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7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xiaojunchen99
王子 | 2014-4-28 18:07:23

要聽到街上由遠而近的“包谷飯,包谷飯!大方包谷飯”的叫賣聲,心里總覺得有一種親切感,就會想起熱氣騰騰、清香四溢的包谷飯,包谷飯在我的心里永遠也抹不去。因爲包谷飯把我從童年滋養到少年,直到走上工作崗位。
那個年代,糧食産量低,家里人口多,全憑母親去參加勞動掙工分。到年底分糧食時,由于公分少,人口多,每個人口只有100多斤,加上每個人的基本口糧也不足300斤,包谷和稻谷都有點。平時以吃包谷飯爲主,大米一般要等到過春節才能吃,所以那時我們都盼著過年。分配的糧食少,加工很節約,每次用石磨碾包谷時,都不用水淘,連那層薄薄的殼也一起碾成包谷面。盡管如此,祖母做出來的包谷飯仍然松軟、柔和,不結疙瘩,吃起來噴香可口。雖然平時都沒有肉吃,只有祖母自己加工的酸菜、白菜,豆豆湯,但再加上一碗可口的辣椒水,吃起來也還是津津有味的。
我的少年時代,文革剛剛結束,國家正是百廢待興、國民經濟正在漸次複蘇的特殊時期。當時桂花村的鄉親們思想很保守,經濟意識淡薄,沒有人發動也不知道種植經濟作物,沒有人會産生外出打工掙錢的念頭,沒有人去做生意賺錢補貼家用。彼此都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貧困而平和的生活。當時大家的經濟條件以及生活水平,基本上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缺錢,有的人家甚至買一包鹽巴的錢都得借。缺糧,因爲桂花村是一個人口密集的自然村,當時我們村民組人口300多人,每戶分到的田地有限。我家有10口人,就只分到兩畝地、2畝左右的水田。勞動了一年,維持半年的口糧都不夠。另一方面是農業基礎投入幾乎沒有,遇到暴雨引發山洪,有限的田地東沖毀一片西拉損一塊,也只能望天興歎,無可奈何地干瞪眼;遇到干旱,稻田沒有水源灌溉,水稻就會減收或絕收。沒有錢買肥料,莊稼缺少養分的補給,走不出靠天吃飯的落后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種下一大坡,收獲幾背籮”,一年辛勤的汗水,不夠半年的生活,得靠紅薯洋芋,甚至白菜、野菜補充,讓鄉親們心寒得掉眼淚。
我進入初中,已經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祖母就是那個時候去世的。祖母去世以后,做包谷飯就是母親的事了。母親做的包谷飯雖然不及祖母,但比起其他人來說,做得還算好的,我們就是吃著母親做的包谷飯讀完書的。后來,鄉親們的生活已經一天比一天好了,農業科技含量提高了,養業,錢袋子逐漸鼓起來了,很多人家已經吃上了白米飯,部分人家雖然還吃包谷飯,但吃白米飯也不是什麽奢侈的事情了。我家的生活情況也發生了較大改變,這得益于我家所在鄉村搞開發,那里建起了煤礦,勞動力可以到煤礦務工掙錢,許多人家都開始富裕起來,雖然現在沒有水稻,但吃大米已經是普遍的事情。雖然我家土地很少,但隨著弟兄姊妹參加工作,沒有參加工作的也到企業務工掙錢,支撐起了家庭的生活開支,也讓家庭的生活水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包谷飯已經遠離了餐桌遠離了家庭的生活,包谷已經專門成爲了豬雞牛馬羊的食物組成部分。我記憶極其深刻的是養育我的包谷飯,我吃著包谷飯走過了背著書包上學堂的日子,走上了工作崗位。身處工薪階層,收入有限,有時甚至捉襟見肘,但包谷飯還是被大米所淹沒,生活條件比原來好了許多倍。現在在農村也沒有哪家吃包谷飯,偶爾有極個別的家庭煮包谷飯,都是作爲奢侈品來看待,看是哪些貴客來,沒有貴客一般都不煮包谷飯的。時間長了,還真的懷戀祖母和母親親手做過的包谷飯,一想起來就巴不得馬上可以吃到。
