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zxc835629
大公爵 | 2008-8-26 10:34:31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2008-環太平洋」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已在太平洋夏威夷海域展開。反潜作戰成爲演習壓軸戲,更是讓外界猜測,美國組織軍演的意圖針對中國。反潜是整個演習中的壓軸戲。在實兵對抗階段,參演的日本「鳴潮」號、韓國「李舜臣」號潜艇模擬「東亞某國潜艇」對美軍編隊實施攻擊,美軍將在對抗中檢驗其搜索和攻擊靜音潜艇的能力。分析人士認爲,「東亞某國潜艇」所指不言自明,在美國海軍的語境下就是指中國潜艇。與此同時,美國、日本和印度正在加强反潜作戰能力。

美提升高空反潜作戰能力

隨著各國潜艇力量的增强,美國海軍提出了「高空反潜作戰」概念。日前,美國國防部重要的軍火供應商——雷神公司發布消息,稱在高空反潜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雷神公司官方網站發布消息說,該公司日前成功演示了能够制導魚雷滑翔飛行的「魚鷹」裝置。據悉,「魚鷹」實際上是一套附加在MK54輕型魚雷上的飛行引導裝置,可令執行獵潜任務的P-8A「海神」多用途海上飛機或P一3「獵戶座」岸基反潜機在高空發射魚雷,精確打擊目標。

整個「魚鷹」裝置了一組側翼,一組控制部件,一套由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慣性制導系統結合而成的精確制導系統。

雷神公司前不久在靠近墨西哥灣的埃格林空軍基地展示了「魚鷹」裝置。在展示中,一架作戰飛機在1.5萬英尺(約合4572米)的高度投射了一枚搭載「魚鷹」裝置的假魚雷。隨即,「魚鷹」的側翼快速展開,魚雷滑行了大約10海里,落入預定的攻擊區域。

實際上,除了雷神公司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推出了名爲「遠程開火」的滑翔翼裝置。這套裝置擁有計算機和自動駕駛系統,幷包括一個數據鏈接口,可與反潜巡邏機的通訊系統對接,接收作戰飛機所獲得的GPS信號。作戰時,搭載「遠程開火」裝置的魚雷從反潜巡邏機上投射後,裝置開始制導魚雷的飛行,將其送到目標位置。去年洛•馬公司完成了從6000米高空投送MK54魚雷的試驗。

有分析人士指出,綜合兩個公司的産品來看,「高空反潜作戰」裝備的原理幷不複雜,整個體系相當于制導系統+滑翔翼+魚雷,但却能有效提高輕型魚雷的反潜攻擊範圍和打擊精度。一旦「高空反潜作戰」裝備成熟幷投入使用,可使反潜巡邏機在潜艇防空系統打擊範圍外發射魚雷,大大提升反潜機的生存能力。

美海軍內部人士對外表示,「高空反潜作戰」概念之所以産生,其直接原因是潜艇的防空能力出現了躍升。

雖然長期以來,航空平台對潜艇具有「不對稱」的優勢,但目前,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等國都已經研製出了可打擊反潜巡邏機的潜空導彈,能够從水下發射,且不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由于多數反潜機在搜獵潜艇時速度都比較低,直升機在吊放聲呐搜索潜艇時更是完全處于懸停狀態,這無疑有利于導彈的攻擊。

由于潜艇防空技術的發展,使用反潜機低空發射魚雷進攻潜艇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危險,美海軍認爲高空反潜才是解决之道。潜艇由于具有航程遠、攻擊能力强、隱秘性高等特點,成爲海上艦隊的主要剋星。在世界各軍事强國競相發展潜艇的大背景下,靠制海權「發家」的美國自然對反潜作戰十分重視。而「高空反潜作戰」概念的提出,顯示美軍的反潜作戰能力準備更上一層樓。就此,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指出,美軍此舉很可能是爲了在未來應對中國日益龐大的潜艇力量。

