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09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marsalast
王室 | 2014-3-1 06:17:26

俄國作爲一個國家出現,只有1100多年的曆史。公元9世紀前,在東歐平原上,居住著一些斯拉夫人的部落。到公元9世紀,這些部落以基輔爲中心,結成一個大公國,稱“基輔羅斯”,這是最早的俄羅斯國家。當時它只是一個南自基輔、北到拉多加湖、西從普斯科夫、東到木羅姆的一個東歐內陸小國。到15世紀末,莫斯科公國陸續征服周圍的俄羅斯各公國,第一次形成了以莫斯科爲中心,介于伏爾加河和第聶伯河之間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伊凡四世于1547年自稱全俄羅斯沙皇,國名由“莫斯科公國”改稱“沙皇俄羅斯”。從16世紀中葉第一代沙皇到20世紀初的末代沙皇,都不斷地向外擴張領土。

        1547年俄國伊凡四世向東擴張,原是歐洲國家的俄國。但伊凡四世在1552年攻滅喀山汗國,令俄羅斯能夠越過烏拉爾山脈吞並地域遼闊的西伯利亞,后與中國的領土接壤,亦因此能夠使俄自清代以來,通過戰爭、條約、調停法理擁有了中國的一些領土。從沙俄至蘇聯占領的中國現代的固有領土包括(自東向西):庫頁島、烏蘇里江以東土地、黑龍江北至外興安嶺土地、貝加爾湖以東土地、唐努烏梁海等。蘇聯又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乘機控制中國東北。另外,蘇聯在外蒙古獨立事件中起了關鍵作用。

        俄羅斯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和民族

        一)從國徽看

        國徽是代表國家的徽章,是民族的象征,一個國家的“臉譜”。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性格及其國家價值取向。



        1993年11月30日,俄決定采用十月革命前“恐怖的伊凡”伊凡雷帝(俄國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時代的以雙頭鷹爲圖案的國徽:紅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雙頭鷹,鷹頭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鷹爪抓著象征皇權的權杖和金球。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騎士和一匹白馬。它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俄羅斯的西方即歐洲,東方即亞洲。鷹是一種凶殘而機敏的動物,它警惕環顧四周,在對獵物下手之前不聲不響,伺機而動,隨時出擊。

        二)從曆史看

        如果說,中國曆史是本民族內部強勢欺淩殘害弱勢的一部“吃人”曆史,《俄國簡史》(作者B.H.薩姆納)所揭示的俄羅斯曆史則是一部東征西討南征北戰遠交近攻武力征服鯨吞蠶食屠城掠地血腥蹂躏異國的擴張曆史。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聖經傳道書》1:9) ,毛澤東曾說過:“看一個人的過去就知道他的現在,看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就知道他的將來。”

        當今的俄羅斯脫胎于蘇聯,蘇聯脫胎于沙俄,我們不妨從它與以下16個國家的“外交史”,來考察一下俄羅斯的過去和現在。

        1. 與波蘭

        1939年,蘇聯采取“禍水西推”的策略和德國結盟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法西斯瓜分波蘭,讓波蘭1個月亡國,屠殺波蘭人民上百萬。

        1940年春爆發“卡廷事件(Katyn Massacre)”,大約2.2萬名波蘭軍人、知識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職人員在卡廷森林、加里甯等地遭到蘇聯軍隊殺害的事件,蘇聯卻栽贓嫁禍于納粹德國。

        1945年,波蘭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地區被劃入蘇聯版圖。

        在斯大林的建議下,《菠茨坦協定》沒有將波蘭列入德國賠償分配方案,而由蘇聯所獲賠償的15%轉交給波蘭(未執行)。

        發生于1956年的“波蘭十月事件”,是繼波茲南事件后發生的蘇聯領導集團干預波蘭內政的事件,蘇軍坦克包圍華沙。

        2. 與芬蘭

        939年11月30日“冬季戰爭”(也稱爲蘇芬戰爭、蘇芬冬季戰爭、蘇芬冬戰)爆發, 蘇聯軍隊入侵芬蘭,直到1940年3月蘇芬簽署停戰協定,芬蘭將10%的國土割讓給蘇聯。

