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28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h350117
大公爵 | 2014-4-2 22:09:48

本帖最後由 ch350117 於 2014-4-2 22:25 編輯

作者:木心

青春都有一份純真、激情、向上、愛美、生動憨孌的意境,亦即是羅曼蒂克的醇髓,幾乎可說少年青年個個是藝術家的坯、詩人的料、英雄豪傑的種。



青春將盡,天賦的本錢日漸告罄,而肉體上精神上開支浩繁,魔鬼來訪高利貸了。


這個人人難逃的律令,人人全然不知,像感覺到童年,童年已逝的道理一樣,青春也不自識,更不自識,因為從童年到青春是柔潤發旺的進程,而青春既盡,急轉戾燥乾涸,其勢趨下,疇昔的純真激情向上愛美都是天然而然,過後都是天不然而不然,唯少數中之尤少者,將坯煉為器,料提為品,種開花結果,於是其純真益粹,其激情愈湛,其向上尤峻,其愛美至摯。

原來天賦的本錢可以用得如此闊綽,似乎沒什麼秘訣,秘訣在於“知青春之寶貴”,而那些像魔鬼舉債的人呢,沒有覺悟青春之寶貴,反使鄙薄青春,斥為幼稚胡鬧不值一顧,自詡從茲腳踏實地,那實地往往是沼澤,再也無能振拔。

清明,練達,是指獲得了第二度青春,在更高的層面上佔有青春的優越性。

青春是一種信仰,幾乎可以作為一種偉大的信仰來對待


注:木心先生,本名孫璞,字仰中,號牧心,筆名木心。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節)生,浙江烏鎮東柵人,


陳丹青解釋木心的名字起源於“木鐸之心”,是佛語的說法;木心先生卻自道“名字其實是累贅,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筆劃集中,'心'字筆劃發散之意。”(據童明教授介紹,“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個'人'”之意)[2]
1946年,進入由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學習油畫,但隨後又轉到與他的美術理念更為接近的林風眠門下,入“杭州國立藝專”繼續探討中西繪畫。 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間被捕入獄,囚禁18個月,所有作品皆被燒毀,三根手指慘遭折斷。
文革結束後平反,曾任杭州繪畫研究社社長,上海工藝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上海市工藝美術中心總設計師,《美化生活》期刊主編,以及交通大學美學理論教授。木心先生也是曾參與主修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十大設計師”之一。

出版了16本小說、散文和詩集。散文集《瓊美卡隨想錄》《散文一集》《即興判斷》《素履之往》《馬拉格計畫》《魚麗之宴》《同情中斷錄》;詩集《西班牙三棵樹》 《巴瓏》《我紛紛的情慾》《雲雀叫了一整天》《會吾中》《偽所羅門書》等;小說集《溫莎墓園日記》等。但仍有大量遺稿、片段和俳句未及出版。

木心先生的畫作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是20世紀的中國畫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該館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與福克納、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國文學史教程》。
木心先生在台灣和紐約華人圈中被視為深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英人物和傳奇式大師。
其學生陳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氣質、禀賦,落在任何時代都會出類拔萃。”一批當代著名的畫家、文學家深受其藝術影響。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