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日期:2008/06/18 09:48 【中國時報 張瑞昌】
棒球場上,描述投手丘前的觸擊短打,常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一詞形容,這是以自己出局換取跑者推進的戰術。那一天,王建民銜命做犧牲短打時,所有盯著電視機的球迷,腦海裡無一不是浮現這樣的畫面。
然而,儘管擊球姿勢有點奇怪、不順暢,建仔還是完成一記差強人意的短打,但除了沒有順利將1、2壘跑者護送上得分位置之外,這記短打還真的「犧牲自己」,並且換來團隊付出難以想像的代價。不僅洋基王牌可能在未來球季報銷,還會導致球隊無法晉級季後賽。
看見建仔負傷的一幕,正是台灣凌晨時分,熬夜加油的球迷,內心震撼想必難以言喻,縱使洋基砲火全開,在休士頓主場逞威,讓太空人無力升空,可牽掛建仔傷勢,相信絕大多數人是輾轉難眠的。
因為,就在洋基教頭吉拉迪、防護員攙扶建仔退場的那一刻,我們知道屬於台灣的大聯盟球季即將遠離,一個「沒有建仔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前洋基總教練托瑞曾讚許吉拉迪是最懂得犧牲價值的榜樣,為了團隊利益犧牲自己,這是棒球不變的鐵律,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犧牲短打更是如此。但不幸的是,建仔首次不甚成功的觸擊,後來演變卻形成巨大的損害,而且這次犧牲短打「遠比你想像的慘痛」。
我們要以何種心情看待王建民這次的受傷?無論從哪個角度解讀,建仔奪8勝的投球內容都是令人振奮的。沒失分、無四死球,且用球精簡(5局71球)、好壞球比率完美,加上伸卡靈活、滑球犀利,一切猶如開幕季初連勝球威的重現。然而,造化卻如此弄人,鬼使神差地讓建仔在繞過3壘後,發出搖撼島嶼的震裂聲。
建仔確定缺席了,在可預見的10周內,我們無法再見那個穿著白底藍條紋的台灣男孩,以沈著冷靜的球風縱橫大聯盟。對早已習慣建仔「投一休四」的台灣社會而言,這是多麼難以接受的殘酷事實啊!
沒有建仔,沒有從台灣吹來的風,這樣的大聯盟,苦悶如一杯退冰的生啤酒,像是從彩色變黑白的棒球人生。 |
|
預祝大家龍年大吉,身體健康、闔家平安、財源廣進
2月6日起出遊17日,預計2/22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