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860 | 回覆: 1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泰山a
男爵 | 2008-5-22 20:19:59

抗戰前,國民政府任憑日軍在濟南屠殺幾千中國平民,侮辱殺害中國公使,竟然主動撤退,還說向日寇道歉也未嘗不可!     
    918事變前,蔣介石公然說::“中國亡於帝國主義,我們仍能當亡國奴,尚可苟延殘喘,若亡於共產黨,則縱肯為奴隸亦不可得”。     
    真是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國粹!九一八事變,兩萬日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輕松占領了中國10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幾千萬人口,並進一步把東北當作侵略內地的大本營!     
    後來的一二八抗戰,只有國民黨軍隊十九陸軍加上張治中的兩個師,但不可思議的是十九軍的軍餉都沒有,是外界捐贈的!而國民政府居然能夠同日軍協同作戰,出動十幾萬軍隊共同剿滅吉鴻昌!真是千古奇聞!而同時期剿滅紅軍以及後來又剿滅十九陸軍,都出動了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軍隊!     
    九一八以後,上海成為中國不能駐軍的自由市,國民政府通過一系列的喪權辱國的協定,秦土協定、何梅協定等等,華北居然也“自治”了!華北有個華北國,內蒙跑出個蒙古國!日寇的魔掌越伸越長,而蔣委員長居然對此熟視無睹,仍然堅持其偉大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     
    在此期間,中國經歷了所謂的黃近十年,那麼究竟如何黃金呢?中國1949年前,鋼產量最高是5萬噸,人均鋼占有量不到印度的/27!但是1935年以後突然中國的鋼產量猛增到50萬噸以上!為什麼呢?因為日本人在東北建立的鋼廠開工了!中國經歷了所謂的黃近十年,仍然不能為抗日的軍隊提供一輛汽車,一輛坦克,甚至一門炮!然而日本卻憑借其在東北掠奪的資源,迅速擺脫了20年代的經濟危機!又憑借在東北以及內地抓來的幾百萬勞工,為其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兵員!僅戰後從東北的萬人坑裡挖出的中國勞工屍骨就有幾十萬具!這樣日本憑借蔣總統的英明國策,完成了戰爭的准備!     
         
    抗戰開始之初,國民政府的抵抗是相當頑強的!但由於其統帥的無能,可以說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這裡也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音符!南京保衛戰,那位誓死與南京共存亡的唐司令(湯恩伯),竟然在還有十幾萬軍隊的情況下,自行逃跑了!十幾萬守軍自行崩潰,幾乎全部遭到日寇的活活屠殺!     
    徐州會戰中,國民黨河南守軍臨陣脫逃,最終不得不炸開花園口!直接被淹死的中國百姓接近百萬!     
         
    在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投敵高級將領(上到副主席)過百,將近百萬國軍成了偽軍!     
    抗戰期間,國民黨抓兵一千多萬,可是根據當時中國紅十字會長蔣夢麟教授統計,幾乎絕大部分再上戰場之前,就死在自己人手裡!他估計的被折磨而死的壯丁有1400萬!     
    國民黨軍隊戰場傷亡300多萬,同樣,很大一部分是被餓死、病死的,甚至被自己人當作累贅,活埋了!(見李宗仁回憶錄)可這時候,長官卻能夠把士兵的口糧偷出來到黑市上賣!     
         
    說道這裡,就要提一下外國援助,1941年之前,蘇聯給了國民政府很多援助,1941年之後,美國開始提供大量援助。杜魯門總統說,從抗戰到1949年,美國大概提供了35億美元的援助,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7.5億美元)被國民政府官員貪污了!以至於杜魯門總統大罵:他們是賊,他們每個人都它媽的是賊!而這時候的共產黨軍隊沒有得到任何援助,史迪威將軍為此與蔣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如果看看他的日記,你就會知道,如今大陸對於國民黨抗戰的評價是如何客氣了!後來史迪威將軍離開中國的時候,拒絕了蔣的青天白日勛章,卻寫信給朱德:很遺憾,我不能同您的逐漸壯大的隊伍一起並肩作戰了!     
         
