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tsc1999
王爵 | 2014-2-18 22:11:00


公視新聞網 /  生態保育
綠蠵龜年前擱淺桃園 將康復野放




日前有一隻綠蠵龜在桃園海邊擱淺、後來被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帶回收容照護。經過20多天的照護、牠現在已經康復,這是海大接獲誤捕或傷病海龜中,體型最大的一隻,研判可能是年前的低溫,導致這隻母龜發生"冷暈眩",身體虛弱。


被命名為卡卡的這隻綠蠵龜,現在每天可以吃850公克的章魚或小管,雖然因為有106公斤重,99公分長,被放進1600公升的桶子,沒法自在遊動,但和上個月24號在桃園海邊擱淺時相比,狀況已經好很多。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生 曾鉦琮==
因為以往通常整個治療可能要
兩個禮拜 甚至到一個月
才會看到海龜 就是比較有活力
活力比較好 可是這隻可能
這隻是有史以來連獸醫都是
這樣覺得就是牠是
大概十天就活跳跳了
卡卡被發現時,全身纏滿大量海藻,排便時還有誤食的塑膠袋,台大獸醫檢查後發現,它沒有生病,只是相當虛弱,特別的是,產卵母龜漂到近海,這還是頭一遭,教授研判,應是過年前低溫造成卡卡冷暈眩。
==海洋大學生物研究所 教授 程一駿==
通常來講(綠蠵龜)冷暈眩
通常會發生在中緯度
就是平常到冬天溫度
可以到零度以下 所以就常常發現
亞熱帶像台灣的話 應該是不會有
因為溫度很高 水溫
第一次發現這個 真的
因為溫度降低才出現這個
中緯才會出現
這是台灣第一個例子
非常特別的案子
每天三次的抗生素治療,卡卡已經康復,因為左後肢有日本標號,確定是日本學者在1994年發現,台日間的洄遊海龜,已經將近60歲。海大研究團隊說,等到天氣比較穩定,沒那麼冷,就會讓他回到大海。
記者 林曉慧 沈志明 基隆報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卡彿魯岸咖啡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