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rururulove
伯爵 | 2014-2-21 14:36:45

1.jpg



【控方說法】



梁柏濤:美國自然醫療學會核準執業醫師


1.微波爐是將水份子以每秒鐘高達過億轉的速度摩擦,會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份(特別是蛋白質),令食物變質,包括胺基酸出現的同質異構(isomeric)變化;左旋(L-form)的易吸收形態變為不易吸收的右旋(D-form),還有肉類的精氨酸L-Arginine會變成D-Arginine,並間接造成腸癌。


2.1989年12月9日出版的《刺血針》(Lancet)醫學雜誌報導,來自夏威夷的Lita Lee醫師指出,用微波爐加熱嬰奶粉會讓其中的輔胺酸L-Proline變為D-Proline,這種D型同質異構物質已證實可以危害大腦和腎臟。


3.1991年在美國的奧克拉荷馬州,Mrs. Norma Levitt於接受髖骨手術的輸血後死亡,原因是護士將冷藏的血漿利用微波爐加熱。



Hans Hertel與 Bernard Blanc 博士:瑞士聯邦研究所


在1992年一篇名為「COMPARATIVE STUDY ABOUT THE INFLUENCE ON MAN BY FOOD PREPARED CONVENTIONALLY AND IN THE MICROWAVE-OVEN.」的論文中,他們找來8位20到30歲之間的志願者,關在一間旅館內分別吃了8個星期的「生牛奶」、「微波過的牛奶」、「生蔬菜」和「微波過的蔬菜」。最後發現食用微波爐食物的志願者,其血液中的紅血球和有助於產生抗體的淋巴細胞減少,同時還增加了白血球與膽固醇。此外,他們的血清會讓發光細菌發射更多冷光,似乎是微波能量改變了血清結構。



陳國鎮博士:東吳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前系主任暨理學院院長


1.微波的電磁輻射是對食物本質的改變,讓我們攝取到並非我們原本需要的物質,可能會慢性地影響到人體體質。


2.目前沒有直接性的實驗能夠證明影響,但人體和器官剛好介於微波可共振的波長,電磁輻射的遊離性也會長期影響人體細胞。




【辯方說法】



林杰樑醫師: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腎臟醫學、毒物學權威


微波爐是利用電能轉為微波所產生的高能,將食物中的水分子摩擦生熱來加熱食物,本身並不會讓食物變質。



吳宗修博士:中華宗教學院宗教醫學系兼任教授


1.事實上任何加工過程都會讓食物養分流失,不只限於微波爐加熱。


2.依照量子力學解釋,微波加熱無法破壞食物分子鏈的結構,不足以發生化學性改變(產生新的分子),只是單純的能量轉移。



王翔思醫師:台北榮總皮膚部兼任主治醫師


1.只要是加熱就會破壞營養素和產生微量致癌物,但是能夠去除大部份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


2.醫院同樣規定不能將血液放到火爐上煮。



Waknow調查


關於Mrs. Norma Levitt的案例,根據網路上搜尋到的判例全文,其死因是輸入的血為溶血,而護士使用廚房微波爐加熱血液是造成溶血原因。但是,輸血血液本來就不能利用烹飪方式加熱,必須使用溫水,或者是醫學專用的微波爐。換句話說,護士使用爐火加熱也會有相同結果。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多數因為使用微波爐而受傷的報告都與微波爐本身無關,是由於不當地使用造成,譬如液體過熱和雞蛋爆炸。


文章來源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byq2000e + 10 感謝大大分享
tsc1999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paperplane
騎士 | 2014-2-21 14:54:20

科技愈發達人類愈加無措
引言 使用道具
久久幻
騎士 | 2014-2-25 18:11:05

感謝大大的分享 好帖就要回覆支持
要想捷克論壇好 就靠你我他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