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54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吳夠閒
王室 | 2013-9-5 17:26:30

2013-09-05-17-13-33--1087915630.jpeg

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就像樂曲中的和諧音符,一旦和諧不在,麻煩就來了。
教育小孩有禮貌並不會嫌太遲,但是馬上開始仍然是明智的選擇。

●1∼2歲不要期望太高

這個階段的孩子幾乎不能走、說或記住超過一天以前發生的事情;
但是,即使是這麼小的孩子也能夠開始學習基本的禮貌行為。
只是不要期望他們能完全的理解,或完全執行家長教給的內容。

一,使禮貌成為交談的一部分

考慮其他人的感受是禮貌舉止的根本,因此要鼓勵自己的孩子這樣做。
例如:當我們幫助鄰居在小區內尋找丟失的鑰匙時,鄰居會感覺很舒服,我們也會舒服。
事實上,告訴孩子如何關心和幫助其他人,並不需要他們完全理解幫助的真正價值。

二,重視個性

一些15個月大的孩子會說“你好”和“再見”,而一部分發育慢的孩子可能還不會說這些話,那也沒關係。
因為孩子的脾氣秉性不同,讓孩子做出反應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對於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來說,在生日宴會上作為大家的焦點可能會感覺不舒服,他能表現出的禮貌就是怯怯地在你耳邊說聲“謝謝”,並讓你來轉達資訊。
另外一種表達方式是畫一張畫並把它交給你來間接表達。
對內向的孩子所表現出的諸如:請、謝謝、對不起、打擾一下等表達,家長要保持足夠的安靜,來鼓勵孩子錶達。

三,教育要保持簡單

18個月大的孩子知道如何使進餐時間變得混亂,他們會亂扔食物,站在椅子上,大聲哭鬧。
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不能像成人一樣在就餐時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因此教育要保持簡單。
最簡單的就是從確立一條規則開始,比如:吃飯的時候,要坐著吃。
不斷的重復,就會有效果。


●2∼3歲文明開始這個階段的孩子仍然處在能力限制階段,但是當孩子的大腦發育到36個月的時候,新的更強壯的腦電波會幫助他們提高記憶力、語言能力和刺激控制。
結果就是:禮貌出現了。

一,及時制止不當行為

家長不要期望孩子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有好的禮貌。
如果你的兒子在遊樂場拿走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要馬上介入並堅持讓他把玩具還回去。
要告訴他,如果他不把玩具還回去,將受到懲罰,並且不要暗示他能對這件事有決定權。
脾氣好的父母總是給孩子太多,但是有些是他們不需要的,已經有很多事情是由孩子在做決定了。
事實上,在禮貌問題上,必須讓孩子知道他沒有選擇。

二,對於沒有養成的禮貌,不斷地提醒是有幫助的。

當一個孩子小的時候就不說“對不起”時,可以通過童話故事�的人物來提醒他們的行為,並及時提醒以使他們不用想太多。

三,及時鼓勵

一個資深幼兒教師就使成百個孩子的行為發生了轉變,她的秘訣就是“讚美”。
她告訴我們要對孩子進行正面的鼓勵,對孩子說:“好樣的,做的好”,當然這需要耐心和不斷的堅持。
在家�的餐桌旁,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方法。
如果孩子說“請”,他們所要的東西就會作為他們的獎勵。
這樣就會慢慢形成好的習慣。

四,提供娛樂

讓一個2歲的孩子長時間在餐桌旁坐著是件困難的事,所以可以在吃飯的時候給他紙和筆,讓他亂畫或者給他一個玩具讓他安靜地玩,這樣就既可以使一起就餐的朋友感覺舒服,也可以讓小朋友不至太無聊。

伍,當你打電話的時候,給孩子娛樂也許會有幫助。

最好是在電話旁放些蠟筆、紙、毛絨玩具等,以便電話來的時候能使孩子安靜一會兒。
但是要儘量接打電話的時間短些,因為沒有哪個2歲的孩子能保證在20分鐘的通話中始終保持安靜。


●3∼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通過如何穿衣服、收拾玩具等行為開始熟悉掌握他所處的環境。
對事物新的理解和耐心使得禮貌教育更容易,並且不斷地問“為什麼”也會促使家長和孩子的交談。
好的禮貌能夠開始慢慢形成習慣。

一,虛構遊戲

3∼4歲年齡的孩子,可以通過在家�玩假想的過家家遊戲來讓他記著餐桌的禮節,也可以通過孩子感興趣的人或物,比如:公主、明星、小熊維尼等來間接教育使用正確的禮貌。

二,監督

我們在各種場合都會看到太多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沒有家教,比如:在美容院,孩子在瘋狂地轉著轉椅,把水弄得到處都是,而他們的媽媽可能正在其他地方看雜誌或聊天呢。
當學齡前的孩子變得比以前更淘氣的時候,做家長的應該監督他們的行為。
如果出現問題,要拿出父母的權威來,知道自己是家長,他是孩子,在禮貌問題上你們之間不是在談判。
除此之外,家長和孩子仍然可以是朋友。

三,性格調整

一些孩子有表現欲,會在人多的時候表現他們的禮貌,而另外一些孩子可能會比較安靜。
但是每個孩子在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時,都需要時間進行調整,來慢慢適應是在上課還是活動時間。
孩子在不同環境表現方式也不同,有的孩子會交談,有的就會點頭;
有的會說再見、謝謝並給一個擁抱,有些則只會耳語後快速逃走。
調整性格就是讓他們儘快適應環境,並準確表達出對別人的善意。


●5∼7歲禮貌看得見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夠參與交談,並能聽懂給他們的指導。
在學校,他們會被要求保持安靜,有秩序,舉手發言。
禮貌會幫助他們更好地與人相處。

一,保持對話

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他認為正確的禮貌。
孩子們大多喜歡遵守他們認為自己發明的規則。
例如:愛好音樂的小明就知道在餐桌上不能用筷子敲碗,因為他知道餐桌不是舞臺,碗和筷子不是樂器。
與孩子交談,告訴孩子你對他們的期望,並傾聽他們的願望,在沒有按要求做的時候不滿足他們的願望。
比如:孩子想飯後看動畫片,但在吃飯的時候又不好好吃飯,就可以告訴他不好好吃飯的結果,就是不能看動畫片。

二,劃定界限

當孩子對長輩無禮時,做家長的要表現出憤怒,並讓孩子知道這是不能接受的。
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劃定界限,哪些行為是必須有禮貌的,實際上孩子也非常需要家長這方面的指導。

三,接受艱苦的工作

不守規矩的孩子會讓他們的父母非常疲勞或者總是以孩子為中心。
比如:在超市,不守規矩的孩子會到處跑來跑去,弄得父母很疲勞,但是要接受這種事實,並努力去教育他如何守規矩。
這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艱苦的工作,但是總會有收穫。
對於調皮的孩子,要用心去教給他們禮貌。
比如:孩子早上起來,說:“媽媽,水!
”這時,告訴他應該這麼說:“媽媽,給我拿杯水好嗎?
”當他並不想這樣說的時候,給他解釋10遍或更多,並告訴他你希望他這樣說,這樣說對家庭和社會都有好處。
結果第二天早晨,他通常會自發地說出了你想聽的話。
禮貌就是在這些小事中不斷地訓練,不斷地糾正和修改中慢慢被孩子學會的,並最終成為孩子仿佛渾然天成的一種良好習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cookie72tw + 10 + 10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