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85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bxstone
男爵 | 2014-3-17 22:13:03

招 安是梁山霸業的轉折點,也是對梁山出路的一次艱難探尋。它直接改變了梁山聚義的性質和全體梁山好漢的命運,使得全書由如何上梁山開始向如何下梁山發展,可 謂《水浒傳》中最爲重要的一道分水嶺。宋江等梁山高層當時選擇招安作爲梁山的最終出路,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后的必然結果。盡管有許多人诟 病宋江的招安投降政策,而招安的結果也的確不盡如人意,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失敗,但是站在當時宋江的角度,招安其實是沒有選擇的選擇,是宋江和梁山集團許多 先后天致命缺陷的必然結果。

TOP10 宋江自幼形成的忠君思想影響
方 臘以宗教起家,王慶就是一個不拘法紀的浮浪子弟,田虎則是無惡不作的江洋大盜,這三個人皆沒有道德上的束縛和羁絆,可以無拘無束地做自己想作的事情。而宋 江則不同,從小受君忠思想教育,長大后又靠忠義形象立身,驟然間讓宋江完成從一個忠君愛國之士向弑君滅國之人的轉變,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這不僅對宋江而言 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心理門檻,而且還會對其苦心樹立的忠義形象有很大損壞,甚至會在梁山內部引發巨大震動。更重要的是此時宋江手中握著的王牌只不過是一張希 望渺茫的卑微小牌,並非一錘定音的絕殺王牌。在這種底氣不足、前途不明的情況下,思想上的雜念便會異常活躍,忠與不忠就成爲萦繞在宋江腦海中來回反複的問 題,並對最終決定産生很大影響。若宋江有席卷天下的資本,所謂的“忠義”絕不會對宋江産生任何束縛。但在這種需要艱難抉擇的情況下,顯然長期養成的忠義思 想會在無形中占據上風,促使宋江在情感上更傾向于招安。
影響指數:6.0

TOP9 梁山核心人物對于朝廷的感情
人 心向背,向來都是當權者作決策時必須考慮的問題。梁山上反對招安的爲數不少,但真正反對朝廷的卻寥寥無幾。朝廷可能對不起三阮、二解這些底層百姓,但對包 括宋江在內的前朝廷官員都可謂皇恩浩蕩,讓這些人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以“清君側”爲目的與朝廷開戰可以,但要他們改朝換代顛覆趙宋王朝,恐怕有很多 人做不到。不要說呼延灼、楊志這些與大宋王朝感情深重的功臣之后,即使魯智松、武松這些招安的強烈反對者,也只是恐懼官場的黑暗和權臣的奸邪,而不是因爲 對皇帝的絕望和仇恨。只要給予魯智松、武松等足夠的保證,他們還是願意爲這個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梁山上骨干力量對于朝廷的感情,決定了在招安與造 反問題上天平的傾斜方向。
影響指數:6.5

TOP8 宋江個性偏軟,缺乏霸氣
占 山爲王尚有招安的退路可走,揭竿造反則只能在君臨天下和株連九族的冰火兩重天間豪賭。從宋江爲吏時腳踏黑白兩道的圓滑,以及多次遇險時哭天搶地的窩囊表現 來看,宋江既沒有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慷慨激昂,也沒有汪刺客當年“引刀成一快,不枉少年頭”的灑脫不羁,更沒有西楚霸王“破釜沈 舟,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絕決。要想統帥一支相對弱小的部隊問鼎天下,統帥者如果沒有氣吞山河的豪邁來鼓舞和感染屬下將士,那是根本做不到的。宋江 謹小慎微、畏首畏尾的個性決定了他不敢拿身家性命豪賭天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招安這條相對比較保險的道路。
影響指數:7.0

TOP7 四大寇之間缺乏互信,難以形成攻守同盟
從 宋徽宗御筆親題四大寇名號的時間來看,早在梁山招安之前,四大寇已然都頗具規模,並且聲震龍廷(后面的補續部分,顯然存在時間上的紊亂,應以四大寇被御筆 親書的時間爲準)。但無論是朝廷圍剿梁山,還是梁山后來逐一剿滅三寇,都沒有看到四大寇之間同仇敵忾,互爲唇齒的肝膽相照。特別是后期,眼看其他諸侯被各 個殲滅,剩下的卻根本無動于衷,不但沒有絲毫的牽制行動,反而采取作壁上觀的冷漠態度。這充分證明了四大寇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信任,甚至樂于看著別家被消 滅。如此的不信任狀態,聯合起來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更別談立誰爲盟主,統一號令了。與其被各個擊破,倒不如明哲保身,在自己尚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主動投靠 到朝廷的懷抱之中,沽取一個合適的賣價,相信這也是宋江選擇招安的一個重要原因。
影響指數:7.0