        1940年和1947年,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峽、沙拉古薩摩、貝辰加(貝柴摩)等地區被劃歸蘇聯。

        3. 與羅馬尼亞

        1940年時,蘇聯占領了羅馬尼亞一部分的國土,該地區成爲今日的摩爾多瓦與烏克蘭的一小部。

        1940年6月,蘇聯又占領了比薩拉比亞,並于同年8月在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之間組成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時,把羅馬尼亞北部的北布哥維納(1918年前屬奧匈帝國,1918年后屬羅馬尼亞)也劃入蘇聯版圖,組成了烏克蘭的切爾諾夫策州。

        4. 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1940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並入蘇聯版圖。

        5. 與南斯拉夫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由鐵托出任總統,鐵托執政下的南斯拉夫,與蘇聯保持距離,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這使得南斯拉夫變成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的共産國家。沒有上莫斯科賊船的南斯拉夫,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在東歐國家里成爲比較富有的一員。

        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后,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

        6. 與捷克斯洛伐克

        1945年,在蘇聯幫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獲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並,割讓匈牙利的領土重新劃歸捷克斯洛伐克,但外喀爾巴阡州則割讓給蘇聯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7年在蘇聯抵制且禁止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參加美國不分敵友的資金和技術援歐“馬歇爾計劃”,並最后通牒禁止捷克接受,從而捷克成爲蘇東軍事政治集團的“機床廠”。結果,使這個戰前就已經進入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失去了參與新的工業革命的機會,並逐步落后于西方。

        爆發生于1968年1月的“布拉格之春”,本是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的一場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運動。這場運動直到當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才告終。這次軍事入侵導致了約有10萬人左右的難民潮,其中包括了許多精英知識分子。

        7. 與德國

        經由斯大林與“不懂政治”(丘吉爾語)的西線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協商,確定攻占德國首都柏林的任務將由蘇聯紅軍負責。1945年4月30日被蘇聯紅軍占領的納粹德國柏林帝國國會大廈4月30日,德國國會大廈的主樓圓頂上插上了旗鐮刀錘子的蘇聯國旗。

        由此,拔得頭籌的蘇聯爲日后肢解瓜分德國(一分爲四)撈足了資本和討價還價的籌碼,德國的哥尼斯堡地區(今俄羅斯僞加里甯格勒州)也因而被劃歸蘇聯。

        被當作冷戰起點的1948年封鎖西柏林事件,蘇聯乃始作俑者。

        8. 與匈牙利

        發生于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的匈牙利事件(匈牙利稱爲“1956年革命”,1956-os forradalom),是匈牙利民衆對蘇聯的傀儡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滿,從而自發進行的全國性革命。在蘇聯的兩次軍事干預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約2700匈牙利人死亡。

        9. 與朝鮮

        1896年,俄國和日本曾經以橫貫半島的北緯三十八度線瓜分朝鮮半島。

        1945年8月,反法西斯盟軍蘇聯軍隊和美國軍隊登上朝鮮半島,占據朝鮮半島三十五年之久的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此時蘇美兩國沿用這條曆史分界線劃分了勢力范圍。

        1950年,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對韓動武,朝鮮戰爭爆發。斯大林的用意是把中國拖入這場戰爭(以免毛澤東成爲第二個鐵托),將美國和中國全部束縛在朝鮮半島。

        10. 與日本

        庫頁島原爲中國的領土,于19世紀五、六十年代根據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條約》、《中俄北京條約》被沙俄侵占。1904∼1905年日俄戰爭,沙俄戰敗,將庫頁島南半部割與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庫頁島南半部又被蘇聯占有。千島群島是19世紀后半葉沙俄與日本的爭奪對象,1875年爲日本全部占有(以日本放棄南庫頁島爲條件),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蘇聯又占有了全部千島群島。

