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hilit
王子 | 2014-3-24 12:45:57

本帖最後由 chilit 於 2014-3-24 18:07 編輯

政府大動作屁謠,說:
"服貿協議根本沒有開放就業、投資移民,更無永久性居留權及公民權。所以不會衝擊我們勞工的生活?"

我知道陸生在台灣打工... 我朋友住香港很難買奶粉... 不用服貿規範,陸人就會造成影響,那以後會怎樣??

各位論壇朋友,誰對誰錯我們就別打口水戰,大家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感謝!
:
:
我是挫哩蛋!

評分

已有 8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sdfg12372 + 10 樓主太有才啦!
jack77 + 10 我很認同+1
chaston + 10 感謝大大分享
maninyellow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7  金幣 + 2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4 收藏收藏2
FB分享
申請好市民達人! 懇請惠賜愛心! 不是按這理的愛心喔! 是下面連結處的愛心 (按一下[感謝 或Thank]), 感激不盡,按完愛心敬請回覆。我會送上10分。 若已經支持過請勿再按,否則就變成取消啦! 打擾啦! 請按下面連結:
{台灣朋友請按這裡}
{大陸朋友請按這裡}
回覆 使用道具
blackchiney
子爵 | 2014-3-24 14:06:53

大部分人對服貿都是半知半解(包括小弟)
小弟認為, 如果政府真的要簽服貿, 就有責任讓大眾了解
並且制訂好配套措施和監督措施
不能什麼都沒有就一頭栽下去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peny1001 + 10 您的觀點很正像且正確 且理性
ffx25237 + 10 我很認同+1
chilit + 4 感謝大大分享
oo7tourist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www0698
王室 | 2014-3-24 14:36:51

我真的不了解服貿的實質內容,即使聽完馬總統的說明,還是不解,所以只能聽正反兩方各說各話,無從評估影響多大或誰對誰錯,只是不解,既然大家對此反應如此之強烈,為何不說清楚,都只是用些煽動性的言語,撕裂國民情感,造成動盪不安,實感心痛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aston + 5 感謝大大分享
chilit + 4 感謝大大分享
oo7tourist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5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dpitoutside
伯爵 | 2014-3-24 16:35:40

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會對人民清楚地解釋任何一條法規條文?
從來沒清楚過.

即便是接客人的訂單.每一次每一筆訂單都要對全公司上上下下解釋得清清楚楚嗎?

我沒這種腦袋搞清楚這些事,所以他們當公僕去處理這些事.我處理我的事.幸好我不用清楚地向任何人解釋我做了哪些事....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1863k + 3 政策影響人民至鉅,黑箱作業,必然詭計。
chilit + 4 感謝大大分享
幻劍小道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3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chilit
王子 | 2014-3-24 18:18:06

blackchiney 發表於 2014-3-24 14:06
大部分人對服貿都是半知半解(包括小弟)
小弟認為, 如果政府真的要簽服貿, 就有責任讓大眾了解
並且制訂好 ...

台大經濟系主任(說政府服貿騙人) VS  經濟部長(說學者不負責任)...
我們要聽誰的???

我選擇聽台大經濟系主任的。如果連台灣最高學府的經濟學者都看錯 (我看不出來她會有利益關係的問題or 考量...),我認了。現今政府官僚體系配合馬的政策在放送的前例太多,我實在不太敢去認同!!!
再者,太多事情政府做錯了就來個就地合法! 都是台灣人也就算了,若是一堆陸人在這邊 (政府何時有效管理追蹤違法滯留的人???) 來個就地合法,怎麼辦???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oo7tourist + 7 + 7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  金幣 + 7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明12
子爵 | 2014-3-24 19:41:20

本帖最後由 明12 於 2014-3-24 19:48 編輯

台灣的市場規模小,一般企業倒是不用太擔心競爭力,若是大陸建設公司可承包公共工程那就問題較大,畢竟我不認同他們的品質.
我個人較在意的是可居住台灣和炒作房地產這方面,下一代的年輕人可能做一輩子也買不起房產(大陸自己就有這種問題),台灣才多大.
就產業來說台灣對大陸依賴日深,若用一般的生意手法"養.套.殺",那就真的統一了(只是是被人統了)政府對此卻沒什麼防範.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1863k + 10 意思是:死定了?我有同感。
oo7tourist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chilit + 5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1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a062726765
王爵 | 2014-3-24 20:00:41

