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04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6-28 19:52:32

2008年06月27日14:42   南方新聞網   
50歲以上的廣州

人哪怕沒有肺部疾病,手術開出的肺都是黑黑的。這是六月中旬,鐘南山院士說的。吸煙者逐漸減少,得肺癌的人卻逐漸增多。也是鐘南山院士說的。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的大氣,市裡的大氣,被汽車尾氣和工業排放污染的大氣。

實際上,大氣被污染的不僅是廣州,不僅是幾個主要大城市。鐘南山說,如果肺是紅紅嫩嫩的那肯定不是廣州人,不知道是不是具有推廣意義,如果肺還是紅嫩的,那肯定不是中國的都市人。怎麼辦呢?總不能不呼吸吧?總不能全逃到鄉下吧?我們需要了解被污染的大氣是如何糟蹋我們的肺;我們需要意識到政府應該幫助我們的肺;我們也需要了解,當大氣仍然迷蒙的時候,我們自己可以做點什麼。
《南都周刊》記者炫風 彭曉芸 羅小艷 插圖:李峰
實際上,大氣被污染的不僅是廣州,不僅是幾個主要大城市。鐘南山說,如果肺是紅紅嫩嫩的那肯定不是廣州人,不知道是不是具有推廣意義,如果肺還是紅嫩的,那肯定不是中國的都市人。怎麼辦呢?總不能不呼吸吧?總不能全逃到鄉下吧?我們需要了解被污染的大氣是如何糟蹋我們的肺;我們需要意識到政府應該幫助我們的肺;我們也需要了解,當大氣仍然迷蒙的時候,我們自己可以做點什麼。


社會觀察
都市裡的黑肺危言



在市場有買過菜的人都知道,凡是見到牛豬的內髒發黑發紫,大多在屠宰前就已經染病,切不可貪便宜購買。但如果人本身的髒器也有了類似的顏色變化,那代表著什麼問題?回想5年前SARS肆虐,廣州城內謠言四起時,就有“死者肺部都變成了黑肺、爛肺”的說法,令廣大市民不寒而栗。
6月中旬,在雨水不斷的廣州,鐘南山在一個大氣污染論壇裡語出驚人:50歲以上的(廣州)人哪怕沒有肺部疾病,手術開出的肺都是黑黑的,“如果是紅紅嫩嫩的那肯定不是廣州人。”實際上,鐘南山是以一個外科醫生,以流行病學的直觀感受來描述大都市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影響,但依舊在全城引起了強烈反響,評論家們紛紛撰文,表達對空氣污染謀殺健康的擔憂。
當黑已成事實
媒體引述的“肺黑”給人們帶來強烈的震撼。數十年前,在日本求醫的魯迅,就曾在信中講起他解剖礦工屍體時看到黑肺的復雜感受;幾年前澳大利亞曾經有一個效果不凡的戒煙廣告,電視畫面上的一個人吸了口煙,緊接著就顯示吸煙人的肺部變黑,讓觀看者毛骨悚然。
鐘南山所在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主頁,有條醒目的標語:“呼吸新鮮的空氣”。幾位胸科教授向記者坦言,鐘院士所言確有根據,在他們的專業上看,廣州50歲以上的居民“全民發黑”是碳(素)在肺住址沉積的結果,“因為空氣污染,以及抽煙的關系,現在要找沒有沉積的肺已經很難了,上年紀的人的肺都是灰灰黑黑的。”
大氣污染物如何產生,空氣中的污染物如何進入人體呼吸道,如何沉積到肺組織中,將對人體健康造成什麼影響,涉及到大氣化學、流行病學、(分子)毒理學等科學領域等廣闊艱深的研究範圍,正在全世界進行。很多既有的流行病學或毒理學研究,都已證實了一些污染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而抽煙引發肺部的疾患,也已經成為國際公論。但空氣污染的復雜多變,遠遠超乎人類的想像力,它們對人肺、呼吸系統、人體的危害也是五花八門,鐘南山一句“全民肺黑”,並不是只為破人膽囊的猛喝。
在記者的采訪裡,市民們對大城市的空氣污染頗為無奈,盡管看不到藍天白雲,明知體內沙塵滾滾,也得繼續為城市生存付出潛在健康的代價。
“百氣齊放”的邏輯
在廣州,看天氣預報的人,經常會有疑惑,天空一片灰蒙蒙,五官不適,電視上還是總結“空氣污染優良”。事實上,環保部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是在1996年制定的,當時監控的污染排放物,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但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並不斷證明,在全球與中國城市(尤其珠三角城市群),細顆粒物(PM2.5、PM1等)對氣候、空氣污染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已經成為重要乃至主要的影響因素。在這樣的情境下,“全民肺黑”對城市空氣污染的形容,可算是“控制”與“污染”之間誰勝誰負的直觀判斷。
在中國的幾大經濟發達區域,發展了多年的出口輕工制造業,為了持續拉動GDP,又大力發展汽車、石化等重工業與基建,你追我趕,西方國家區域經濟產業升級的上百年的歷程,珠三角等地以短短二三十年走過,於是煤煙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各種西方老人或年輕人經歷過的空氣污染,在大城市群的天際線間“百氣齊放”。
在經濟目標拉動天空變灰這麼多年以後,近來奧運、世博與亞運等國際盛會將相繼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舉行,空氣污染的研究與控制,終於得到了政府的加大投入。但即使如此,結束“北有沙塵暴,南有灰霾天”的景像,按照傅家謨、吳兌等科學家對記者所言,起碼也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在空氣污染監測與研究裡,“貢獻”是常見的字眼。最後想說明的是,城市群的發展、市民們生活方式實際上都在對空氣污染作貢獻。如果電廠能少排放煙塵,人們多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甚至裝修時堅持用環保材料,都是對“肺黑”等危險說“不”的有效行動。只是,小汽車賣不出去,跟煙草無人問津一樣,或許是被某些政府部門、公司機構到消費者共同抵制的命題。而它們同樣將造成肺黑——只要不造成急性的症狀,哪怕造成同樣不堪設想的慢性重症後果,也不在話下。在如此自我戕害的邏輯下,鐘南山一句“全民肺黑”,就像是剖開了城市的胸腔,叫全民,更叫政府捫心自問。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