        11. 與伊朗

        曆史上的外高加索的許多地區,長期爲伊朗所統治。在1804年至1813年的俄伊戰爭中,沙俄兼並了格魯吉亞及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土地,于1828年又兼並了亞美尼亞,于19世紀末又吞並了土庫曼。

        12. 與阿富汗

        沙俄于19世紀末兼並中亞地區,1885年侵占了阿富汗的庫什克堡,形成了前蘇聯的最南界。

        1979年,爲了打開面向印度洋的通道,蘇聯對阿富汗進行了曆時長達八年的入侵。

        13. 與蒙古

        蒙古原屬中國的一部分,即中國的外蒙古部分。1911年,沙俄乘中國辛亥革命之機,策動外蒙王公叛亂,搞所謂“獨立”,把外蒙置于沙俄控制之下。十月革命后,外蒙受蘇聯影響,1924年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所謂蒙古人民共和國。這樣,外蒙與蘇聯有了共同邊界。

        1921年,列甯當政,蘇聯紅軍進占外蒙。1945年雅爾塔會議,斯大林強迫國民政府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遭婉拒。1950年,毛澤東與斯大林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正式承認外蒙獨立,156萬平方公里土地就此脫離。列甯,這位宣傳“無産階級無祖國”的革命導師,爲了迷惑中國的追隨者,曾經許諾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但從未兌現過。

        14. 與中國

        A.沙俄蘇聯侵占中國領土一覽表

        1)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國土,于尼布楚條約簽訂后喪失。
        2)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里國土,被迫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3)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約十萬平方公里之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並。
        4)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爲我屬邦哈薩克,被俄帝侵並,該邦面積約百萬平方公里。
        年(道光二十年),原爲屬邦布魯特,約十萬平方公里面積土地,被俄帝並吞。
        5) 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爲我屬邦布魯特,約十萬平方公里面積土地,被俄帝並吞。
        6)1858年5月28日(鹹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四十六萬平方公里土地爲俄帝侵占,並逼清廷簽訂瑷珲條約加以承認。
        7)1860年11月14日(鹹豐十年),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爲俄帝侵占,事后逼清廷訂北京條約加以承認。
        8)1864年(同治三年)后,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塔城界約等多次界約,加以承認。
        9)1868年(同治七年),約百萬平方公里面積之我屬邦布哈爾汗國,被俄帝侵並。
        10)1876年(光緒二年),原爲我屬邦浩罕國,約三十五萬平方公里面積土地,被俄帝吞並。
        11)1881年(光緒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爾達止,約二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伊犁條約而喪失。
        12)1883年(光緒九年),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二萬平方公里土地,于俄帝逼訂科布多塔爾巴哈台界約而喪失。
        13)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新疆省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約一萬余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與英國瓜分。
        14)1900年,尼古拉二世當政,出兵侵占江東六十四屯(3600平方公里)六千多中國居民被殺。
        15)1921(民國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烏梁海獨立,一九四四年(民國三十三年)正式侵並,總面積約十七萬平方公里國土。
        16)1929年,斯大林當政,蘇聯紅軍侵入東北,爭奪中東鐵路(哈大線),擊敗中國守軍,並占領黑瞎子島。
        17)1944年,斯大林當政,強行將中國唐努烏梁海地區並入蘇聯,並更名爲“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2001年中俄簽訂《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正式承認唐地爲俄領土(條約第六條),17萬平方公里土地終歸俄人所有。
        18)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俄帝要挾英美訂立雅爾塔協定,同年十月外蒙古舉行所謂公民投票(蘇軍亦參加投票)。我政府被迫承認其所謂“獨立”。面積有156.6萬平方公里。
        俄國侵占中國領土,截止1945年,共有588.388萬平方公里,占當前中國陸地國土面積的60%,當時大清帝陸地國土三分之一。