我覺得聽一聽看一看就好了啊 唉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oo7tourist + 2 + 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currry
伯爵 | 2014-3-25 14:32:28

林飛帆搖頭訕笑,陳為廷搞不清楚狀況
(政府很明確說不會退回服貿,願意接受逐條審查了,同樣的問題一直跳針)。
要反一件事真的很簡單,講人黑箱、講人賣臺,卻連條文也不用去看,只看懶人包,內容一問三不知,但反正大家都在罵,罵了一定沒錯,反正經濟不好怪政府,就是不會想要讓自己更好,
去迎接挑戰。
不是一直強迫別人接受你的意見,人家想法不同就是沒誠意,而是要說出個道理來,最終結果回歸民主,若是大家決定錯了,就全民接受苦果,自己選的也不要怪別人。
服貿影響的層面很廣,之後還有貨貿,世界各國貿易本來就有利有弊~
你要對方讓利卻不讓別人有利可圖的空間~
不開放難道要鎖國嗎~台灣市場小~放眼世界走出去吧~
個人意見~不希望引來漫罵~我當然也尊重反服貿的意見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mo321 + 10 如果是把政治放進來,就沒什好談的
j1863k + 5 對岸與台灣的情況,遠不同於您舉例的國家與
chilit + 7 感謝大大分享
oo7tourist + 10 + 1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2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chiney
子爵 | 2014-3-25 14:54:55

其實如果真的開放服貿, 小弟可能比板大更害怕, 因為小弟就是在印刷相關產業內工作阿~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ilit + 3 感謝大大分享
oo7tourist + 4 + 4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mizuho007
王子 | 2014-3-26 18:15:41

原本我是反黑箱不反服貿的,但後來被人注了一支強心針後

我堅決的反服貿了,因為我以其他角度來思考了這件事

若以站在大陸角度想給台灣利多而大陸利少來說:不知台灣人在笨什麼,給那麼多好處還不收
那就看你們怎麼鬧下去
結論:大陸應該會袖手旁觀看鬧劇

若是以大陸角度想給台灣利少而大陸利多來說:不通過不就妨礙我們的經濟戰,反對者一律予以消滅
結論:大陸應該會逼那些台商與藝人回台宣傳不過會怎樣之類的

因為五月天已經試了水溫,他在大陸的演唱會都被取消了

所以感謝大陸幫我打了這針強心針,讓我從反黑箱升級成反服貿

以前陳水扁執政時期,我的薪水只調高了1000元,因為不滿太少,我2008投給了馬英九

結果從馬英九上任至今為止,我的薪水也是只調了1000元,但相對的我常吃的雞腿便當從65元變85元,油錢(機車)加一次從200元有找變成要300元才有找,瓦斯一桶用1000元只找你幾個銅板

而有一個回應我說蘇貞昌的民進黨像高利貸的,我很認同,因為馬英九對我來說就像詐騙集團(633啥的都跳票了,我也沒領到3萬美金),江宜樺就像是暴力討債的(看他叫警察打那些學生的樣子),如果是以這樣來看今天中華民國的政壇,那一切都說得通了,藍綠之爭就像龜笑鱉沒尾,鱉笑龜沒皮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1863k + 5 我很認同+1
chilit + 6 我很認同+1
明12 + 5 我很認同+1
oo7tourist + 10 + 1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26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linyuzheng
王室 | 2014-3-26 22:35:34

我比較想知道,
公司如此訂單少了,業績降了…
不知道會不會倒掉呢?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ilit + 4 感謝大大分享
oo7tourist + 5 + 5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9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chilit
王子 | 2014-3-26 23:55:24

linyuzheng 發表於 2014-3-26 22:35
我比較想知道,
公司如此訂單少了,業績降了…
不知道會不會倒掉呢?

"倒掉"

大大說的事什麼?
引言 使用道具
tw6169
王子 | 2014-3-28 18:48:52

開個玩笑  政治不用太認真 反正大家都賠上了  

伏冒熱飲係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 公司精心研製的感冒藥,含維他命C及檸檬清香,沒有藥味。用水沖泡後,熱熱的喝,能幫助發汗,可緩解感冒及受風寒時引起的鼻塞、頭痛、咽喉痛、四肢酸痛、發燒不適的症狀,同時讓身體感到溫暖舒適。不含阿斯匹靈,不刺激胃,是家庭醫藥箱必備的感冒良藥。

嘿嘿嘿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ilit + 4 感謝大大分享
oo7tourist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明12 + 5 我們的下一代在學校要學著歌頌黨書記
j1863k + 5 選錯人還可以嗆聲;成為一區,只能吞下去。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明12
子爵 | 2014-3-28 19:52:35

linyuzheng 發表於 2014-3-26 22:35
我比較想知道,
公司如此訂單少了,業績降了…
不知道會不會倒掉呢?

