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12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吳夠閒
王室 | 2013-12-6 18:34:45


在我的身邊,有許多孩子比大人還忙碌,星期假日歡樂的親人聚會中,總是很少看到他們的身影。

一年級的葳葳正在學鋼琴;
三年級的強強需要補英文;
五年級的小豪從星期一到星期六,天天有不同的補習科目,從建構式數學到作文課,從吹笛子到捏陶土,到了星期天,小豪只想關在房間裡玩上一整天的線上遊戲,哪裡都不想去。
小豪才五年級,體重已經超過60公斤。
強強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已經戴上近視眼鏡。
葳葳常常擔心自己功課不好會被罵,而焦慮得睡不著。
這些孩子的故事都是真的,為了保護他們,我用了化名。
為了競爭力而存在?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與寶貝,也正因為如此,只要有能力,父母會用盡全力,讓孩子擁有最好的一切。
但是仔細檢視這一代孩子的現況,卻令人很困惑。
我們的孩子更快樂、更健康或者更聰明了嗎?

從健康與心理狀況來看:根據2000年台大醫院的調查,台灣超過五分之一的小一學童都有了近視眼。
去年底中研院對台灣學童的調查,將近30%的男生與23%的女生體重過重或肥胖。
台灣氣喘兒人數不斷增加,估計每十個孩子就有一個氣喘。
兒童憂鬱、自殺的數字,在各個不同單位的調查中,都不斷亮出警訊。
在這個同時,我們每天從媒體中接受近乎洗腦的訊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孩子,我要你比我強!」「5歲的戰爭!(某家英文補習班強調,從5歲開始就要培養孩子英文競爭力)」……,
強勢的商品廣告,加上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實在被扭曲得很嚴重。

彷彿從出生開始,我們的孩子就在迎接一場永無止境的比賽。
因為擔心以後競爭力比不上別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充滿了對立與緊張。
扭曲的成長過程,所付出的代價,是孩子的健康與原本應有的快樂童年。
仔細深思,這真的是養兒育女的目的嗎?
養育一個完整的生命

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需要全面的照顧與關心,而不只是知識、課業或道理的教訓。
針對教養女孩子,總主筆李瑟深有所感的提醒,「我們常顧著教女兒電腦、英文,但在混亂、複雜、社會與家庭已經劇烈突變的時代,更重要的事應該是教女兒如何處理人生的問題。」

關於教養男孩子,資深藝人陶大偉以他兒子成長的過程為例分享,「教養就是不斷的互相學習和溝通,做父母的不要總想教出更強的下一代,那樣反而可能會害了下一代。」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