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Karla
大公爵 | 2014-4-15 12:56:45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最近回答了幾位家長的問題,大致的內容都是雷同的:「我也想不打不罵,但孩子做錯事了,難道我就不教嗎?」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再來就要提到重點了:孩子做「錯」事!?

說實話,學齡前的孩子,不抽煙、不喝酒、不飆車、不吸毒、不鬥毆、不逃家...究竟是能「錯」到哪裡去?平心而論,很多父母還是打從心底認為: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孩子不服從父母的指令,就是做「錯」事。但很妙的事情來了,父母愈是在意的「錯」事,孩子愈會去做。於是有的父母用「壓」的方式(打罵、威脅、恐嚇、處罰),讓孩子在父母面前乖乖的,但孩子就趁父母不在的時候做「錯」事。

我們在談孩子的行為,和談情緒有著相同的觀點:「行為沒有對錯,它反映的是孩子內心的需求或匱乏」。讀過「孩子的挑戰」一書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尋求的是「歸屬感」,當孩子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正向的關注時,便會轉向採取「錯誤目標」的方式:吸引注意、爭奪權力、報復、自暴自棄。

當父母為了孩子的行為而火冒三丈時,往往就是給予孩子負面卻是大量的注意(引起注意);當父母因為火冒三丈而打罵、威脅、恐嚇、處罰時,就是告訴孩子:「我比你大、我握有權力」,也等於是「邀請」孩子跟你進行權力的爭奪戰(爭奪權力);當父母掌有孩子的「生殺大權」,而孩子拼不過父母的權力(或拳頭、或音量)時,就會選擇讓父母痛心的方式:一錯再錯(反正父母覺得是錯事,那就錯到底囉!報復);當父母徹底地擊潰了孩子的自我、自尊與自信後,孩子就會認定自己是錯的、是壞的、是沒用的(自暴自棄)。
究竟是在教養孩子?還是在跟敵人打仗呀?

當孩子陷在錯誤目標當中,通常父母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裡去,形成兩敗俱傷,而且是負向循環的局面。父母的自我療癒和孩子的性格調育,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尤其在初期,要面對孩子、還要面對過去和現在的自己,複雜度與難度是最高的,為此,我們先提供父母基礎的三個步驟,讓大家先上手試看看:

【第一步】

當父母再次看到原本認定的「錯」事時,深呼吸一口氣(此時不能動氣或發怒喔!),然後說:「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原因!」說完後,就不要再說第二句話,靜待孩子的反應。通常孩子會楞住,想說爸媽今天是怎麼了?也有的孩子會反擊、會刻意地想要激起父母原本的「劇本」(該生氣了吧?不生氣一定是我的POWER不夠強)。沈著、冷靜、淡定,不要中招、不要跳進劇本,都不要說話喔!

【第二步】

直到你感覺到自己的情緒、以及孩子的情緒都平穩了之後(有可能需要5~60分鐘不等),才能開口說第二句話:「有什麼我可以幫你的?」孩子通常會開始說,父母只要「傾聽、點頭、微笑」,忍住「不要否定」孩子所提出的任何意見。

【第三步】狀況一

如果孩子所說的,是親子可以做得到的,就可以回答:「好!那我們一起去做!」
【第三步】狀況二

如果孩子所說的,是有現實上的困難、是做不到的,就明確的告知孩子「真實的考量」。如果孩子情緒再起(或讓大人情緒再起),就要回到第一句話,然後靜待孩子或自己的情緒平穩;如果孩子願意接受現實的無奈,就可以回答:「我們再一起想辦法!」

複習一次喔:

前提:孩子的行為沒有對錯,它反映的是內心的需求或匱乏

第一步:「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原因」,淡定

第二步:親子情緒都平穩時,「有什麼我可以幫你的?」,傾聽

第三步:做得到,「好!那我們一起去做!」;做不到,告知真實的考量,「我們再一起想辦法!」

試試看吧!而且通常會這樣講的大人,在邊講的時候,還會邊幫孩子善後。因此孩子不但不用承擔任何自然或合理的行為結果,還在心理層面被大人奚落貶低了一番。等到孩子語言成熟了一點 (大約4歲左右吧),孩子有可能因為要報復、要閃躲、或不想要被貶低,就會先發置人、先下手為強,說出「都是你害的!」通常苦主 (被怪罪的對象) 就會是當年落井下石的大人們。

大人習慣「罵小孩」的家庭

人類有趨吉避凶的本能,而被打罵絕對不是一件大吉大利的事情。很多大人以為用打罵可以扼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但必須說的精確一點:用打罵只可以扼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不 被 你 看 到」!也就是化明為暗,不要被大人發現就沒事了。那麼如果被發現了怎麼辦?
兩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1) 說謊、(2) 怪別人!

只要有一次的成功經驗,孩子就會誤以為可以一直這麼做。但總會有被抓包的時候,如果大人是用更大的力量、更嚴厲的字眼來打來罵的話,就是在訓練孩子「智慧型犯罪」的頭腦:我下次一定不要再被抓到!如果被抓到,也要說是別人害的!還好,羅馬雖然不是一天造成的,但也是有拆除或重建的機會。教養的模式、大人和孩子的性格也是,都有機會改變和調育。

如果你的家庭互動模式,也是上述三種之一,那麼你可以選擇從今天開始改變。因為當父母改變了,孩子也就跟著改變了。

資料來源
親子天下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49900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寶藍 + 12 + 12 精彩內容加分獎勵!
吳夠閒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8  金幣 + 2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愛看小說的你們,可以到短篇小說喔!愛看新聞的你們,可以到新聞區喔!歡迎~~支持一下!謝謝!
回覆 使用道具
寶藍
大親王 | 2014-4-15 13:28:19

這篇的內容真的很棒

我們都有可能做人家的父母

將來都會遇到啊!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吳夠閒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Karla + 2 + 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kf31
威爾斯親王 | 2014-4-15 18:04:33

本帖最後由 jkf31 於 2014-4-16 00:10 編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厭惡小孩說謊,大人偏偏樂於此道。


美其名說是白色的謊言,騙誰阿。


真是的。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吳夠閒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Karla + 2 + 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santy013
王室 | 2014-4-21 20:27:33

真心不錯 不過教小朋友除了要EQ 耐心還要不能被小孩子問倒

其中最難的就是父母雙方情緒已經很不穩定時,要怎麼控制是一大關鍵

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虐童的王八事件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Karla + 2 + 2 感謝大大分享
吳夠閒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古益仁
侯爵 | 2014-4-25 21:44:19

其時小孩子就是海棉寶寶,

周遭是怎樣水質,他就吸收神麼,

如何去營造好的環境,多想想吧?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吳夠閒 + 4 + 4 感謝大大分享
Karla + 2 + 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scottthyu
子爵 | 2014-4-30 23:13:46

知易行難~身為父母後你一定懂這道理.
人都會犯錯,但要懂得修正.
一位朋友,老公是德國人.以前總以為老外是愛的教育.實際上好像不盡如此.
但是有一點,他們會和孩子一起成長並修正.把孩子當大人看,講道理.
我自己,只要行為沒有受傷問題或影響健康.我不會過度干涉.
禮貌~我會以身作則先對孩子如此.孩子自然會模仿,至於孩子對外人是否有禮,不覺得特別重要,畢竟孩子也有心情不好時.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吳夠閒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