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一支大屌
威爾斯親王 | 2014-8-27 17:56:55


聽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1.詩題一作“彈琴”。

2.泠泠:洋溢貌。

3.七弦:古琴有七條弦,故稱七弦琴。

4.松風寒:松風,琴曲名,指《風入松》曲。寒:淒清的意思。

    七弦琴上彈奏出清幽的琴聲,靜靜地聽就像寒風吹入松林那樣淒清。雖然我十分喜愛古老的曲調,但現在的人彈奏的不多了。

劉長卿 (709—780?),字文房,河間 (今河北河間 )人。開元二十一年進士,大歷中,官至鄂岳轉運留後,為觀察使誣奏,系姑蘇獄,後貶南巴尉。終隨州刺史。劉長卿 “以詩馳名上元、寶應間”(《唐詩紀事》)。他的詩多寫貶謫飄流的感慨和山水隱逸的閒情。擅長近體,尤工五律,曾自稱為“五言長城”。風格含蓄溫和,清雅洗煉,接近王孟一派。

    劉長卿是由盛唐向中唐過渡時期的一位傑出詩人。    長卿的五言排律今存53首,佔總數的10%。五言排律在初盛唐可謂名家輩出、成就斐然。在此背景下,長卿的五排能夠獨闢蹊徑,雖不能與盛唐諸家闊大的氣勢、奔放的節奏和高亢的聲調爭勝,但在思想的深邃、語言的流暢等方面則又大勝往昔。

    這是一首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人所重視,來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詩。前兩句描摹音樂境界,後兩句抒發情懷。全詩從對琴聲的讚美,轉而對時尚慨嘆,流露了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詩題一作“彈琴”(《劉隨州集》)。從詩中“靜聽”二字細味,題目以有“聽”字為妥。

    琴是我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由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稱,意像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淒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後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變革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樂發生變革,“燕樂”成為一代新聲,樂器則以西域傳入的 ​​琵琶為主。“琵琶起舞換新聲”的同時,公眾的欣賞趣味也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如今畢竟成了“古調”,又有幾人能懷著高雅情致來欣賞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讚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謂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是很對的。劉長卿清才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一肚皮不合時宜和一種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他的集中有《幽琴》(《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之一)詩曰:“月色滿軒白,琴 ​​聲宜夜闌。飀飀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其中四句就是這首聽琴絕句。“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詩的題旨之所在。“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詠聽琴,只不過藉此寄託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有著三千年曆史的古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也是地位最崇高的樂器。為“ 琴棋書畫 ”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即便不擅也必懸一二張於書齋。歷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司馬相如、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 ……

     古琴自一出世便中年已過,一派塵埃落定的沈穩,那是儒家的氣質。別的樂器是聲,而古琴是韻。它是一種主語狀態的情緒,向內的,在最僻靜處完成它的寂寞。“中正平和”“清微淡遠”的琴道便是它的在野情懷。古琴的聲形氣韻清高純古:泛音的輕靈清越,散音的沈著渾厚,按音的舒緩凝重,那指法,真正是蘊藉典雅、潤勻透靜,一如中國畫的水墨煙雲。

       古人層層疊疊的指紋堆積如落葉,使我終於不敢落指。每一落指都是曾經,感覺不是彈在弦上,而是摸在前人的指尖上。不知它是否也想念著久別的手指,不知誰又是它夢中的手指?正是“挽斷羅衣留不住”,人已去,而他或她生前用過的琴卻堅持著。被歲月還回來,但終於還是又拿走了。從此便惦著它,再也放不下來    我不過是一個路過古代的人。我只能把古琴的古歸還古琴。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李白有一首《山中與幽人對酌》,明白流暢,情致盎然: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由此看來,這詩中字句定是受了他癲狂飲酒與無弦瑤琴的啟發。放曠如李白,也要從《桃花源記》中尋找靈感慰藉,以覓知音。雅興忽來詩下酒,來來來,子當為我彈琴,我當為子高歌。縱使彈斷七弦無人聽,也要藉昔年之酒,消心中塊壘。

  醉時無煩無惱無牽無掛,又何必非要醒著。在這離亂的世間,醒時似醉,醉時方醒。或是如他半醉半醒,半癲半狂一般,方是入了化境,於心中自有大光明。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劉長卿《彈琴》

  古調雖好,只是如今這世界塵囂日上,這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世間定是無人肯彈的了。然而琴依舊,酒依舊,菊花不曾墜北風,他卻已翩然而去。

  只留一柱清香,半卷殘文,山水杳杳,待你來尋。古體詩詞,這種近乎死亡的藝術,在當今鋪天蓋地的風雅小品、官樣文章面前,豈不同樣尷尬?“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不過,這樣也好。清靜。現在,是我最需要清靜的時候。知音不必多,有三五個,足夠了;讀者何求繁?有七八人,不少啦。

    在一百年前,中國人但說琴,指的就是古琴。它是我們中國最古老也最受推崇的樂器,是我們文化中的一件瑰寶。歷朝歷代的中國人無不愛琴,隋 ​​朝甚至將能否操琴定為天下取士的一個標準。而如今,許多國人是從電影《孔子》中才第一次見到古琴、聽到琴音的。儘管唐劉長卿曾嘆“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然近代以來古琴竟然式微到國人完全不識、有文化者都琴箏不分的程度,令人心驚!雖然2003年11月古琴藝術已入選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詩人劉長卿曾在《彈琴》一詩中哀嘆: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1977年8月22日,美國宇宙飛船“旅行者”號發射的時候,隨船有張代表地球的金碟唱片,收錄的二十七首曲目中有一首便是管平湖彈奏的《流水》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著名古琴演奏家、廣陵派傳人陳雷激端坐於"畫卷"之上,揚手撫琴,以純熟的琴技、和雅的氣質,讓全世界第一次同時聆聽中國最古老的古琴音樂!

