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吳夠閒
王室 | 2013-12-1 00:59:27


3∼6歲:發展主動性的階段

「我需要讚揚」—解讀孩子期待鼓勵的心理  
寶寶長大了,他愈來愈重視大人的評價。每做好一件事情,他都要停下來,希望從別人那裡聽到肯定的話。若寶寶期待的肯定沒有發生時,他就會顯現出沮喪和不高興。這時的他是如此的迷戀讚揚,完全不顧你「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的用心良苦。

對日後發展的影響  

孩子在這個時期表現的主動探究行為,若受到鼓勵,他就會逐漸養成一種主動性,可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敢於開拓、富有責任心的人,奠定基礎。若大人不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對他的創造行?和想像力,給予嘲諷和譏笑,孩子就會逐漸失去自信,亦步亦趨地跟隨大人的想法,成人以後,他們也會缺乏自己開創的主動性,願意接受別人的安排。

給父母的話  

表揚和讚賞,是教育寶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當他還沒有學會正確的行?規範之前,需要「表揚」建立他的行動準則。及時肯定寶寶積極的一面,表現你對他行為的態度,鼓勵他繼續朝好的方向發展。當然,讚揚的同時,也要注意技巧和方法,讓它發揮最大的功效。

結語:  

心理是行為的基礎,行為是心理的表徵。了解孩子的心理,可以幫助他形成好的行?習慣,塑造成功的個性。

《艾里克森人格發展8階段論》
這是一個關於自我意識發生和發展的重要理論。  
艾里克森認?,人的自我意識的發展會持續一生,可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8階段。  

這8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所決定的,但每個階段是否能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任何年齡階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終身發展造成障礙。這個理論同時也告訴人們,你是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的心理特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究竟是在哪在階段形成的。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