        B.蘇聯爲“東突”埋下禍根

        1938年,又派兵入侵哈密,妄圖將新疆與內地分離。同時,又引誘盛世才簽訂《租借新疆錫礦條約》,盛不干,斯大林惱羞成怒,就挑撥蔣介石,把盛殺死,但此計沒有得逞。斯大林不甘失敗,又派特務,潛入新疆,制造叛亂,終于在1943年,由蘇聯武裝的匪徒及敗類襲取伊犁,並多次派空軍轟炸迪化(今),扶植“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傀儡政權。

        C.蘇聯與日本陰謀出賣中國

        1941年4月13日,日蘇兩國在莫斯科訂立中立條約《日蘇中立條約》夥同鬼子瓜分中國(蘇聯承認日本在滿洲的合法權益,日本承認蘇聯在外蒙的合法權益)。該條約主要內容爲:相互尊重領土完整,互不侵犯;締約一方若受到第三國攻擊時,另一方保持中立;條約有效期爲5年。作爲該條約附件,附加日蘇分別承認蒙古與僞“滿洲國”領土完整、不可侵犯的共同聲明。

        D.蘇聯紅軍出兵東北趁火打劫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第一枚原彈子,8月8日一直按兵不動不見兔子不撒鷹的蘇聯,以猛虎下山之勢出兵中國東北一舉殲滅關東軍。如同搶先攻占柏林一樣,故伎重演的蘇聯,這是在爲從中國繳獲“戰利品”的老謀深算。

        東北所有日資産業被宣布爲蘇聯紅軍的戰利品,由其全面接收,把最新最好最重要的機器設備能拆卸的全部拆運到蘇聯。宣稱“無償援助中國沒法向蘇聯人民交待”的斯大林認爲,在靠近蘇聯力量最薄弱的遠東地區,保留中國東北這樣一個龐大的由日本人多年經營起來的軍事與工業生産基地,對蘇聯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而蘇軍占領東北正是解除這一威脅的最好機會。

        1950年,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條約,在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的同時,同意蘇聯租用旅順及大連軍港。

        E.蘇聯把中國拖入朝鮮戰場

        1950年,斯大林當政,先是慫恿金日成入侵南韓,接著又誘使毛澤東出兵朝鮮。數十萬中國熱血男兒戰死異國他鄉,讓中國背負沈重的戰爭債務,百廢待興的中國由此元氣大傷。因與美國交惡,中國錯失接受美國原計劃援助中國的良機,共産中國的國際信譽一落千萬丈,中國成了閉關鎖國夜郎自大的孤家寡人。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蘇聯總共向中國提供了64個陸軍師、23個空軍師的裝備,大部分裝備系有償(半價)提供,就此中國欠下蘇聯軍火債30億元人民幣,在當時折合13億美元。1955年蘇軍從旅順撤退時,又移交了折價 9.8億元人民幣的裝備。這些軍事欠款,占了中國對蘇欠款總額的六成以上。

        F.試圖拿中國當作對抗美國的橋頭堡

        1960年蘇聯要求在中國建立軍事基地對抗美國太平洋艦隊(被中國強硬拒絕)

        G.蘇聯借刀殺人

        1962年,赫魯曉夫當政,中印爆發邊界戰爭,蘇聯支持印度。

        1979年,勃列日涅夫當政,中越爆發邊界戰爭,蘇聯支援越南,並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百萬,伺機入侵。

        H.中蘇邊境沖突不斷,差點引發核戰爭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多次引發武裝沖突,並進一步擴大了社會主義陣營。但是在1969年,蘇聯卻與另一共産黨大國——中國多次發生邊境軍事沖突,戰爭一觸即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爲蘇聯繼北約之后的頭號敵人。

        1)珍寶島事件
        1969年3月2日,勃列日涅夫當政,蘇聯出兵侵占珍寶島,從而引發珍寶島事件。在3月的沖突中,中國部隊陣亡29人,傷68人,失蹤1人。蘇聯方面陣亡58人(蘇方指揮官邊防總隊長列奧諾夫(Д. Леонов)上校陣亡),傷94人。整個事件中國部隊共計犧牲71人(包括在4月之后的T-62坦克爭奪過程中陣亡的42人)

