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化解心中汙?用法洗
 志工羅富美分享由校長轉變成笑長,快樂充實的退休人生。(攝影者:劉宏洋,地點:中山聯絡處 ,日期:2014/02/24)
「沒法度!」是沒有法可度?還是不知道要去哪尋法?導讀志工潘自珍與大家一起探討:「水可以洗淨有形的汙穢,而內心的沈垢無明,有法可洗嗎?」
臺北市中山聯絡處每週一讀書會,2月24日晚上會集八十位民眾及志工,由志工潘自珍導讀《無量義經.說法品》。
「一般人都知道洗滌物品要用清水,如果用汙水會把物品越洗越髒,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一個人的內心如果蒙塵要如何去除呢?」潘自珍探討「如何化解心中的汙垢」,很多人心中都有五煩惱心:貪、瞋、癡、慢、疑,如果沒有正知、正念,將會陷入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所以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就是很好的對治良方。
修習佛法滌心垢
「人絕對不要一時無明,就去傷害別人,才不會造惡業。」對此,志工許凱媛分享,家裡養一隻小狗,因被鞭炮聲嚇到縮在角落,她一時不忍出手要抱起小狗,卻遭咬一口,當下很生氣想要修理小狗。現在回想當時,小狗已受驚嚇才會不認主人,換作是自己一樣也會做出相同舉動,如果因此招致主人責怪,豈不是很無辜。 志工王玉祝(右) 分享收功德款結識會眾陳紫妤的好因緣。(攝影者:劉宏洋,地點:中山聯絡處 ,日期:2014/02/24)
第一次參加讀書會的民眾陳紫妤,分享自度度人的因緣。有一次志工王玉祝到辦公室向同事收善款,剛好同事不在,自己不捨志工白跑一趟,主動表示願意代繳功德款,同時也加入會員,並願意參加讀書會。
「感覺不同於其他道場,沒有很深奧難懂的經文,也沒有要求一定要捐大筆捐款,內心非常法喜,也一掃以往對佛教不好的印象。」參與讀書會後,陳紫妤表示一定會再來。
校長教職退休的羅富美則分享,本想和先生一起遊山玩水享受人生,但是進入慈濟大家庭後,發現行善人生讓自己由校長轉變成笑長,每天笑口常開,心情更開朗,每天活動滿檔,一刻不得閒,天天法喜充滿,精神飽滿。她鼓勵大家早一點起床,一起到中山聯絡處薰法香,聽證嚴上人說法,「心中有法,生活就會有辦法,自度、度人、知福、惜福、再造福。」
自渡渡人的省思
 中山區讀書會,眾人聚精會神研讀經文。(攝影者:劉宏洋,地點:中山聯絡處 ,日期:2014/02/24)
潘自珍透過佛法生活化的導讀,讓與會者收穫滿滿。她表示,導讀前一定要先把資料消化,整理成自己講得順的方式,深入《無量義經》及《無量義經偈頌》詳讀,並把相關的書籍如《真實之路》、《衲履足跡》等參考資料整理補充進去。
用心整理分享資料的潘自珍表示,一定要把上人當天在《靜思晨語》和《人間菩提》的開示,以及《慈濟》月刊中所提的時事,適度補充豐富內容,並與參與的人親切的互動,使大家在輕鬆活潑氣氛下學習,才能「法入心,法入行」。
「經典的內容更深刻映入心,也藉著分享內容了解大家能否聽得懂,能否『法入心、法入行』,檢視自己有何可以改進加強的地方。」潘自珍表示,最大的受益是自己。
讀書會持續進行,透過導讀人反觀自省,用法水洗滌自身的無明,推己及人廣邀天下善士,邀約大家一起來讀書會,學習洗滌自性,心如明鏡、自利利他,人人皆可體悟付出無所求的法喜。
|
|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