    1944年,日軍此時以成強弩之末,而這時候憑借國民黨軍隊的武器已經不比日軍差了,日本空軍(應該說是航空隊)根本無法抵抗美國空軍,中國的空中優勢已經完全在蔣這邊!但是這時卻爆發了抗戰史上醜陋的一幕!面對著只有自己幾分之一的日寇,國民黨上百萬軍隊竟然大部分不戰而逃,開始了豫湘桂大潰敗!湯恩伯司令當然還忘不了自己的財產,竟然動用自己800輛汽車中的600輛為自己運送家產!日軍攻克洛陽,俘虜的官太太就有300多名!當然,這也被當作中國的恥辱被登上了東京的報紙!此時,另一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河南人民竟然幫助日寇消滅國軍!同時,也有河南人民打出了口號:反對不抗日的軍隊!     
    國軍一路狂奔,從河南逃到貴州、廣西,日軍幾乎如若無人之境,除了在衡陽收到頑強抵抗,當然,最後衡陽守軍方先覺還是率領18000士兵投降了。     
    國民黨8年抗戰,幾乎是一部不斷潰敗的歷史,幾乎沒有收回一寸失地!保衛國家竟然必須靠抓壯丁,可見其失去民心到何種地步!根據李宗仁的回憶錄,那些地方雜牌軍隊始終被克扣軍餉,去領武器居然需要向倉庫長行賄!國民黨雜牌軍隊最怕的不是日寇,怕的是被中央軍消滅!     
    反觀共產黨軍隊,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外援,在八年時間裡(應該是14年時間,東北抗聯從1931年就開始抗戰了)從日寇手中收復了幾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一百多萬國軍變過來的偽軍是不打國軍的,只打共軍!     
    抗戰後,剛寸寧次這個劊子手收到了國民政府的保護,他沒有作一天監獄,在南京的別墅裡寫自己的剿共綱要,是誰讓他寫的呢?後來東京國際法庭多次傳喚他,均被國民政府以其身體不好而拒絕!直到東京國際法庭關閉,48年底,南京國民政府宣布岡村無罪!此時,西柏坡發表聲明,要求立即逮捕岡村,李宗仁也下令執行!而岡村卻在抗日名將湯恩伯的保護下,同其他幾百名日本戰犯一樣,安全的塌上了回家的客船!

[ 本帖最後由 泰山a 於 2008-5-22 20:23 編輯 ]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yuxuan025
準男爵 | 2008-5-22 21:59:21

樓主說的有點偏激了 不太符合事實 國民政府是從百團大戰後才開始停止對新四軍和八路軍發軍餉 所以有了後來延安的生產自救!!

所謂襄外必先安內 百年之後看來 老蔣的眼光無誤 唯一錯的 就是國軍戰鬥能力實在太差 沒能以優勢兵力迅速剿滅“共匪” 最後不得不聯共抗日 最後前門驅虎成功 卻被共軍擊潰

不知道會不會又引來口水戰!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天王老子 + 30 + 30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pcfantasy
子爵 | 2008-5-22 22:02:54

回應 #2 yuxuan025 的主題

我很希望了解到一個真實的歷史

現在兩岸各執一詞,兩邊的描述中和一下估計就是事實了~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5-22 23:41:42

中华民国卫国抗日战争纪录片一寸河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5-22 23:42:30

中华民国卫国抗日战争纪录片一寸河

引言 使用道具
yuxuan025
準男爵 | 2008-5-23 00:48:28

回應 #6 天王老子 的主題

謝謝 還有3嗎? 有的話明天在繼續看吧! 很晚了 睡覺 晚安!
引言 使用道具
泰山a
男爵 | 2008-5-23 09:15:20

回應 #5 天王老子 的主題

版主貼的視頻我早就看過了,台灣拍攝的只贊揚國軍抗戰是多麼的偉大,被日本人從東北趕到重慶有何可吹的?:(還為失敗找了一大堆理由。。。。。。。。 :( 視頻裡還很少有共軍抗戰的事跡,你覺的不片面嗎?不狹隘嗎?貼幾個大陸拍攝的抗戰視頻,讓朋友們看看哪部視頻更公道,更可信。共產黨可沒忘記國軍抗戰事跡,反觀台灣,只會片面的抹黑共軍抗戰,誰坦蕩?誰狹隘?一目了然。

抗戰 共赴國難

抗戰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抗戰 持久戰略 

抗戰 得道多助 


[ 本帖最後由 泰山a 於 2008-5-23 09:52 編輯 ]
引言 使用道具
泰山a
男爵 | 2008-5-23 09:26:08

抗戰 民族的記憶 

抗戰 突破囚籠

抗戰 銅牆鐵壁 

抗戰 文化血脈 


[ 本帖最後由 泰山a 於 2008-5-23 09:30 編輯 ]
引言 使用道具
泰山a
男爵 | 2008-5-23 09:31:53

抗戰 游擊戰爭

抗戰 最後的較量

抗戰 築起新的長城


[ 本帖最後由 泰山a 於 2008-5-23 10:06 編輯 ]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5-23 21:28:12

回應 #7 yuxuan025 的主題

有很多, 我慢慢一點一點的給你.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5-23 21:29:48

因為共產黨抗戰本來就少, 你把共產黨抗戰的貼到你自己開的"國民黨抗戰"主題來做啥? 怎麼不另開一主題?
引言 使用道具
泰山a
男爵 | 2008-5-24 08:16:30

原帖由 天王老子 於 2008-5-23 21:29 發表
因為共產黨抗戰本來就少, 你把共產黨抗戰的貼到你自己開的"國民黨抗戰"主題來做啥? 怎麼不另開一主題?

我貼的視頻大多是講述國軍抗戰,共軍抗戰只是小部分,你沒看嗎?:D :D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5-24 11:56:14

那邊的網速太慢, 看的很不流暢, 所以沒看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