會直接收掉,老闆身邊會留一些錢,看是留在台養老或是轉戰他國.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ilit + 3 感謝大大分享
oo7tourist + 3 + 3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ml123
威爾斯親王 | 2014-3-28 20:06:53

話說回來...服貿我覺得不是不可行.....
多一些競爭將來我們的企業主才有所顧忌...看看還能用22k找到人才....
還有位立委都說雲林就有16k行情...你就等著看會不會從22k降到16k.....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ilit + 5 感謝大大分享
oo7tourist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1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naruse2000
子爵 | 2014-3-28 22:27:56

自己有競爭力,何必擔心有人來搶你的工作??
工地一天一千五請不到臨時工
台灣人不願意做,請外勞一天一千
這就是台灣的現實面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ilit + 3 感謝大大分享
oo7tourist + 5 + 5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mizuho007
王子 | 2014-3-29 09:12:46

naruse2000 發表於 2014-3-28 22:27
自己有競爭力,何必擔心有人來搶你的工作??
工地一天一千五請不到臨時工
台灣人不願意做,請外勞一天一千 ...

你以為工地的錢很好賺是嗎?那我就來告訴你某個真實的事

這些營造業的它們標到的案子幾乎都是外包,很少自己做的,所以一包2包3包的事情顯而易見,事情不是外行人想的那麼單純,也許一開始最上層給得很爽快但分到最下層就...

但是當一個案子結束後會怎樣呢?如果別地方還有案子可用到這些人就還有工作(例如原本在台北,接著去高雄),要是沒有這些人會全部都會解除契約關係或直到有新案子要做時才會有工作(別以為全台建商都只有一家)且工人不一定是當地人,例如台北的工地不一定是台北人來蓋的,工人來自四面八方

所以,全台灣沒有一棟大樓是可以讓你做工做到退休的(要是有他早就倒了)

請外勞是現在所有產業都想幹的事,因為便宜,套一句我公司某經理級以上的人物說過的話:如有外勞可以請,誰人願意用台勞(要付勞健保,資遣還要錢,超時工作還會被打小報告)

而請不到人的藉口是那些黑心廠商的藉口,會相信的就辜負你老師當初沒教好你了,因為只要這樣喊,可以迫使政府對外勞聘用的限制再放寬,才能聘更多外勞來省錢,重點是外勞不用給退休金、超時不會去申訴、不爽只要遣返不必付資遣費,頂多花個5萬給仲介叫他再找個新的來,比請台勞付出的代價相對輕太多了

台灣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 1.房價壓不下 2.物價與薪資不對等 3.對人才只肯撿現成,自己不想培養

這三種的惡性循環造就今天競爭力低下,要是今天台北買房只要400萬,便當一個50元等等,找個工作不會限制要相關經驗幾年之類的,誰還會嫌22k不夠用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rthur546528 + 9 我很認同+1
明12 + 9 樓主太有才啦!
chilit + 8 我很認同+1
oo7tourist + 12 + 12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8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Keith068
公爵 | 2014-4-1 18:12:57

應該是沒有影響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幻劍小道 + 1 + 1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chilit
王子 | 2014-4-2 09:37:18

naruse2000 發表於 2014-3-28 22:27
自己有競爭力,何必擔心有人來搶你的工作??
工地一天一千五請不到臨時工
台灣人不願意做,請外勞一天一千 ...

整個產業鏈被大陸一條龍吃掉,台灣有競爭力的人就只能作台勞... 我們如何對待外勞,別人就怎麼對待台勞...

這我很有經驗... 我作了十幾年的美勞...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幻劍小道 + 5 + 5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fujj
副站長 | 2014-4-4 02:31:56

我不要談服貿,我想談談過去的事情....

02310929vs12j94222mp82.jpg

0231094ss4dksxk8tszgsu.jpg

023105l8ba8tpcrrilvbqq.jpg

023104m8468xjqtx5tmllw.jpg

ECFA簽了,黃金十年來了?
還記得這是2年前說過的話~

早收清單?早收了什麼?