近年來,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潜艇的關注力度。2006年8月,美國防部向國會遞交的《中國潜艇報告》聲稱,未來15年內中國潜艇將對美國形成局部優勢。而到2050年,中美之間的潜艇數量之比將擴大到3:1。美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學者約翰•特卡奇克也撰文宣稱,未來中國現代化的潜艇可能將裝備俄制「狂風」魚雷和專門用以攻擊航空母艦的「俱樂部」3M一54E反艦巡航導彈,幷很有可能裝備俄羅斯技術支持的潜空導彈,這些都使得潜艇的殺傷力更强。

此外,美國學者也稱,中國潜艇還可能引進俄制潜艇的消音瓦和「不依賴空氣動力裝置」,降低潜艇的噪音,使常規動力潜艇的潜航時間擴大到30天左右。這將使美國反潜裝備難以發現。近年來,美國頻繁炒作中國海軍潜艇跟踪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就是這種擔憂的集中體現。

日本反潜能力僅次美國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綜合實力居亞洲首位,其水面艦艇編隊已形成空中、水面、水下三維立體,遠、中、近程相結合的反潜戰體系,反潜作戰能力僅次于美國。

日本海上自衛隊水面艦艇編隊的空中遠程反潜作戰任務主要由P一3C岸基反潜巡邏機承擔,現擁有80架P-3C反潜巡邏機。該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反潜機之一,也是日本航空反潜的核心武器。P-3C反潜巡邏機可綜合使用多種手段搜索探測潜艇,如機上裝備的AN/APS一115頻率捷變雷達能進行360。搜索,在3級海况下對潜艇潜望鏡的探測距離爲15海里,對潜艇通氣管的探測距離爲36海里。此外,海上自衛隊的SH-60J「海鷹」直升機也裝備有APS一124搜索雷達等反潜探測設備。

攻擊敵方潜艇是空中反潜的核心環節。P一3C反潜巡邏機一次可携帶8枚324毫米MK46魚雷或8枚MK54深彈等反潜武器,加之P一3C反潜巡邏機具有多種先進搜索設備,對目標跟踪、定位準確度較高,故對潜艇威脅很大。

日本海上自衛隊水面艦艇編隊的近程反潜作戰任務主要由驅逐艦和護衛艦承擔,其水面艦艇均有先進的反潜探測設備和攻擊武器,艦載聲納的最大探潜搜索距離約35海里,攻潜武器主要是「阿斯洛克」反潜導彈和MK46—5輕型反潜魚雷。

在水面搜潜方面,日本主戰艦艇裝備的各型聲納主要是美國聲納的仿製品,每艘主戰艦艇大多裝備有2—3種聲納,主要包括艦殼型+拖曳型,或艦殼型+拖曳型+變深型。爲了解决搜索距離有限的問題,日本還從美國引進了SQR一18A戰術拖曳陣聲納,其陣列長223米,直徑8.3厘米,拖曳纜綫長約1600米。在水面攻潜方面,除「石狩」級護衛艦外,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其他驅逐艦和護衛艦均裝備有「阿斯洛克」反潜導彈發射裝置。此外,所有驅逐艦和護衛艦無一例外都裝備有2具三聯裝324毫米反潜魚雷發射管。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潜艇主要擔負中程反潜作戰任務,其現役潜艇共計3級19艘。潜艇聲納系統作用距離在100海里以內,攻潜武器主要采用日制80式或89式533毫米綫導魚雷,最大射程50千米,最大航深600米。目前,日本所有潜艇均裝備了ZQQ系列和ZQR一1兩種聲納系統。ZQQ系列聲納是日本在美國AN/BQS-4艇殼聲納的基礎上仿製而成,如「春潮」級和「親潮」級潜艇上的ZQQ一5B艇殼聲納,能在中、低頻範圍工作,進行主/被動目標搜索,作用距離5∼15海里。試驗證明,「親潮」級潜艇在加裝這種聲納後,對安靜型潜艇具有良好的探測效果。