        2)塔斯提事件(孫龍珍事件)
        1969年6月10日,中蘇邊界西部地區的新疆塔城地區塔斯提河畔(巴爾魯克山),蘇聯邊防部隊阻撓中國牧民的正常作業,引發沖突,中國牧民孫龍珍(女)被蘇軍開槍打死。附近趕來的中國邊防部隊開火還擊,沖突升級。

        3)八岔島事件
        1969年7月8日,在八岔島進行航標作業的蘇聯河流鐵道工人與中國知青發生口角,蘇聯方面鳴槍示警未果,導致沖突爆發。八岔島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同江市八岔鄉西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國一側,在八岔赫哲族鄉境內(1969年時屬于撫遠縣管轄)。

        4)鐵列克提事件
        1969年8月13日,中蘇在西部邊界鐵列克提地區再次發生武裝沖突。蘇軍出動直升機掩護坦克裝甲部隊,在炮火支援下襲擊在鐵列克提地區巡邏的兩個中國邊防軍巡邏分隊,其中一支巡邏分隊28人(包括3名隨軍記者)被圍全部陣亡。

        I.中俄石油貿易談判持久戰

        1999年,普京當政(任總理),輸油管道項目從此變成他戲耍中國的招親繡球,一耍就是十年。


        J.俄羅斯殺我同胞洗劫驅逐華商

        2009年,梅德韋杰夫當政,2月15日俄戰艦射擊擊沈中國“新星”號貨船,8人死亡或失蹤。6月29日,強行關閉切爾基佐夫市場,洗劫華人商鋪, 俄數萬華商一夜傾家蕩産,俄羅斯166名華商被捕80人遭驅逐。

        K.俄羅斯黃鼠狼給雞拜年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后,俄羅斯及時給予了中國災區進行了無私援助,它直讓國人感覺“幸福來得太突然”。不料想,當年10月俄歸還中國黑瞎子島,爲何只歸還一半,而不是外界流傳的全部歸還(這是2004年,早由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達成的協議,中國當局一直沒有對國內公布。中國外交部還表示說,這是“中俄解決邊界問題樹立國際典范”)。似乎可以說,對中國災區的“無私援助”是工于算計的俄羅斯的典范。

        L.背后武裝越南與中國爭奪南海

        2010-2011年,梅德韋杰夫當政,南海危機,俄國加緊向越南出售先進武器,包括基洛級潛艇、蘇-30戰機、導彈艇、反艦導彈等。

        從近年看

        1. 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之日,俄羅斯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出兵入侵格魯吉亞。不能不說,作爲奧委會會員國的俄羅斯,此舉這頗有挑戰世界輿論的意味。
        這次入侵共造成格魯吉亞軍隊215人死亡、1469人受傷[4];俄羅斯軍隊74人死亡,171人負傷,19人失蹤,以及約1600南奧塞梯平民死亡[3]。

        2. 俄羅斯兩次車臣用兵
        不顧國際輿論的說三道四,在一片反對聲浪中,俄羅斯兩次車臣用兵。1996年4月以誘騙方法探察出車臣總統杜達耶夫落腳地點,發射導彈將他炸死。

        3.俄羅斯“斷氣”:我行我素無所顧忌
        2009年1月,正值嚴寒時節,因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爭端,俄羅斯因對烏克蘭“斷氣”,導致歐亞至少6個經由烏克蘭氣管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包括保加利亞、希臘、馬其頓、羅馬尼亞、克羅地亞和土耳其)遭受池魚之災。

        4.出爾反爾
        10月4日,只有中俄兩國在安理會就譴責敘利亞的草案投了反對票。三天之后,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又公開聲明敘利亞當局要麽改革,要麽下台,一下子讓中國成了形單影只的孤家寡人(我們可以姑且不論是否中俄有幕后聯手的情節和投反對票的正義性)。

