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8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h350117
大公爵 | 2014-4-3 15:54:50




我在9歲時上台唱戲,演的是京劇“四郎探母”,我演後半段的楊四郎。
  
一群10歲上下的小鬼,要公演“四郎探母”這樣的政治宮闈醜聞劇,實在奇妙。
  
要是換了別家小學,大概校慶同樂會上,亂七八糟瞎演一場也就夠了。
  
我念的這所小學,狀況不太一樣,校長是京劇的大行家,校長找記者來看彩排,拍劇照,印節目單,我們在容納千人的劇院公演,面對滿場大人觀眾,第二天再被報導一番。
  
我們這張“演員表”,很可能是“四郎探母”演出有史以來,最古怪的一張演員表了。
  
演員表上,“楊四郎”有兩個演員,可是“候補楊四郎”有8個演員!
  
而“楊四郎的外國妻子:鐵鏡公主”有1個演員,可是“候補鐵鏡公主”也有8個演員!
  
這張演員表看起來真的很嚇人,不像京劇演出的演員表,反倒像自殺特攻隊的隊員名單,彷彿每5分鐘就會陣亡一名,需要馬上遞補,非常悲壯!
  
事實當然沒有這麼悲壯,楊四郎之所以會有兩個人演,是因為:我演後半段的楊四郎,另一個同學演前半段。
  
至於“候補楊四郎”,“候補鐵鏡公主”,為何會各有8個演員?
  
其實是因為所有扮演“龍套”和“宮女”的同學,都不方便明擺著就是扮演“龍套”和“宮女”,所以需要另創頭銜。
  
這些演“龍套”和“宮女”的同學,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大有來頭,不是大官,就是耆宿,不是富商,就是名流,為了得到這些爸爸媽媽的捧場,也讓他們方便邀請親友來看戲,校長英明地決定:不宜逼他們接受自己的小孩在“四郎探母”裡,演的是8個一組的龍套宮女,改說成是“候補楊四郎”和“候補鐵鏡公主” ,做個面子,不必說破,花花世界,皆大歡喜。
  
光是一張演員表,已經讓9歲的我,充分體會了大人社交應酬的王道:“你給別人面子,別人才會給你面子。”
  
不愧是有名的小學才學得到的課程啊……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