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rururulove
伯爵 | 2014-2-7 13:46:25

20140207V.jpg



元宵節起源自中國,在每年農曆的一月十五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關於元宵節的由來有許多說法,包括對火的崇拜、祈求豐收、佛教祭典、道教天官的誕辰以及漢文帝平定呂氏之亂的紀念。


雖然起源無法考究,但是可以確定,元宵節最少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在全球華人圈也有大致相同的習俗,像是吃元宵、猜燈謎、賞花燈與放天燈等等。當然,作為歷史悠久的節日,在這當中也會產生一些各地特有的風俗:



中國


以發源地中國來說,河北省遷安市患有疾病的婦女會在這天群聚於窯下,稱為「陶灸」;江蘇省宜興的兒童會戴著鬼面具跳躍,叫做「跳鬼」;四川省開縣人習慣搬著板凳坐在戶外和人對罵,而在安徽省的淮河兩岸,自古以來就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說法,也就是說,當地在元宵節才是年味最濃的時刻。






臺灣


除了台南鹽水蜂炮和臺北縣的平溪天燈,在臺灣還有一些獨特的元宵節活動,事實上,這也是臺灣慶典活動最多的民俗節日。


譬如未婚女性要在元宵節晚上到菜園偷蔥或菜,來期許能夠嫁到好丈夫,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和「偷挽菜,嫁好婿」。而未婚男子則是「跳菜股,娶好某」,菜股是指在田中的畦,也就是在以土埂分隔的小塊田地中來回跳躍。


同時,許多寺廟也會擺出用糯米或麵粉製成的麵龜,讓信徒擲筊乞回,稱作「乞龜」,而獲得麵龜(平安)的人家得在隔年還給廟方一個更大的麵龜。客家人的聚落則是以廟宇的角頭為單位,有新添丁的人家必須製作「新丁粄」酬謝神明,之後再分送給親友。


另外,客家村落也盛行「擲炮城」的活動,就是在廣場上豎起一根竿子,頂端放著有一小串連炮的容器,參加射城的人要往容器內投入點燃的爆竹,連炮被引燃就算勝利。










馬來西亞


由於中國古代的未婚女子平時很少出門,所以眾人外出賞燈的元宵節也叫「中國情人節」,因為那是讓未婚男女彼此認識的難得機會。而在現代的馬來西亞,華裔的單身男女則是在元宵夜向大海、湖泊或池塘拋出柑橘(女)和香蕉(男)來祈求姻緣。


在吉隆玻,主辦的組織還會直接安排年輕人坐在噴水池四周,寫有聯絡方式的水果被拋入水中後就可以直接撈取。據說,這項活動是來自閩南民間的順口溜「擲柑嫁好尪」,並到了最近20年才開始流行。






越南


越南的年節與中國傳統幾乎沒有分別,比較特殊的是他們會在元宵節的中午吃頓不比「年夜飯」遜色的「開年飯」。


越南人認為元宵節象徵著即將要全心投入工作,所以需要「開年飯」來鼓舞士氣,而「開年飯」越是熱鬧,往後一年的工作也會越順利。



日本


日本的元宵節稱為小正月,與元旦的大正月相對,也稱作「女人正月」,因為是以祈禱作為節日中心,能夠讓在過年期間忙碌的婦女得到休息。人們會在這天將過年的裝飾物品集中燒毀,用來歡送年神,稱為「左義長」,而據說吃了在左義長的火上烤的年糕或番薯,一整年都不會生病。


除了年糕或番薯,日本人也有在元宵節早上吃紅豆粥的習俗,這項傳統最初也是由中國傳入,只不過,當中國在唐代開始轉變成吃湯圓的形式時,日本卻選擇停留在更早的習俗。換句話說,日本人在元宵節並不會吃湯圓。








韓國


韓國的元宵節稱作「大十五」或者「大望日」,他們和日本一樣不吃元宵,而是會在早上咬碎如花生、核桃和栗子等有堅硬外殼的乾果再吐出來,並且相信這樣就不會感染皮膚疾病,同時讓牙齦變得更加堅固。


韓國人還會喝「耳明酒」,也就是冰涼的清酒,代表新的一年只會聽到好的消息,而與鄰居分享的五榖飯與涼拌野菜(幹菜)則寄託了對健康和豐收的希望,同時保佑不會中暑。


在元宵節的月亮下,韓國人會點燃用松枝堆成的「月亮屋」來許下願望,婦女們還會玩起「踩橋」的遊戲:幾十名婦女彎著腰排成長隊,後面抱著前面人的腰形成一座人橋,從後面的人開始依序從人橋上踩過,據說這樣不只能防止腿部生病,還可以擺脫一整年的厄運。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生中出
公爵 | 2014-2-7 14:33:48

感謝整理分享
增長了有趣的知識
不知道韓國人會不會說元宵節起源是他們的XD
引言 使用道具
chouhaijul
公爵 | 2014-2-7 14:43:23

XD 原來每個節慶都有他的由來,真是長真識
謝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