TOP6 梁山缺乏遠程持久作戰能力
梁 山的戰斗力一流,毋庸置疑。但要說梁山具有席卷天下,橫掃群雄的能力,那就有些誇大其詞了。戰爭是全方位的,比拼刀鋒銳利之時,還要考慮后勤補給,側后翼 保護,兵源接續,占領地管理等一系列問題,有時候這些問題對于勝負的影響甚至猶勝過戰斗本身。梁山除了刀鋒銳利之外,在其他方面明顯都是嚴重的先天不足。 梁山招安前的曆次遠征,要麽是偷襲劫營,趁其不備,如西征華州;要麽就是滲險過關,險象環生,如攻克大名府。后續不足,補給線路脆弱,側翼缺乏保護一直都 是梁山難以解決的頑疾。即使是梁山事業的巅峰期,如征遼國,滅三寇,后勤補給和攻戰城池管理也主要是由朝廷大軍代爲執行的。在征方臘的戰斗中,朝廷大軍更 是直接參與許多重要戰役,減輕了梁山的許多后顧之憂。即使如此,每每管理城池過多,需要分兵四處時,梁山的戰斗力便會大打折扣。由此也可看出,梁山的無堅 不摧是建立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基礎上。若無朝廷作爲強大后援,梁山根本不具備剿滅其他三寇的能力。可以說,單論戰斗,梁山不俱怕任何對手;但若論 戰略,梁山卻也無法從根本上消滅任何對手。綜上所述,梁山的戰力固守有余,遠襲不足;善于閃擊,無法持久。聚而無堅不摧于天下,分而難堪重任于各處,這樣 的戰斗力又何來得稱雄天下,問鼎中原?
影響指數:7.5

TOP5 地緣政治不佳
四 大寇中,方臘占據了江浙富足之地,錢糧充足;王慶盤踞淮北偏遠,天威難至;田虎則毗鄰金國,進退自如;只有梁山位于大宋腹地,京師一側,被重兵圍困,難于 發展。如果宋江執意造反,朝廷從“攘外安內,遠交近攻”的策略出發,首當其沖就是剿滅梁山。即使經過長期鏖戰,官軍最終失敗,梁山拿下京師,但強弩之末的 梁山也很難抵擋其他三寇以逸待勞的攻擊,最終還是難逃替人作嫁的悲慘命運。地緣的特殊性,使梁山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時間,就要經曆連續大戰的摧殘,梁山 作爲獨立集團存在下來的幾率非常渺茫。既然注定要淪爲人臣,與其跟了前途未料的方臘,倒不如披著忠義的美名隨了實力更加看好的大宋正統,至少在底線上能夠 保證大家有一個相對較好的結局。
影響指數:8.0

TOP4 梁山具有開疆拓土的能力,卻沒有守疆衛土的本領
梁 山軍團無疑是《水浒傳》中最具戰斗力的骁勇之師:北掃大遼,南滅方臘,西進華州,東克“昌”“平”,每一次都如尖刀利刃,斬殺得對手魂飛魄散、體無完膚。 梁山的兵鋒雖利,卻也有致命的弱點:就是奇缺守疆衛土、開創一方基業的能臣。梁山的作戰模式更像是匈奴等遊牧民族的掠奪式作戰,只滿足于搶奪掠取,卻沒有 長久經營管理之道,缺乏后續之力。而反觀其他三路反王,田虎、王慶、方臘都經營出了一片天地,不僅擁有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具備了非常開闊的戰略縱深, 可進行持久作戰。而梁山集團卻始終拘泥在水泊梁山一個狹小的空間內,沒有展現出半點根據地建設的能力。如果朝廷采取重兵圍困,堅壁清野的持久戰策略,用一 個“拖”字便可將梁山拖垮。西漢之初的匈奴兵鋒是何其銳利,連一向心高氣傲的呂后面對冒頓單于的調戲都得委曲求全,但最終還是在漢武帝武力打擊,分化瓦 解,孤立圍困,壓縮空間等綜合打擊下,永絕于史冊。強大如匈奴尚且如此,僅僅是區區數萬人馬、一泊之地的梁山,又豈能長存?不管是因爲梁山能力不足,還是 領導人目光短淺,終水浒一書,偌大的梁山集團都只不過是蝸居于水窪狹小空間中,始終未成爲割據一方大諸侯的山大王。因爲梁山無法有效地建立起廣泛的根據 地,這就決定了它只能是一個禍亂天下的流寇,卻永遠都成不了問鼎中原的王者。
影響指數:8.5