請問大家這二年感覺過得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沒信心?


行政院長吳敦義更是直接說,「ECFA早收清單如此漂亮,不但不會造成失業,估計未來累積新增創造的就業人口會多達二十六萬人。」

可以印證,最近馬總統說的話,透過陸資增加的就業人口約9千人.........


從早收項目來看,台灣早收有五百三十九項,中國是二百六十七項,分數是二比一,台灣贏;從金額來看,台灣早收產品出口中國達一百三十八億三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四百億元),中國銷台僅二十八億三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二十億元),台灣將近五倍於中國。

二年過去了~都沒人說說這些早收清單,實際帶來的利益有多少?還是,只是美好的謊言....

023107dv4z5rsraz4d1w4j.jpg

023106lv6jvq6mvve1m2zt.jpg




快二年了~這些東西都先實踐了嗎?
如果沒有~怎麼相信後面的服貿協定呢?


〈以下轉載內容請參見商業週刊,依著作權法第52條引用〉2010/07/15
解密ECFA早收清單
製作人:孫秀惠、王宛茹 撰文者:呂國禎 研究員:鄭凱達
請優先到下列網址閱讀: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40634

ECFA簽了,黃金十年來了? 總共加起來超過八百項的ECFA早收清單裡,你我不可不知的利弊得失有多少?

六月二十九日,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在重慶正式簽署,從這一天起,中國成為台灣第一個進行雙邊貿易自由化的大國家,兩方的貨品往來與服務業市場,將逐步零關稅與互相開放,台灣用二千三百萬人的市場換來了全世界最大的市場。

美好的未來似乎就在眼前,總統馬英九認為兩岸將進入後ECFA時期,黃金十年啟動;行政院長吳敦義更是直接說,「ECFA早收清單如此漂亮,不但不會造成失業,估計未來累積新增創造的就業人口會多達二十六萬人。」

台灣贏了嗎?高競爭力產業入選,多此一舉

從項目來看,台灣早收有五百三十九項,中國是二百六十七項,分數是二比一,台灣贏;從金額來看,台灣早收產品出口中國達一百三十八億三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四百億元),中國銷台僅二十八億三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二十億元),台灣將近五倍於中國。

政府用數字的懸殊對比,強調台灣獲勝,然而,台灣真的勝嗎?究竟,我們真的迎來了黃金十年的開端,還是恰恰相反,從早收清單中,看到台灣政府缺乏黃金十年策略的弱點?

要回答,首先要看:政府「衝刺」早收清單的邏輯,是否真的符合國家產業發展目標。

台灣政府爭取列入早收清單的標準有三,第一是貿易數字,占中國自台灣進口金額越高的,越有機會入選;第二是迫切需要立即降關稅,例如受到「東協加一」影響的產業;第三是透過公聽會所蒐集到的業界意見。

第一個理由乍看之下非常合理,我們能夠在中國擁有一席之地的,當然就是有競爭力的。

但再往深一層去想,既然已經有競爭力,又何必進入早收清單?


怎樣才算贏?應善用零關稅,培植新興產業

世界各國談自由貿易列早收,項目與金額都有限,不可能一開始就把所有產品都列進去,僧多粥少下,對台灣最有利的安排,應是讓有潛力的新興產業提早到中國卡位,以擊敗日本、韓國等主要競爭國。

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說,台灣應該乘此機會讓自己要重點發展的產業打開與卡位中國市場,否則中國進一步與日、韓等亞太國家簽訂,亞太自由貿易體成形,屆時台灣產業會有被排擠與邊緣化的問題。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說,ECFA不是萬靈丹,台灣企業雖有活力與創新能力,但政府不替產業去爭,不清楚掌握未來台灣發展的方向與優勢產業,簽了也沒有用,要知道國際競爭就像是爬樓梯,你不趕快往上爬,別人就會追上來了,而這個對手,很可能就是中國或是東協。

也就是說,台灣的黃金十年,應該立基於下一波的優勢產業,換取全球最大市場

馬英九總統在就任兩週年提出「六國論」中的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等目標,也提出六大新興產業,如生物科技、綠色能源、醫療照護、文化創意等。涵蓋了台灣目前頗有潛力的半導體、光電與太陽能產業,如LCD、LED,及具前瞻性的電動車產業,政府要扶植這些產業升級,往節能、高效能以及潔淨能源發展,達到產業轉型與節能減碳的雙目標。

