公斤米扭力峰值;而在日常駕駛常用的低轉速域,VR38DETT引擎也能提供40公斤米的扭力輸出,足以應付一般道路駕駛所需。


GT-R採用優化中置 (Premium Midship) 底盤結構,同時原廠將變速箱位置安排於後軸前端,除了著重配重上的考量外,原廠表示,此一作法也能減少變速箱的震動和噪音干擾,使其引擎的高轉速聲浪更為清亮。
此外GT-R所搭載的全新變速箱,也讓駕馭超跑的門檻下降許多:一如目前車壇的主流作法,GT-R採用GR6雙離合器手排變速箱;雙離合器設計可提供比傳統手排更短促的換檔間隔,同時在扭力傳輸效能上,也較自排來得更為優異;此外駕駛也可利用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進行更為激烈操駕。而在一般道路,駕駛想要輕鬆偷閒時,GT-R也具備自動排檔的機制,減輕操作大馬力車種的負擔。而雙離合器變速箱聰明而流暢的換檔動作,讓駕駛GT-R逛大街也顯得輕鬆自如。
藉電子輔助系統切換性格
此外GT-R獨特的超跑性格,也藉由多樣化的電子輔助設備作出詮釋。在中控台空調面板下方的金屬區塊,三組按鍵分別負責控制VDC-R車身穩定系統、懸吊系統和變速箱換檔邏輯。而三組系統除了對應一般路況的「Normal」模式外,也分別具備競技化取向的「R」模式,以及各自的特定模式可供切換。
在不甚平整的市區道路,諸如台灣的柏油路面,或是歐洲常見的石板路面上駕駛,駕駛即可將懸吊系統調整至「COMF」模式,以獲得更佳的減震效果;此時懸吊系統可吸收路面的多數振動,車身跳動的情形則相當沉穩。而在「Normal」模式下,GT-R的硬派本格也漸漸顯露,路感的回饋也較「COMF」模式更為清晰;至於賽道取向的「R」模式,在捨棄舒適度的考量下,迅速直接的懸吊反應,則讓駕駛能夠清楚掌握路面的細微變化。


位於中控台中央的三組按鈕,由左至右分別控制變速箱、懸吊系統和VDC-R系統的調校特性,在三組按鈕皆選擇至「R」模式下,GT-R便即刻變身為純粹的賽道用車。
而GT-R搭載的VDC-R車身穩定系統,也較一般的車身穩定系統更富樂趣且人性化。在Normal模式下,VDC-R恰如其分地扮演維持車身動態穩定的任務,能在車身失控前介入並適時修正動態;但當車主欲表現Super Car的身手,進行高難度操控時,此時「R」模式則是最佳的選擇:「R」模式下VDC-R系統介入時機最晚;搭配「R」模式下硬派的懸吊調性和換檔反應,駕駛可在安全的前提下將GT-R的動態操至極限。


尋找彎道最佳路線,你可以這樣開GT-R
此次的賽道試駕,原廠特別找來先前在Nürburgring賽道駕駛GT-R、寫下7分29秒紀錄的Nissan首席試車手鈴木利男,為媒體進行駕駛解說及示範。鈴木利男首先帶領試車媒體在Estoril賽道進行三圈的路線示範,之後再由媒體駕駛GT-R繞行賽道兩圈。
在葡萄牙Estoril賽道上,封閉的駕駛環境讓媒體得以安全地一探GT-R的操控表現。依循正常的比賽路線 (racing line) ,GT-R在賽道上的表現相當愜意,對於輪胎的磨耗來說也較輕微:在電子輔助系統的協助下,駕駛能夠相當輕鬆地掌握入彎和出彎動態;同時VR38DETT引擎的強勁輸出,搭配Brembo提供的性能化煞車系統,也能在確實減速過彎後,立即銜接動力加速出彎。


均衡的底盤設定,以及多項電子配備的輔助,駕駛不需要具備職業車手級的技術,便可輕鬆駕駛GT-R在彎道內作出速度。
在賽道上,駕駛不需刻意聚精會神,GT-R便能夠作出相當出色的速度。雖然實際車速已高,但駕駛的感官仍舊輕鬆;此一特點對於一般的車主來說相當受用。不過相對的,仰賴電子系統所作出的飛快車速,對於一般駕駛人來說,仍需注意自己的駕駛極限。
滑胎過彎!你可以那樣開GT-R
儘管GT-R採用AWD四輪驅動系統,但事實上在一般的駕駛情境下,AWD系統將100%的扭力分配至後輪軸,以營造類似後輪驅動車款的操控特性。而利用這個特性,再搭配不同的VDC-R模式切換,GT-R也能展現出另一種狂放的性能風格。