印度欲建龐大反潜網

印度聯合通訊社報道稱,印度負責防務的聯邦國防國務部長帕拉姆•拉詹表示,爲强化「藍水」遠洋作戰能力,印度决心爲海軍提供更多用于水下監視和反潜作戰的平台。西方觀察家普遍將拉詹的談話與稍早時候印度媒體所謂「中國潜艇或將進入印度洋」的言論聯繫起來,推測印度海軍已開始爲防備中國做切實準備。

自從今年初印度媒體開始炒作所謂「中國核潜艇進駐海南島」的話題後,「中國潜艇可能進入印度洋」成爲印度最擔心的事。印度海軍陡然感覺芒刺在背,于是一系列建設立體反潜網的措施頻頻出台。先是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披露印軍秘密在毗鄰巽他海峽的坦賈武爾修建反潜機基地,緊接著印度官方又宣布參加美國波音公司的P一8I遠程反潜機開發項目。此外,印度海軍設在非洲東海岸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監聽站開始啓用,從而組成覆蓋印度洋的反潜監測網。媒體認爲,這些動作反映出印度海軍對中國潜艇可能在印度傳統海區出現的恐慌。

儘管在1971年印巴戰爭中,一艘印度護衛艦在毫不知情的狀態下被巴基斯坦潜艇擊沉,印度因此成爲二戰後第一個遭受潜艇打擊的國家,但印度海軍仍未將反潜能力提升到戰略高度。在裝備體系和戰術訓練上,印度海軍至今仍采用「被動型」反潜戰術。

因爲資金和技術原因,印度沒有像美日等發達國家那樣沿漫長海岸綫鋪設精密的水下監聽系統,即便是像科欽、維沙卡帕特南等戰艦聚集的印度軍港也缺乏足够的水下監聽設施。這意味著印度平時難以掌握對手潜艇在印度洋的動向,一旦出現戰爭,印度海軍也無法采取戰略性主動進攻,以先發制人之勢摧毀敵潜艇或將其封鎖在港內。當前,印度海軍一般采取編隊反潜行動,具備實時監測能力還需時日。

多年來,構建全方位反潜網絡之所以沒有成爲印度海軍的工作重點,是由于印度洋之前沒有足够强大的水下力量。除印度的20餘艘潜艇外,僅有巴基斯坦和伊朗海軍的6艘潜艇,前者的潜艇母港只有一個卡拉奇,戰時很容易被印度艦隊封鎖,後者基本不開出霍爾木茲海峽,可以說印度水下反潜力量已經能滿足當時的需要。

在缺乏壓力的情况下,印度反潜及海巡體系只達到美國海軍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印度現在最主要的戰略反潜武器是俄羅斯製造的8架圖一142和5架伊爾一38遠程反潜巡邏機,它們的性能幷不落後,作戰半徑足以覆蓋到澳大利亞西部,是印度獲取對手水下活動信息的主要平台。但由于裝備數量較少,再加上自然環境因素影響,其情報偵獲效果幷不理想。

瑞士《國際艦隊》雜志分析,憑藉自身「楔入印度洋,多面臨海」的國土地理優勢,印度已基本建立起綿密的海岸觀察點,監視進出印度洋的各國水面艦艇。如果印度的龐大反潜網絡計劃能順利實施,將極大提高印度反潜能力。但想要真正實時掌控印度洋下面的動靜,印度海軍還需要更長時間的努力。

組成編隊的驅逐艦和護衛艦本身有多種聲呐裝置,幷以反潜導彈和艦載魚雷充當內圈反潜火力,而在距本艦隊40—50海里的外圍則有多架卡一28、海王等反潜直升機伴隨,形成外圈反潜火力。反潜直升機一般爲三機一組,呈倒三角隊形,在有敵情威脅的水域進行搜索,每架直升機搜索的有效寬度爲5海里。發現敵潜艇後,編隊再依靠搭載的直升機或艦載反潜武器進行齊射,力爭將其擊毀。事實上編隊反潜是反潜行動中相對保守的模式。印度海軍承認,以印度洋之大,光靠幾個艦隊想要追踪在該地區的他國潜艇行動如同海底撈針。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