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套式肩章
台灣陸軍的軍服,由草綠色到迷彩色的演變中,階級肩領章也經歷了多次的變化,這是剛換迷彩時的黃色繡製徽章,套式肩章是用於外套,下圖為政戰下士
陸軍總司令部臂章
這是陸軍總司令部及其直屬部隊之臂章,設計理念如后:
1.整個盾牌外形代表著訓練精實,守法重紀,不屈不撓之精神,上緣為弧型設計代表部隊協調和諧,團結一致,下緣為兩圓弧形設計代表精益求精,日新月異
2.陸軍軍徽圖案意義說明:
a.青天白日國徽代表中華民國 b.步槍代表陸軍主要武器,指揮刀代表指揮官權責,兩者合而為陸軍之象徵 c.嘉禾象徵陸軍對北伐,抗戰,戡亂所建立之豐功偉績,並示寓兵於農之意.又每穗七短合為雙7--七七則含有抗戰建國紀年暨發揮抗戰建國精神之意
3.藍白紅三色帶正符合清天白日滿地紅,不但代表三信心,更象徵成為中華民國國軍所擁有之榮譽感
飛彈司令部臂章
這是國軍飛彈司令部臂章,左邊第1個是隸屬陸軍時期,第2.3個是新的
陸軍第6軍團司令部暨直屬單位臂章
這是陸軍第6軍團司令部暨直屬單位臂章,其設計理念,嘉禾上的十個禾苗:表示軍團所屬10個聯兵旅,其中頂端苗禾表示砲指部、後指部貫穿其中遂行火力與勤務支援。禾頁代表師指揮機構負有指揮、管制、掌握十個聯兵旅之責。而兩嘉禾交於結內,表示軍團軍有指揮管制4個師指揮機構、10個聯兵旅及砲兵、後勤指揮部之權,及指導支援之責。國旗與國土位於嘉禾中央表示軍團負有保國衛民之責。
國軍摩托化第269旅臂章
國軍摩托化第269旅臂章,代號雄獅部隊,謔稱"尚衰"(請以台語發音),其設計理念係以該部隊前身為青年軍第207師,於民國34年1月在雲南昆明成軍,參與剿共戡亂多次戰役迭創佳績,民國38年2月奉命來台,民國65年於陸平演習更改番號為269師,為精粹勁練身經百戰之雄師,故封以雄獅威號,獅吼圖樣作為傳承雄壯威武與勇敢果決、百戰不撓精神,並展現忠勇威猛、吞殲群魔之氣概。(樹林旅)

陸軍長城部隊低視度臂章
陸軍長城部隊低視度臂章,以前應是234重裝步兵師,但變成了圓型臂章,應該就是摩步旅吧!!不知道番號有沒有變?(圖片左舊右新)
陸軍航訓中心臂章
這個地方在台南歸仁,戰時成為603空騎旅
陸軍26師指揮機構低視度臂章
陸軍26師指揮機構低視度臂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