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545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venve1103
王子 | 2008-6-3 20:57:41



由國內徠碩企業與美國ARMA共同研發的葉片式機械增壓套件即將加入新戰局,從增壓器的設計、研發過程到正式量產,徠碩的研發團隊都有密切參與其中,並且針對各種機械增壓本身的優缺點加以改進。
其實不論在售後服務或者改裝套件上,有相當多優秀的改裝品都是出自於國人之手,但是後續上卻沒有人善加整合以向國際市場推廣確實相當可惜,正因如此徠碩才正式與ARMA共同加以研發並改善增壓效率,所以Supercharge不再是國外改裝廠的專利品了。


這次搭載由國人參與研發的增壓器為葉片式機械增壓套件,共包含7種零件:ARMA機械增壓本體、站管式氣冷中冷器、進氣歧管、進氣管路、機械式洩壓閥、加大噴油嘴及ARMA晶片改裝等,安裝時相當方便,不需動到引擎本體,只需將部分車體零件拆除方便安裝即可。完工後的增壓值設定在0.4bar,約可將原廠156匹馬力提昇至240匹的程度。



站管式中央冷卻器
氣冷效率優於傳統

不過這樣看起來眼尖的讀者是否發現特殊之處,這套機械增壓器似乎與一般走水冷式有所不同採用上置式的氣冷裝置,況且在冷卻器散熱的構造上也與以往冷排有相當大的差異,4排站管式的冷卻方式讓氣流在內部循環效率上更加優異,在實際測試之下未安裝中冷氣前的引擎增壓值設定在0.5bar,實際的輸出效率大約只有40%,但安裝站管式中冷器之後引擎同樣增壓至0.5bar的情況下,實際輸出效率可達約50∼55%。


由國內廠商徠碩與ARMA合作生產的機械增壓套件正式現身,有別於一般水冷方式,上置式氣冷增壓為設計上最大特色與主軸。以2.0升引擎為例,在增壓值設定在0.4bar時,可將原廠156匹馬力提昇至240匹的程度。
根據廠方人員表示上置式的冷卻器並不會影響油門的反應,此外還能降低增壓器的轉速使效率與使用壽命取得最佳平衡,而且一般機械增壓都是把冷卻器列為選配,但在此則是已將中冷器列為標配。


機械式洩壓閥除了可以維持0.2bar恆壓以利壓力銜接之外,高達120分貝的洩壓聲浪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ARMA增壓本體在設計上採用葉片式,不僅效率與順暢度大幅提高,體積與耗損率也能有效下降。


站管式的中央冷卻器不僅造型上看起來格外不同,就連散熱效率也因站管造型而使得氣體流動效率優於以往,這也使得安裝冷卻器前後的輸出效率有1成左右的差距。
另一項特點在於機械式外放洩壓閥,在洩壓聲高達120分貝的驚人氣勢之下更是超越日系渦輪車的聲浪,而且可續壓0.2bar在管內以利壓力銜接的方式也只有電子式洩壓閥才能相比。在周邊相關硬體的輔助下採用外掛ARMA電腦程式,以不介入原廠電腦的前提提供更為優異的燃油控制系統,在未增壓時並不會增加燃油額外的消耗,定速巡航時也比原廠有更佳的油耗表現。


為了增加供油濃度以利燃燒效率與降溫功效,在設計時仍增加外掛噴油嘴的裝設位置。


馬力增大的情況下特別換上HRE 19吋雙片式輕量化鍛造圈並,除提高抓地力之外,在視覺上看起來更是格外霸氣。
不過既然增壓器採用的是上置中冷器的方式,廠方針對全車空力外觀在設計上已進行大幅度的修正以配合性能取向,尤其在中冷器之上為增加散熱效率與維持風阻係數特別以精密的流體力學計算,且已有初步的外觀造型,更為霸氣的車頭造型比起性能版的M3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目前量產時程約在7月分正式推出,屆時便可一睹E92不同的風格面貌。


既然採用上置式中冷器的方式,勢必外觀空力套件均需重新設計,外觀更為凶悍的套件將於7月分正式亮相,屆時E92 M3在氣勢上可能就會略遜一籌。


為了因應增加的排氣量與提昇出氣效率,因此特別採用G Power頭、中與四出尾段排氣管展現十足性能氣勢。
底盤方面,原廠較為舒適的懸吊設定已更換為Bilstein PSS9讓車身動態表現能更加穩定,此外為了提供輪下有足夠的抓地力並減輕簧下負擔,因此不惜重金換上高檔HRE 19吋兩片式鍛造圈讓凶悍氣勢更加突顯。


內裝依舊維持原廠設計並未做任何更動。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如果我發的帖跟回復對您有些許助益
請給個支持或回覆鼓勵唷
如果有空的話就幫我點一下右上角→     ,感謝各位  鞠躬""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