既然如此,我們更應該利用零關稅優勢,去培植這些新興產業的優勢,一舉拉高與其他國家的競爭門檻。

可惜的是,談及開放新興產業,例如光電面板、太陽能等,中國連機會都不給台灣,經濟部工業局局長杜紫軍說,大陸就是不談。

但談判就像是你正在跟建商買房子殺價,如果你價錢還沒談定,卻趕著發出請帖,說今年六月底一定要慶祝搬新家,而且建商還有你的請帖,試問對方會乖乖讓你殺價嗎?同樣的道理,我們的ECFA就是早早設定了簽訂時間,為了在期限內完成,只好遷就別人。
本文章列印自《商業周刊》官方網站|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之保障

也因此,台灣最重要的產業政策目標,在這次談判中看不到成果。而洋洋灑灑的早收清單,還隱藏了一些大家沒注意的秘密。

解密一:眾多項目純粹衝數字,實質優惠小

攤開清單,金額最高的是石化,總共有八十八項,總金額高達五十九億美元以上,光這一筆,就是我們開放給中國總金額二十八億六千萬美元的一倍以上。

好像是我們佔了人家便宜?別高興得太早。先查中國目前對這些產業課徵的進口關稅:航空煤油一%、丙烯一%、二甲苯二%、氯乙烯一%。

試問從原本一%到未來三年內降到零,對台灣幫助有多大?其實不大。台灣區石化公會總幹事謝俊雄就公開表達強烈不滿,他說銷往中國最大量的五大通用塑膠、三大合成纖維原料沒有納入,而獲準開放降稅的項目根本就無濟於事。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形容,這就像是已經要跟人海誓山盟了,才發現要的鑽戒上面不是鑽石,而是玻璃珠。

石化產品八十八項中,勉強只有一項算是爭到了好處,那就是聚丙烯(PP),PP原來關稅約六%,但中國會允許給台灣零關稅優惠,原因是中國已經先給新加坡等東協國家零關稅優惠了。

衝帳面上數字好看的,還有總項目高達一百零七項的機械產品、汽車零組件、電子、電機產品以及水泥等。其中電子電機產品因享有外銷退稅,關稅本就是零,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去年曾公開說,台灣早就簽資訊科技協定,電子產品目前關稅幾乎等於零,所以ECFA 簽不簽,根本沒有影響。

機械業高達一百多項,但仔細看內容,紙處理機、印刷機、橡塑膠加工機等,都是台灣外銷走下坡的產品,而台灣機械業真正強項的產品,如工具機的切削中心並未列入。馬英九友人、鉅茂精密機械董事長賴清基在早收清單出爐後說,非常感謝馬英九。說穿了,只是句客套話。我們問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總幹事黃建中,他說:「我現在非常難過、非常沮喪。」因為中國不僅擋住台灣的優勢工具機,去年更花了超過新台幣一千億元,輔導本土工具機業者,台灣將面臨大陸嚴酷的競爭

所以,一百零七項的機械產品剛好跟石化業搭配,一個讓項目變多,一個金額好看,實質上的意義不大。


解密二:關鍵原料給中國,恐使產業外移

翻開政府的台灣未來產業發展藍圖六大新興產業,其中的綠色能源產業布局,把光電產業列為重點基礎,然而從早收清單中卻發現,光電的關鍵零組件開放給了大陸,面板等產業卻被阻擋,不僅產業聚落無法成形,甚至可能整個外移。

早收清單中有一項是玻璃基板,這正是面板業重要零組件,也是構成產業聚落不可或缺的原料,這一次早收把這個關鍵原料開放賣到了中國,政府的理由很簡單,可以吸引外資來台灣投資,蓋玻璃基板廠。

問題是,面板廠沒列入早收,不能靠關稅優惠跟日、韓競爭,特別是中國正好頻向台灣面板廠喊話,希望去中國設廠。這樣一來,不是等於變相鼓勵面板廠外移去大陸才能具備優勢

杜紫軍都坦承,現在台灣面板廠有非外移大陸不可的壓力。

等到面板廠都去了中國,又笨又大的玻璃基板當然也要跟著去中國設廠,屆時政府又要怎麼吸引外資? 這環環相扣,一環沒到位,就可能全盤皆墨。

除了面板,石化業也有類似狀況。檢視中國開放台灣石化產業,可以看到三個清楚邏輯:第一是關稅極低,開放與否影響不大者,拿來充數;其二是台灣廠商真正需要優惠的不開,如聚氯乙烯或苯酚,第三就是台灣有關鍵技術的,則開大門引進給大陸用。

