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h350117
大公爵 | 2014-3-14 15:36:04

本帖最後由 ch350117 於 2014-3-14 15:40 編輯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 納蘭性德
77.jpg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西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兒,
比翼連枝當日願。

[翻譯]
如果相愛永遠像初識,
就不會出現婕妤怨秋扇的舊事。
當薄情郎輕易變心時,
男女的感情中本來就會出現這類事。
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
卻難熬棧道雨聲鈴聲聲聲怨。
現在我身邊的薄幸錦衣郎,
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鑒賞]
“秋風悲畫扇”:借用漢朝班婕妤的故事。
班婕妤曾是漢成帝的妃子,卻遭到趙飛燕的妒忌、饞害而打入冷宮。
南北朝梁的劉孝焯就曾經寫過《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於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遺棄的女子。

“驪山”“淚雨零霖”“比翼連枝”:都是講的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
白居易的《長恨歌》已經把這個故事傳頌千古了。

何事西風悲畫扇?--到了秋天,我們夏天用的扇子就捐棄了。
如果遇到對的人,初見的美好印象能長久保留,就沒有“西風背畫扇”的悲劇多好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 ——楊玉環的愛情納蘭此詞以一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負心的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來兩情相悅,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遲早分離,倒不如保持“初見”時那種若即若離的美好。
然後描繪變心的人往往指責滿懷癡情卻無端被棄的一方首先變心,失戀女子的愛恨情殤可見一斑。

最後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薄情郎雖然當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如今卻背情棄義!


注: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滿洲正黃旗人。

父明珠,康熙初年官至部院大臣,後深得康熙的信任,

授武英殿大學士,居相位多年,成為清廷統治中樞的核心人物,

聲勢煊赫,權傾一時。

雖父身居相位,他卻淡泊名利,愛才喜客,

為一「純任性靈,一塵不染」的純情詞人。

納蘭性德文思敏捷,書法娟秀,又明音律,精於騎射,

堪稱多才多藝,文學成就以詞為最。

共存詞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見長,時人譽為「清代第一詞人」。

所作「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藝術造詣頗高;

其悼亡諸詞,一字一淚,感人尤深。

惜突得寒疾,七日不汗而死,年僅三十一歲。

著有《通志堂集》、《飲水詞》等。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kisakuragi + 2 感謝大大分享
月光花仙子 + 2 感謝大大分享
Karla + 1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7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