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泰山a
男爵 | 2008-5-26 08:29:11

幾周前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批評之聲在四川大地震後被同情和贊嘆取代。熱淚盈眶、奔波在廢墟中的“溫家寶爺爺”,和在颶風卡特裡娜期間表現不力的美國總統布什形成鮮明對比,改變了西方社會對中國領導人的印像。

    中國體現出了大國自信

    中國政府在救災上工作出色,全世界媒體的報道也體現了這一點。溫家寶總理手持麥克風,親臨第一線的畫面,一反中國領導人在外國人心目中高高在上的神秘形像。中國政府在信息發布方面也大有進步,1976年唐山大地震3年後,中國才向國際社會公布死亡人數。

    四川地震後,北京允許外國記者自由進入震區中心,他們發回的報道對於中國改善國際形像大有好處。

    大多數評論認為,中國政府反應敏捷,在災難處理上表現出了驚人的冷靜和能力。西方媒體還特別提到,中國不拒絕外國援助,體現出了大國的自信和人道主義精神。出於自尊考慮,並非所有國家願意接受外部援助:2004年東南亞海嘯後,印度不願意接受援助;美國在颶風卡特裡娜後,也拒絕來自聯合國和其他國家的援助。

  中國領導人簡直不是凡人

    據電影《華氏911》的描述,布什總統當時在一個學校裡給小朋友念書,聽助手講述了4架飛機出事的消息後,面無表情地又坐下了。當晚在白宮門前報道的美國記者們,10點來鐘就被驅逐開去,因為總統大人要休息了。卡特裡娜颶風過後由於政府應對不力,天災變成了人禍,路易斯安那州變成了人間地獄。

    “美國颶風”打碎了美國人對自己國家的信心,他們看到政府的反應是如此慢,如此無效,布什總統頗長一段時間甚至沒意識到他該去災區看看。美國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中國世紀》的作者奧蒂德·申卡爾(Oded Shenkar)表示,“中國在這方面的表現要好得多,中國領導人馬上到了現場,卷起袖子救災。”

    美國人習慣了他們民選的一國之元首,有自己雷打不動的作息時間和工作計劃。他們不知道,中國總理溫家寶會在春節到煤礦和艾滋病村慰問。今年冬天他還飛往雪災嚴重的地區,操著大喇叭安慰農民工。溫家寶的這種工作方式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贊譽,使得他以高票在換屆時再次當選。

    溫總理的執政方式讓人回憶起另一位在中國深受愛戴的領導人周恩來。周恩來也經常下災區安撫當地群眾,每天伏案工作到凌晨,帶著重病和外賓見面。相對頻頻休假,或是花邊新聞頻頻的西方領導人來說,中國最高領導人簡直不像凡人,難怪要“大驚小怪”。

  對中國的“調色板”印像

    但從西方媒體的一片表揚聲中,也不難看出他們的偏見。

    西方人對於中國的印像就像一個復雜的“調色板”。他們欣賞來自中國的廉價電視機,痛恨有質量問題的玩具;他們驚嘆上海浦東群起的高樓,同時又在抱怨不該拆了那些老胡同。近年來中國的崛起進一步加深了他們腦海裡的“中國威脅論”,借火炬傳遞機會拿西藏問題大做文章。

    說到底,普通西方人對中國缺乏了解,中國和西方的價值觀也有很大差距,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對和諧社會的追求。中國對人的尊重更多體現在追求富裕的生活,而西方則更多體現在對言論權的尊重。

    中國在世界上形像的轉變不是一日之功,奧運之前,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可能史無前例。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傾聽不同聲音,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好機會。“奧運期間會有3萬個記者來華,3萬人發出同一種聲音豈不是很可笑?中國人要能容忍不同意見,這是一個民族成熟的標志。”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研究會中國中心資深研究員李成表示,“中國也有必要向世界宣傳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對人的尊重,從對少數群體開始。”(顧蔚 英國路透社專欄作家)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