一天,正準備去單位上班,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還以爲是單位領導通知開會。一看號碼是山村祝大嫂打來的,她很興奮地對我說:“姑爺,今天我專門做一甑包谷飯,還磨了一鍋豆花,煮了一塊臘肉,找了些野蔥來做辣椒水,快來吃哈,我們等你”。下午,下班后我和妻子坐車到了大嫂家里。她熱情地招呼我們坐到桌旁,擡眼一看,坐上早已擺好了一盆嫩而不散,雪白的豆花,一盤炒得油铮铮香噴噴的臘肉,一碗野蔥拌和的辣椒水,還有那甑正在散發著清香的包谷飯。聞到一陣清香,激起一陣陣食欲,我馬上找來飯碗就要吃飯。可大嫂不準,她說要先喝幾杯酒,還要喊幾拳,因爲好久沒見了。無賴之下,我想了個辦法。我說,大嫂,燒酒我要喝,但是飯也要吃,吃飯不影響喝酒嘛。大嫂聽我說的是個道理,給我添了晚飯,于是我就急迫地刨了幾口包谷飯,夾了幾砣豆花,三下五除二地吃了下去。很多時候沒有吃到包谷飯了,好香啊。
現在的包谷飯加工不像以前了。加工的時候,先用水泡包谷半個小時,然后把水濾干,用磨子碾的時候,那層薄薄的皮就蛻開,通過篩子把皮篩出來后就剩下粗造的包谷米,再用包谷米放到磨子里碾,碾出來的包谷面就可以做包谷飯了。這樣做出來的包谷飯,顔色白淨,松軟可口,沒有雜質感。從資料上了解,包谷飯屬于粗糧,常吃可以幫助降血壓、降血糖,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現在城里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除了早上堅持鍛煉,還經常買包谷飯、苦荞飯來吃,用食物來保健,所以包谷飯早已從農村轉移到了城市,叫賣包谷飯的人又給城市增添了一道風景。
在大嫂家吃包谷飯,我覺得很滿足。她家的臘肉是自己喂的豬,沒添加過飼料,純天然的環保食品,對身體很有好處;豆花是自己的土地種出來的黃豆磨的,是用天然的酸湯點成的,吃起來味道純正;包谷飯是自己的土地生産的本地二飯早,顆粒大而顔色白,做出來的包谷飯白淨松軟,口感極好,可以說勝過許多質量不好的大米。特別是配上純天然的臘肉、豆花、酸菜豆豆,簡直可以說勝過滿桌子的大魚大肉。
現在,旮旯角落賣的都是米,家家戶戶吃的也是米,沒有包谷出現在市場上,偶爾有人賣包谷面,往往一搶而空。只有賣包谷飯的叫賣聲還在大街小巷響起,她叫醒了包谷飯養大的那代人,叫醒了一個時代的記憶。農村還在種植著包谷,而且産量比以前多出好幾倍,産出來的包谷早已成爲釀酒、養豬、養牛羊、養雞鴨鵝的飼料,只有城里吃膩了大魚大肉、吃出了“三高”的人們把它當成奢侈品,讓它走上餐桌作爲保健的珍品。我在一本有關偏方看到,包谷抽穗背包,包上冒出紅帽須煮開水喝就可以降血壓、利尿等,所以包谷飯對保健有作用,這是千真萬確的。小時候吃包谷飯,不知道有這些功能,只知道填飽肚子才有精神讀書、勞動。然而,不論包谷飯有沒有保健作用、治療作用,在我心里的位置永遠也不能置換。因爲在工作崗位,自己加工包谷面做包谷飯,已經沒有那份時間。隔三差五聽到“包谷飯,包谷飯,大方包谷飯!”的叫賣聲,不論是金沙包谷飯還是大方包谷飯,總要買上幾碗,再買上豆花、臘肉、嫩白菜加上糍粑辣椒,吃上一頓火鍋,味道也不賴。
雖然大米充斥了整個市場,但包谷飯的地位也沒有下降。包谷在整個養殖和加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包谷飯的聲音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叫響,對人們的保健作用越來越大,在生活中散發著自己的清香。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