TOP3 沒有子嗣
曆 代皇帝喜歡重用宦官,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宦官沒有生育能力,缺少了千秋萬代永享皇權的奢欲。宋江雖不是太監,但卻也沒有子嗣,並且很有可能永無子嗣。 整部《水浒傳》,宋江自被閻婆惜在讀秒的鄙夷神情中挫傷后,便再無與女人交歡、甚至接近的紀錄(遇到李師師時,有點苗頭,但被李逵轉身一泡尿澆滅了)。宋 江固然公務繁忙,日理萬機,但在行軍打仗、料理政事之余取個媳婦的時間還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他既然能忙里偷閑給秦明花小姐、王英扈三娘訂了終身,那麽也就 應該有時間解決一下個人的婚姻大事。只要宋江少把一點時間花在聽樂和吹箫上,就足可以爲自己找一個延續血脈的女人。特別是宋江上任楚州后,已然功成名就, 成家立業也是勢在必行之事,以宋江的位高權重(楚州安撫,兼管總領兵馬),想要什麽樣的女人都不成問題,想巴結宋江主動投懷送抱的女人肯定也不在少數,可 是宋江卻毫無表現,在“出郭遊玩”中虛度了生命的最后半載。宋江最后死時的年齡,在古代絕對都可以當爺爺了,以孝義著稱的宋江卻床帳空虛、子嗣全無(古人 無后視爲最大不孝),這種反常的現象只能說明宋江早已斬斷了男女之歡和傳宗接代的念頭。既無子嗣,又何必冒那麽大的風險追求不過半世的君臨天下呢?更多精 彩請看姚看江湖的天涯博客:姚看江湖
影響指數:9.0

TOP2 缺乏頂級謀臣的相助
看 起來自身能力並不出衆,甚至尚不及宋江的劉邦、劉備,卻能在群雄逐鹿中異軍突起,成爲開疆拓土的一代雄主,而起點不錯的宋江卻只能在名滿天下的美譽中最終 飲鸩謝幕。如此天淵之別的迥異結局,究其原因關鍵就在于是否有頂級謀臣在關鍵處指點迷津。和宋江一樣,文韬武略並非劉邦、劉備的長處,但他們卻有賢臣良相 作爲彌補,比如漢高祖有張良、蕭和悉心輔佐,劉皇叔有諸葛孔明鼎力相幫。劉邦低迷弱小時,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妙計連連,幫助劉邦扭轉頹 勢,戰勝項羽;劉備沒于人群之時,孔明便一語道破天機地講出了“三分天下”的神論,使劉備從一個流離失所的毫無建樹之人一躍成爲雄踞一方的蜀國之主。與劉 邦、劉備相比,宋江在武將上並不缺少能征善戰的勇士,但在謀臣智囊上卻是帳中空虛:一個吳學究,既無胸懷天下的寬廣,又無料事如神的精明,設計的計策常常 都是漏洞百出,百疏而無一密,更何談治國平天下;一個入云龍,名號雖然神乎其神,但其實就是一個法師的角色,還天天想著開溜,心不在焉,難托重負;再一個 就是朱武,雖然識得幾個陣法,但連老大(史進)陷于華州都應對無方,又何來得“神機軍師”?宋江和吳用、公孫勝、朱武四人打桌麻將玩個勾心斗角可能還會精 彩紛呈,若對著大宋地圖商討如何定國取天下,四人肯定都是面面相觑,緘默無言。若吳用等人能提出當年諸葛亮三分天下般的神論給宋江作指導,相信宋江的視野 將會大開,奪取天下的信心也會急劇膨脹,是戰是和的決定必將重新權衡。只可惜,沒有頂級謀臣的輔佐,自身條件又不過硬的宋江除了感慨時運不濟外,又怎敢有 觊觎天下的野心呢?
影響指數:9.5

TOP1 忠于國家民族,不願賣國求榮(這里的國家並非指趙宋,而是漢室正統意義上的國家)
宋 江在個人品質上的確存在許多的瑕疵,但在對待國家民族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宋江絕對是一個忠義之士,這也決定了宋江絕不肯依靠割地賠款的賣國手段來謀取帝 位。否則當年攻打北方軍事重鎮大名府時,完全可以像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那樣換取大遼國的支持,與大遼國里應外合,夾擊大宋,則河北、山東諸州盡在宋江控 制之下。在強遼援助之下,宋江建立一個類似后晉那樣的小政權易如反掌。假以時日,宋江做強做大,問鼎整個中原也不是不可能。不過,宋江雖然熱衷于功名,也 曾爲此不擇手段,但卻也不會爲了功名毫無底線,作國家和民族的罪人。這一點從征遼時遼國開出優厚條件誘降宋江,宋江斷然拒絕的態度便能得到充分印證。宋江 有點像后世的張作霖,什麽都敢干,就是不敢賣國。基于此點,向宋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宋江不願通敵叛國,也就失去了打破北宋包圍,自立爲王的絕佳機會。既 然沒有了問鼎天下的資本和在群雄紛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良機,招安也就成爲此時必然的選擇。
影響指數:10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350117 + 6 + 6 雖不說的全對,但觀點也蠻另類的鼓勵一下。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