    吟誦著“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這樣的句子,厭倦了城市的喧囂,鍾情於在大自然中心靈的釋放。帶著相機,用心去品嚐人世間喜、怒、哀、樂、怨、恨、愁的百般姿態;用第三隻眼睛記錄普天下奇、雄、峻、險、真、善、美萬種風情。踏上旅程,專注於旅途中歷史、文化及思想的碰撞,從更深的層面去感悟世界。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感慨世事與人心的變化,人心不古。他以此來諷刺今人不如古人高尚,大有知音難覓的感覺,實際上也有“ 曲高和寡 ”的問題。

    距離造成的美感往往在審美鑑賞上固執地表現出來。白居易《問楊瓊》謂“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聲。”劉長卿《聽彈琴》謂“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這便是因時間距離久遠所造成的美感,並非他們所處的唐代缺少佳歌妙曲,礙於近視罷了;而我輩隔著千餘年看唐代歌、曲,又覺得那 ​​般典雅高逸,不可多得了,蓋距離使我們思維空間疏朗,觸發想像,而想像的沈浮往往過濾實際的功用,顯露新的感知和體驗,並以此為媒介,使審美心靈自由而充實。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只有詩能經得起時間風雨的侵蝕,保持著永不消褪的綠色。中國的唐詩,一千多年來一直震撼著中華兒女的心靈,而且必將萬古長青,永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轉貼自百度,從文氣觀之,應是輯多篇為一篇∼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論壇新人 + 10
chenginan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8  金幣 + 2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藝術最能揭穿假道學腦子裡的淫穢!
原來熱心回覆哈啦炒熱討論氣氛的,在統治者的分類上只是屬於高級灌水啊!
我本來只想在成人區潛水裝死的,直到有個女孩在我的膝蓋射了一箭..................&@#*%!原來她只是缺個靶!
回覆 使用道具
chenginan
大公爵 | 2014-8-27 21:35:14

看了以後才知道原來還有這些典故。真的是心有戚戚焉。古今往來,好典故依然是亙古不變,在哪個時代都適用。感謝屌哥分享。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一支大屌 + 6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一支大屌
威爾斯親王 | 2014-8-27 21:59:53

本帖最後由 一支大屌 於 2014-8-27 22:00 編輯
chenginan 發表於 2014-8-27 21:35
看了以後才知道原來還有這些典故。真的是心有戚戚焉。古今往來,好典故依然是亙古不變,在哪個時代都適用。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酒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來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裡



∼《把酒問月》 李白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enginan + 10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4  金幣 + 1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TL0811
大公爵 | 2014-9-5 00:25:57

琴棋書畫詩酒花,本就是文人最大的談資.
屌哥你猜猜哪幾個字在唐詩出現最多
我覺得 花,月,酒以上反白猜完在看
引言 使用道具
TL0811
大公爵 | 2014-9-5 00:27:13

本帖最後由 TL0811 於 2014-9-5 00:29 編輯
一支大屌 發表於 2014-8-27 21:59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琴棋書畫詩酒花,本就是文人最大的談資.
屌哥你猜猜哪幾個字在唐詩出現最多
我覺得 花,月,酒以上反白猜完再看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論壇新人 + 10 感謝大大分享
一支大屌 + 10 哈哈哈!長見識了!!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一支大屌
威爾斯親王 | 2014-9-5 11:17:23

TL0811 發表於 2014-9-5 00:27
琴棋書畫詩酒花,本就是文人最大的談資.
屌哥你猜猜哪幾個字在唐詩出現最多
我覺得 花,月,酒以上反白猜 ...


我只猜了月字
原來花和酒也是用得最多的字啊!




引言 使用道具
TL0811
大公爵 | 2014-9-5 11:54:48

一支大屌 發表於 2014-9-5 11:17
我只猜了月字
原來花和酒也是用得最多的字啊!

可能我看得都是這類的吧!!!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想了二十多分鐘不想了,打字慢啊!...要找"酒",問李白去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論壇新人 + 2 感謝大大分享
一支大屌 + 10 哈哈哈哈!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18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一支大屌
威爾斯親王 | 2014-9-5 11:57:48

TL0811 發表於 2014-9-5 11:54
可能我看得都是這類的吧!!!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雖然我不可能真的去數
不過這個問題真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耶!





引言 使用道具
st912458
公爵 | 2014-9-5 13:37:09

自古文人多風流  自古文人多情懷~~

使我想起這首詩~~

李白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石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小錢,逕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一支大屌 + 10 讚啦!這是我最愛的詩之一!!滿分~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一支大屌
威爾斯親王 | 2014-9-5 23:08:05

st912458 發表於 2014-9-5 13:37
自古文人多風流  自古文人多情懷~~

使我想起這首詩~~


這首也挺豪氣的,很難想像它是出自於隱逸派詩人王維的手筆

雜曲歌辭 少年行四首

新豐美酒斗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爲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enginan + 6 + 6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