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14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otome
區版主 | 2014-2-21 13:14:45

百萬好菩薩 是祝福非壓力

慈濟志工簡慈露為了強化環保教育站的功能,執行「一協一點」的概念,透過組織運作,一個「協力」設一個環保點。環保點設立後,群眾就會聚集,一邊做環保,一邊分享慈濟人文志業。(攝影者:許惠芬,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2014/02/09)

「願大志堅菩提現,佛心師志我的願,目標達成靠人緣,勤轉法輪耕福田。」度人要有法,簡慈露用這首偈激勵自己也與他人分享,這是她推動「百萬好菩薩」的最佳精神食糧。

2月9日雪隆分會執行長簡慈露蒞臨高雄靜思堂,分享她在馬來西亞推動百萬好菩薩的「願與力、捨與得」。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對一路走來二十年才累積三十萬會員的規模,一下子要面對這個難題是一大考驗,而這項「難行也得行」的超級任務,該如何執行,簡慈露細細地與眾人說分明。

有法才能度人 晨鐘起齊薰法香

「法入心,有法才能度人。」簡慈露說,過去雖然有接觸佛書,但是對內容還是一知半解,開始恭聽證嚴上人法語後,對經典的內容不但理解,更能融入生活中,也因為如此更有信心與大眾分享慈濟這塊大福田。

有「法」就不難,這是簡慈露所堅信不移的理念,有了這樣的認知與信念,她開始廣邀大眾一起「晨鐘起,薰法香」,利用集會共修營造正義道氣,加上上人的法語灌溉,攝入人心的力量,比起僅有一個人薰法香,團體薰法的道心更要大得多。

為了讓眾人有了解慈濟的機會,簡慈露更是積極取得印度廟方的同意,利用信徒集會活動來宣說慈濟,接續還運用寺廟廣場來進行物資發放,因為有願力及佛法,推動起來就不難,離「百萬好菩薩」的目標就更接近,看見會員人數不斷增加,簡慈露中更加篤定上人祝福的願力。

二十年才累積三十萬會員,這會員要如何增加,如果從這三十萬會員中,每一人接引三至四人,好像要累積到「百萬」這數字似乎不難,簡慈露心想這也是上人交付這項任務的用意,既然是大福田,就全員動起來。有了共識後,面對上人給的這個「大禮物」,馬來西亞慈濟人從驚恐轉變成精進,腳步踏出去就不難了。
小港區擔任二苓和氣組長康美惠她承認,都是要等到辦活動時才來進行邀約動作,來的還是那些人,都沒有增加,也有好多人流失,找不到原因,所以來聽簡慈露的經驗分享。(攝影者:許惠芬,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2014/02/09)


全員動起來 「好菩薩」雲來集

為了達成目標,集思廣益,「深入公司企業愛灑,菜市場變菩薩接引道場」,是簡慈露另類的法寶。舉辦茶會是慈濟人接引人間菩薩最常用的方法,過去在自己的場所舉辦,現在走出去,公司企業有活動就去結合,透過實業家來推動,成效會更加顯著,主管認同了就會有所行動,主管動了下屬自然就動起來,影響層面就愈來愈大,就能從部門擴及到全公司上下。

簡慈露分享累積過去的經驗,當初她以老闆的身分,親身帶動員工投入慈濟,達成良好效果,在如法泡製下,果然成效出奇,會員人數成倍數增加。

公司企業是如此,平常是婆婆媽媽購物的菜市場更不放過。婆婆媽媽是家中的經濟大臣,支出都掌握在她們手中,省下一些菜錢就可以幫助貧困的人。除此之外,還可以勸素,推動素食可以環保又兼顧健康,不殺生可以愛護生靈,更可以省下零錢來種福田。募心募款加上推動慈濟人文,一舉數得,菜市場儼然變成菩薩接引道場,當然會員人數自然又增加許多。

另外,深入校園,透過慈青去帶動,啟發年輕人的善念;甚至進入幼兒園,將善的種子灑下,善的意念向下紮根,讓小菩薩參加入經藏演繹,小朋友齋戒,也讓家長參與,透過教育來影響父母。「一位小菩薩要找十二位好人」,這是口號也是活動主軸。

志工們擔心小朋友會被拒絕而受挫,便問:「萬一被拒絕怎麼辦?」小朋友回答:「不怕,因為還有很多好人在排隊。」說小朋友天真,也因為他們「念純」,自然就有動力,不怕靦腆,勇敢與他人分享慈濟的美善志業,看到小朋友勇猛精進,家長們更全力支持,成為孩子們的後盾。

經驗傳承 收獲良多

同時,透過環保的宣導,邀約大眾一起來做資源回收,從愛護社區環境做起,進而推動生態保護概念,環保教育站的功能也應該加強。簡慈露為了強化環保教育站的功能,執行「一協一點」的概念,透過組織運作,一個「協力」(慈濟社區基層組織單位)設一個環保點。

環保點設立後,群眾就會聚集,一邊做環保,一邊分享慈濟人文志業,從一個點,變成線,慢慢形成面,善念就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擴大,「百萬好菩薩」自然就這樣一一被接引進來,這項任務「難」嗎?經過這樣努力推動,一點都不難,簡慈露說:「有願就有力,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

「願大志堅菩提現,佛心師志我的願,目標達成靠人緣,勤轉法輪耕福田。」度人要有法,慈露她用這首偈激勵自己也與他人分享,這是她推動「百萬好菩薩」的最佳精神食糧。(攝影者:許惠芬,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2014/02/09)

有了眾多人的認同與推動,招募「百萬好菩薩」這項任務,一點也不難。臺上說的得精彩,臺下的聽眾及慈濟志工們也聽得認真,席中很多志工都是抱著取經的心,吸取成功經驗來落實社區運作。

「很慚愧,今天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因為都沒有做好,不夠精進、積極,所以才會推動不來。」高雄慈濟志工康美惠承認,每次都是要等到辦活動時才進行邀約動作,來的還是那些人,都沒有增加,也有好多人流失,所以來聽簡慈露的經驗分享。

「多關懷、多陪伴」,不只是對社區民眾,法親之間也要做到。這是上人常常耳提面命,敦促弟子們的話語,人是情感的動物,有互動,才有默契,也才會產生力量,激發人人的良能,「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不僅是組織名稱,更是社區運作的「法器」。

簡慈露充分運用,將上人的法入心,並且化成行動,也證明產生無比的力量。簡慈露堅定的表示,因為心中有佛法,也相信上人的理念,有上人的祝福,勇於承擔,做就對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