適度切換VDC-R系統,並運用近似於後驅車的操控特性,GT-R也能以誇張的甩尾之勢劃過彎道。
在教練的示範下,GT-R以截然不同的姿勢殺進彎道。換上熱血的駕駛心臟,跑開正常的racing line,刻意加大方向盤的轉動角度,同時穩定細膩的補上油門,強勁扭力的湧現,使得GT-R車尾開始向外側滑移;此時駕駛反打方向盤修正車頭指向,同時在VDC-R系統和AWD系統的作動下, GT-R車尾的側滑情形也維持在駕駛的掌控之下。後輪強力磨損帶來的陣陣白煙,則伴隨著車身在彎道內劃出完美弧線。
GT-R以側滑之勢通過彎頂點,隨著車頭對準出彎路線、車尾擺正之後,此時車身的動態也恢復平穩;大腳油門下,強勁的扭力再次自後輪軸盡數解放,GT-R也毫不保留的全力向前衝刺。
操作介面-簡直是電玩


安排特別的時速錶刻度達到340km/h。除了底盤與輔助系統的設計,兼顧了舒適與賽道使用的需求,GT-R的車室設計,同樣也在舒適之外,看到了許多專為賽道、競技、純粹性能考量而打造的。就操作介面而言,GT-R將轉速錶置於儀錶板正中央,乃是標準的性能化設計考量。而時速錶的歸零位置也相當別致,由於錶底極速達340km/h,因此歸零位置是在四點鐘方向。而在實際駕駛下,即便車速逼近至200km/h,但時速錶的指針也只在九點鐘方向,對於一般駕駛來說是相當特別。
此外位於中控台的MFM多功能電腦監控儀,也是GT-R車室的重點之一。豐富的車輛資訊,都藉由此一顯示幕傳遞給駕駛:包括彎道G值、煞車G值和加速G值等數據,皆可以圖象的方式可自顯示幕上獲知;此外顯示幕也能切換為六組小型螢幕,以儀表方式顯示油溫、增壓值等資訊,車主不需額外改裝三環儀表,便可清楚掌握目前的車輛狀況。


嵌入GT-R字樣的方向盤、短小幹練的排檔頭、金屬防滑踏板,以及MFM多功能電腦監控儀,構築起駕駛與GT-R之間的溝通介面。
當初在GT-R的開發過程中,原廠便特別延攬Sony著名模擬賽車遊戲GranTurismo的設計團隊,來為GT-R共同開發MFM多功能電腦監控儀。藉重遊戲製作人山內一典在競速遊戲視覺設計上的長才,MFM多功能電腦監控儀整合多項車輛資訊,並以近乎遊戲介面的方式傳遞給駕駛。而實際駕駛時,MFM多功能電腦監控儀也讓人有彷彿置身電玩中的特別觀感。


由知名遊戲製作人山內一典協助開發的MFM多功能電腦監控儀,能夠顯示多項車輛狀態資訊,同時駕駛也能選擇包括彎道G值、煞車G值和加速G值等特別數據,增添駕駛時的樂趣。
坐起來舒服,開起來很輕鬆
在乘坐感受上,GT-R也有別於一般超跑的另類表現。過去超跑在追求空力造型和低重心的前提下,車室空間刻意壓縮,而乘坐姿勢也接近平躺。但入坐GT-R後,整體的乘坐姿勢與一般車型相當接近,舒適性上的表現也另人驚奇,不似傳統超跑為了性能可以犧牲一切的極端。
同時在頭部空間方面,GT-R也具備充裕的活動空間,減低乘坐時的壓迫感。儘管GT-R是採2+2四座的車室規劃,但基本上後座並不適合成人入坐;除了進出車室不甚方便外,稍嫌狹隘的空間看來只適合擺放行李,或是邀請身材纖細的辣妹入坐了。


出乎意料的,GT-R前座的乘坐舒適性相當出色,擺脫過去超跑苦行僧般的乘駕感受;但後座空間對於超跑來說仍只是聊備一格。
從台北車展的首次接觸,到此番葡萄牙的實際試駕,新一代GT-R確實傳遞出一種新的超跑定義:不論在任何時間地點,由職業車手或是一般消費者來駕駛,GT-R的駕馭難度已不復過去超跑的艱澀程度。
藉由電子化輔助配備的加持,以及優異的動力和底盤調校,GT-R能夠符合一般日常生活的用車需求,舒適、寫意、輕鬆,與一般的乘用車相較也不顯遜色,甚至載你至市場選購一週食材也不感負擔;另一方面上了賽道,GT-R又可搖身一變,成為吞噬路面的速度機器。一輛可以在Nürburgring賽道上極速馳騁,同時也能在市區愜意駕駛的全新超跑,就此誕生。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格爾 + 10 + 10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如果我發的帖跟回復對您有些許助益
請給個支持或回覆鼓勵唷
如果有空的話就幫我點一下右上角→     ,感謝各位  鞠躬""
回覆 使用道具
516520
大公爵 | 2008-5-21 19:50:18

好想買一台丫∼∼可惜買不起
引言 使用道具
格爾
大公爵 | 2008-5-21 23:34:11

這台看起來很帥∼怎麼是買菜車=ˇ=∼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