列入早收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它有個人盡皆知的俗稱叫壓克力。這東西拿來做廣告看板,可以很便宜,但在台灣人手中就不同了,它變成了LCD以及新的LED TV的導光板,成了光電產業的重要零組件原料。

今年因為更省電的LED背光電視受到歡迎,市場除了LED晶片短缺,PMMA也是供需吃緊,捧著大把錢也未必買得到。所以能做好這項產品的廠商,根本不用擔心市場競爭不過人家,因為光生產就來不及了。


生產導光板的輔祥公司發言人荊國泰說,輔祥用PMMA由轉投資子公司生產,目前產量光供應輔祥自用就不夠了,根本不需要外銷,而且PMMA缺貨到讓導光板也缺。

其二是聚碳酸酯(PC),這是一個生產難度頗高的塑膠原料,需要複雜的原料供應鏈,投資金額又高,因此全球主要生產者是歐洲的拜耳(Bayer)與日本的業者,台灣則有台塑集團與奇美實業生產。

聚碳酸酯高階的可以用來做眼鏡的鏡片、DVD光碟片,甚至是手機的觸控面板。聚碳酸酯跟PMMA板一樣都是光電產業的重要原料,今年以來價格也是不斷上漲,卻開放去了大陸,協助中國產業。

反過來說石化業者很希望中國比照給新加坡出口苯酚到中國的優惠,一樣列入早收之中,但最終中國還是沒給。簡單的說,簽ECFA,台灣石化業拿到的優惠,還不如新加坡。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家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說,人家(指大陸)開放的,都是有策略性的發展中產業,台灣卻看不出策略。

中國商務部在六月二十二日公告,自今年七月十五日起,取消包括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化工產品、塑料及製品、橡膠及製品等在內的四百零六個商品的出口退稅。

解密三:汙染產業大豐收,變相幫中國減碳

中國商務部對外的說明是,這一次調整主要是為了控制高耗能、高汙染產品出口,確保節能減碳目標可以達到。

但這一次兩岸早收清單卻出現,中國已經不鼓勵的高耗能高汙染產業,台灣卻把它列入早收清單之中,包括鋼鐵、水泥與金屬製品等。

也就是說,高汙染高耗能的,中國寧可犧牲其外銷競爭力,也要努力達到減少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台灣卻藉ECFA要衝刺外銷。

平心而論,台灣鋼鐵產業確實有競爭力,雖然把鋼鐵上中遊產品列入早收清單,可以正面解釋為供應大陸台商原料,但也等同於台灣出口原料協助中國發展工業,卻把汙染與二氧化碳留在台灣。事實上,這次開放之列的原料如鋼捲、不鏽鋼,再進行二次、三次加工,就能形成毛利較高的電腦或手機機殼、手工具如扳手等。
本文章列印自《商業周刊》官方網站|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之保障

既然已經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我們的策略至少應該同時要求讓這些深度加工之後的產品,也列入早收清單,讓鋼鐵產業創造出更高的附加價值,而不是只鼓勵出口初級產品去大陸。

很明顯,這也是忽略了馬英九說的黃金十年減碳救國的長期策略目標。再一次在項目與金額的表面數字上,台灣迷航了。

當然,一份高達五百多項一百多億美元的早收清單,不能說是一無所獲。

解密四:部分利基產業爭對了,但比重低

利基型產業像是紡織原料與特用紡織品,台灣具備非常強的整合與研發能力;自行車、運動器材、醫療器材、手工具與機械零件等,台灣都是全球數一數二,具備非常強的競爭力。降稅對這些產業實質幫助大,有助於競爭力,也才是台灣真正在早收清單中得利的產業。不過,這些產業占兩岸貿易比重偏低。

總結來說,兩岸攻防誰佔上風?

