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lifei200196
伯爵 | 2008-5-30 16:46:43

讀《柏楊品三國》,做不醜陋的中國人
02/05/2008

柏楊文章名滿天下,《醜陋的中國人》盡收華人眼球,覺悟者視柏楊為良師益友,蒙昧者罵柏楊蛇蠍心腸。凡是雜文,務必語出驚人,讀者的愛恨走兩極也是意料之中。作為歷史學家的柏楊,近年大作《柏楊品三國》的讀者較少,也容易以平常心閱之。

三國時代不過六十一年,在中華數千年文明史中只是瞬間,但三國混戰的三十年間,竟產生了中國戲劇近一成的故事題材。一般人看陳壽的正史《三國誌》會感到艱深苦澀,看羅貫中的歷史小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則離歷史事實太遠,《柏楊品三國》取其中,既忠實於歷史也用白話文字方便讀者。柏楊自稱是「舌人」,但他經過闡釋、提煉及創意性的推延,絕不止翻譯那麽簡單,當得一個史學家的「品」字。

赤壁之戰是底定三分天下的戰略性一役,《三國演義》藝術性地誇張了孔明的作用,把魯肅當作反襯智者的鈍胎。柏楊還原歷史上赤壁之戰兩個關鍵點:一是孫劉聯盟;二是孫權決心抗曹,魯肅在歷史關頭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公元208年,曹操大軍南征荊州,荊州牧劉表恰巧病死。魯肅勸孫權拋棄舊仇,主動聯合劉備及劉表部隊,搶在曹操之前經略荊州。孫權即派魯肅晝夜兼程去荊州。在途中知劉表幼子劉琮已降曹,劉備南逃。魯肅迎劉備於當陽,勸劉備不要遠逃到西南邊僻的蒼梧郡,應結合劉表長子劉琦收拾荊州余部保土安民,形成聯孫拒曹的大戰略;劉備遂派軍師孔明去東吳談判。

曹兵勢大,不戰而奪荊州,東吳文武百官主和者眾。大都督周瑜對孫權分析曹兵八十三萬之虛,請兵五萬保證克敵。孔明以激將法吹噓曹兵有一百五十萬,反勸孫權快快投降。二人的說詞都不及魯肅一針見血:“我們這些文武官員降曹能混一官半職,前後差別不大;你要是投降頂多封個侯爵虛銜,處處仰人鼻息,哪能像今天掌生殺大權?”這段話不但激發了孫權的自尊心,更完全否定了主和派的立場。

魯肅在《三國演義》中糊塗蟲造型,被柏楊徹底翻了案;變成促成三國鼎立的一言九鼎的歷史創造者。柏楊做學問功底紮實,不嘩眾取寵;他懷著憂國憂民之心,切指時弊,不挾話語權謀私利、攀附權貴;他做人老實忠厚,不像某些文人自吹自擂到厚顏無恥的地步。在重視包裝、急功近利的社會,柏楊精神尤其可貴。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qq448185153
禁止發言 | 2013-11-8 17:40: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