        5.羞辱中國給中國一個下馬威
        俄總理普京將于10月11日率160人代表團訪華之際,俄聯邦保安局5日突然宣布,一名中國籍男子1年前企圖竊取俄S-300導彈系統機密文件被捕,案件已于周二交法院審理。本案發生于去年10月28日拘捕此人,爲什麽偏偏選擇在普京訪華前夕才宣布,一點面子都不給中國,其中必有原委。

        感言

        一)“動刀者,必死于刀下”(耶稣基督語)
        有人分析,沙俄和蘇聯在1917年和1991年的兩次崩潰都是因爲長期超出國家正常負荷的對外擴張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國力,導致生産力長期停滯,不能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進而激化了國內矛盾,最終導致國家在擴張至極限的時候也達到了崩潰的極限。

        二)俄羅斯爲什麽從不批評中國
        如果細心留意,俄羅斯政府和領導人,從來不做批評中國人權等“干涉中國內政”、“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這是滋生“反華勢力”的國家的專利),日本也是如此,當然還有中國常年無償無條件援助的所謂“友好國家”。
        那麽,這是爲什麽呢?竊取算計專制中國的利益,對付“暗室密謀”的幾個中國決策人,那便輕而易舉輕車熟路(比如聲稱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作一個反對這獨那獨的聲明)。可是,對一個未來講人權的民主中國,那就意味著需要對付十數億中國人,那還了得?

        三)“經濟落后就要挨打”嗎?
        被西方列強欺淩之時的大清帝,其經濟並不落后,GDP仍居世界第一,直到清英鴉片戰爭爆發之前二十年,即清嘉慶帝死而道光帝立的1820年,中國的總産出(GDP)仍占世界總份額的32.9%,領先西歐核心十二國(英法德意奧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麥芬蘭)的産出總和12%,更遙遙領先于美國(1.8%)日本(3.0%)。
        試想,一個腰纏萬貫的闊佬,也難免會被無産階級“專政”的,思想文化制度的先進,才是經濟不落后的基石和保障。縱然你經濟先進又有什麽用?
        正確的說法應當是:思想、文化和社會制度落后就要挨打!事實上,先進的思想、文化和社會制度是經濟不落后的基石和保障。

        四)不可用中國人的思維搞外交(閉門造車想當然)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950年10月,以毛澤東爲首的中共中央決定出兵抗美援朝,並派周恩來、林彪赴蘇聯洽商武器問題。斯大林急切地希望中國參戰,表示可提供所需各種武器。當時任翻譯的師哲回憶說:“我們和蘇聯談判時,只談到軍火的數目,而沒有談軍火的價格。”
        一向以辦事精細著稱的周恩來私下對師哲說:“我們接受蘇方的軍火,是作爲他們對抗美援朝的貢獻而接收的。”長期在蘇聯生活過的師哲卻回答說:“他們辦具體事情的人不會同意我們不付錢的想法。”事后證明,並非是“辦具體事情的人”要同中國算賬,斯大林本人的態度也是如此。