中國口口聲聲讓利給台灣,甚至在最後關頭讓工具機與石化產業列入,好似給了台灣天大的好處。其實,中國在談判過程中是精打細算,負責產業項目談判的杜紫軍這樣描述談判過程,「對方派來都是技術官員,都站在自己產業的立場,該爭的一個沒放過,該守的一個也沒讓。」

打贏下一戰!後續談判,應主攻長期產業策略

杜紫軍坦承,最後一刻中國同意台灣把工具機納進來,但台灣工具機最強的兩個產品:切削中心與立式車床,並沒有列入早收,因為中國把工具機列為重點扶植產業,不願意開放主要市場跟台灣分享。

所以即使馬英九一再希望把工具機列入早收中,經濟部也遵守長官指示,爭到最後一刻,但在中國技術官員面前,答案是:不讓就不讓,總統來了也免談。

最後要問,我們到底拿了什麼?杜紫軍說得明白:「就是眼前的利益。」也就是在「東協加一」威脅下,台灣亟須守住的利益。


至於產業轉型、吸引外資、節能減碳等攸關產業方向與發展策略,更高遠的目標,都未能達到。而這部分,才是影響台灣未來十年的關鍵。

當然,ECFA早收清單是前菜,後續還有長達十年的談判與開放,但可怕的是,陶醉於表面數字的心態,不敢說出實情,告訴大家優勢產業被排擠了,策略產業未入列。

想要讓ECFA創造台灣的黃金十年,我們政府需要亡羊補牢,勇敢面對早收真相,在後續談判中為台灣未來爭取發展空間,才是現在應該立即做的事。

延伸閱讀:談判才開場,汽車、面板等可列下波重點(文/陳泳翰)

事實上,ECFA只是一本書的「目錄」,簽約只是先將未來要推動的後續協議,以粗略條文擬出大綱和計畫的協商時間表。早收清單則像是這本書已經提前寫好的「第一章」。

接下來各章節的內容,仍有賴後續的談判,主要議題包括商品貿易(關稅減讓)、服務貿易(市場開放),以及投資協定。依國際慣例,上述談判應在十年內陸續完成,簽署協定,達成兩岸「絕大多數」(一般為九○%以上)產品零關稅、開放市場的目標。

因此,其他未出現在早收清單中的農、工產品,比如汽車、面板及十七項弱勢產業,都留待日後在商品貿易談判中,與對岸協商關稅調降的時間表。同樣的,名落「早收清單」之外的服務業者,在未來登場的服務貿易談判中,也將被放上兩岸的談判桌,在後續談判中爭取更大空間,否則,黃金十年只會淪為一句空洞的口號。

小辭典_早收清單
早收清單(Early Harvest List),即ECFA談判中,兩岸約定好「提早降關稅」、「提早開放」的項目。若以婚姻比擬,早收清單就像訂婚儀式中,雙方互換的聘禮。
國際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時,條文中明白寫出早收清單者,過去只有4例,包括中國與東協、中國與巴基斯坦、泰國與印度、馬來西亞與巴基斯坦。但實際上,自由貿易協定簽署時,雙方只要講好部分商品、服務項目即時降稅、開放,即使不以早收清單為名,效果也是一樣的。  



延伸閱讀:沒有產業目標的談判!   

早收清單漂亮列出539項,其中奧秘你不可不知!事實上,這份清單以低關稅或重要原料為主,卻未爭到主力產品與新興產業。   

●不應鼓勵外銷

產業別:塑膠製品(高汙染低附加價值)  
說明:低附加價值,台灣賺得少;非中國戰略產業,中國已不鼓勵大量生產。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1.92%

產業別:光學用塑膠原料
說明: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製成難度高,僅台灣、日本有技術生產,開放等於把台灣關鍵原料銷往大陸。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67%

產業別:特用化學品
說明:低附加價值,台灣賺得少。例如碳黑,就是加工成輪胎再出口的原料。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54%

產業別:LCD玻璃(台灣關鍵零組件)   
說明:面板關鍵零組件,惟此次面板未納入早收項目,無法形成產業供應鏈。
開放此原料的目的,為吸引外資來台投資。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18%


●該列早收未列
      
產業別:面板(恐加速產業外移)
說明:面板未爭取到早收,將加速面板廠赴中國投資。2009年台灣面板出口中國金額約達4,167億元,約占當年出口中國總額16%。

產業別:生物科技
說明:新興生技、製藥與醫療器材產業2008年出口額677億元,在政府大力鼓勵發展下,預期生技產業2012年產值將倍增為2,600億元,但此次早收清單除少部分醫療器材聊備一格列入外,斬獲不多。

產業別:文化創意
說明:政府計畫投入280億元,在5年內創造上兆產值,但此次服務貿易早收清單,取消台灣華語電影進口配額限制,僅初步跨出第一步。

產業別:綠色能源(新興產業亟須扶植)
說明:2009年太陽光電、LED光電照明、風力發電、生質燃料、氫能與燃料電池、能源資通訊(利用資訊技術節能)及電動車輛等7項產業產值1,745億元,政府計畫未來5年內帶動民間投資,但未出現在早收清單。   

●純數字遊戲
      
產業別:石化基本原料
說明:關稅原本就低,例如:航空煤油1%、丙烯1%、二甲苯2%、氯乙烯1%,且爭取到的項目不多,大多提供台商使用,意義不大。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2.94%     

產業別:電子、電機(本來就是零關稅)
說明:電子、機械零件屬於中遊產品,中國進口稅率5%以上,大都供應國際大廠組裝成品,再外銷歐美。外銷後可享退稅優惠,抵銷後實際為零關稅。除非成品能內銷中國,才有降稅效果。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1.54%


產業別:塑膠原料(主力產品未列入)
說明:聚氯乙烯(PVC)等主力產品未列入,爭取意義不大。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1.53%

產業別:鋼鐵
說明:供應台商為主,中國亦產鋼鐵,搶占內需市場不易。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1.26%

產業別:產業機械
說明:多數為走下坡產業,進攻意義不大。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45%

產業別:工具機
說明:工具機中競爭力強的高階工作母機未納入,意義不大。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28%

產業別:漆及油墨
說明:金額小,效益不大。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15%

產業別:汽車零組件
說明:非關稅問題,需搭配整車出口才有效益,但汽車整車未列入早收。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08%

產業別:紡織產品
說明:包括袋包箱、泳衣、襪、內衣、毛巾。鞋類等均屬弱勢產業,係回應弱勢廠商需求。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05%


產業別:水泥(出口金額很低)  
說明:台灣出口中國的金額很低。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接近0%

產業別:小家電
說明:中國偏愛購買自有大品牌,且品質佳,台灣小家電不易搶到市場。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接近0%  

●這些產業爭對了   
   
產業別:金屬製品
說明:以螺絲、螺帽為主,外銷中國金額不低,降稅效果佳。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2.12%

產業別:紡織上中下遊
說明:棉紗、棉布、合成纖維布、再生纖維、擦拭布等,屬利基型產業。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1.80 %

產業別:機械零件
說明:閥、機械刀具等機械零組件為競爭力強產品,降稅效果強。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47%

產業別:染顏料
說明:為紡織上遊原料,出口金額大,有降稅效果。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27%

產業別:自行車及零組件
說明:競爭力強,有助巨大、美利達回台生產高階自行車。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10%

本文章列印自《商業周刊》官方網站|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之保障



產業別:儀器、模具
說明:測量儀器、金屬模具為台灣強項。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09%

產業別:運動器材
說明:為利基型產品,降稅效果大。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07%

產業別:橡膠
說明:以汽機車、自行車輪胎為主,建大、正新有機會回台投資。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06%

產業別:農產品
說明:省關稅,產值小,生鮮甲魚蛋、文心蘭為利基產品,只是需要提防技術外移。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02%

產業別:手工具
說明:目前台灣的精度、鋼材較中國佳,尚有領先空間。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02%

產業別:醫療器材
說明:台灣醫療器材全球最強,為利基產品,降稅效果大。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0.02%

產業別:服務業
說明:
金融業:開放銀行、證券期貨、保險赴中國投資。
非金融業:開放會計審計簿記、電腦、自然科學與工程學研發、會議、取消華語電影片進口配額、醫院設置、飛機維修保養等8項。     
占去年出口中國總額比率:-



●台灣缺的沒去要

產業別:稀土金屬
說明:製程需要數量少,但台灣少了它不行。中國基於資源保護,課15%到25%出口關稅,台灣應在早收談判中爭取降低關稅。  

註1:此次中國降稅的製造業早收清單出口金額共新台幣4,435億元,合計占台灣去年出口中國總額16.14%
註2:除光學用塑膠原料外,其餘資料原始值為美元,此表以匯率1:32.05換算為新台幣,再換算占比數字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關稅總局、(中國)環球進出口數據網、投資台灣入口網

整理:萬年生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www0698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chilit + 10 應該給100分!
明12 + 10 我很認同+1
oo7tourist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幻劍小道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2  金幣 + 3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