        五)“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1.在處理領土爭端問題上,俄羅斯最高統帥和民間的態度
        1853-1856年,爲向地中海突破,俄國與英法土之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結果俄國戰敗,割地求和。尼古拉一世成爲俄羅斯帝國第一個割讓土地的沙皇,因而氣憤自殺。
        看看普京怎麽說:“俄羅斯地大物博,但俄羅斯沒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在領土問題上沒有談判的余地只有戰爭”、“我們的外交官在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尊嚴的時候,不是外交官,是角斗士”、“我們的經濟是爲國家利益服務的,沒有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再強大的經濟又有什麽用”。
        一向對外骠悍的俄羅斯民衆這樣說:“在誰手里丟掉領土誰下台”。
        2.在處理領土爭端問題上的俄羅斯最高統帥的態度
        《尼布楚條約》簽訂后一七二○年(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帝對俄國政府爲交涉恢複中俄之間的貿易派來特使說:“朕始終欲與貴國皇帝陛下保持鞏固之和平。且我兩國豈有必爭之理乎?……兩國皆有許多土地,戰爭究于兩國有何利益”。
        慈禧太后有名言傳世:“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至今仍在發揚光大,盛世割地,這也似乎已經成了中國的優良傳統。
        如果說“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當初鄧公的韬光養晦權益之計,國力日盛的今天,主權聲索國磨拳擦掌不斷挑釁步步緊逼,中國卻在步步退縮,手足無措苦無應對良策。
        在南海局勢火燒眉毛之機,還在高調什麽“和平南海”、“友好南海”、“合作南海”,甚至公開宣稱什麽“永不稱霸”“永不擴張”。與其說這是最高當權者缺乏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勿甯說是流露了沒有曆史責任感和政治抱負的真面目。這些無異于作繭自縛自帶緊箍咒的表態(古往今來,任何國家都從沒有做過類似的表態),會爲中國在領土主權上采取強硬行動時,給人落下作爲口實的“稱霸”“擴張”的心理暗示。從這個意義上講,是自己把回旋空間給壓縮了。
        對于領土爭端,中國民間的消極態度。“這個國家本不是我的”,大多數人並不知曉也不關心中國與鄰國的領土爭端問題。

        六)自古及今,爲什麽害中國的總是俄羅斯
        與其說具有北歐海盜血統(北歐海盜主要來自瑞典和丹麥,他們曾統治過原本在林海雪原中以捕魚和養蜂爲生的俄羅斯人)俄羅斯民族凶殘野蠻貪得無厭欲壑難填得寸進尺,倒不如說中國當權者腦滿腸肥昏庸無能不思進取,爲苟且偷安不惜認罪作父出賣國家民族利益。
        除了俄羅斯,還有一個朝鮮的金家王朝,明明不是什麽“好東西”,可爲什麽總能玩中國當權者于股掌之上呢?
        對于這種現象,除了因爲當權者不受公衆監督制約之外,或許還可以用被虐待狂和虐待狂的關系來解釋。精神分析和社會理論家艾瑞克·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分析道:
        被虐待狂者一般的趨向很明顯的是一種病態及無理性的,但常常以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他們認爲被虐待的依賴是愛護或忠心,是由真實缺點而顯現出來的自卑感及由環境之不能改變而造成的常久痛苦。
        另外一種正好與被虐待狂相對的就是虐待狂的傾向。他們多少都有著意識感,這種傾向很不易消失,其中又可分爲三類,但彼此都有著密切的關聯,其中一種是想使別人倚賴他們,並且有絕對及無限制的權力來控制別人,只不過是將別人視爲工具而已。

        七)俄羅斯爲什麽不吞並蒙古而是要堅持其獨立
        除了當時的曆史現實條件限制,似乎還可以這麽認爲:蒙古就是阻擋日后必然強大的俄羅斯鄰國中國的天然屏蔽,可以將之當作俄羅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緩沖地帶。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是沙皇還是斯大林,似乎都有一眼望千年的戰略眼光。

        八)“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用俄羅斯人自己的話說,就是“你無法用理性來解釋俄羅斯”,俄羅斯人不按規矩出牌,早已習慣成自然。對于這樣的民族,你要麽它將就它(這雖然不理性,可與俄羅斯人不理兩相比較,無異于自殘),要麽敬而遠之。

        結語

        放眼全球,還有比俄羅斯更加背信棄義不講原則的國家和民族嗎?比俄羅斯給中國侵奪造成的傷害、破壞和災難更大的國家和民族還有嗎?讓中國吃虧上當最大最多的國家和民族,除了俄羅斯還有誰?作爲中國第一大軍火供應商的俄羅斯,從蘇共至今一直把中國當作對付西方(尤其是美國和日本)的馬前卒冤大頭。

        從曆史和現實看,俄羅斯果真是中國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嗎?“人自侮而后他人必侮之,國自賤而后他國必賤之”。

        民族英雄林則徐曾有遺言留世:“終爲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

        來源:博客日報網  作者:杜子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命運不是機遇,而是選擇。命運不靠等待,全憑爭取。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