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zxc835629
大公爵 | 2008-8-29 13:50:35




    2002年9月

    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決定為“全球鷹”制造“增強”型機翼 ,其目的旨在提高UAV載重和耐久性,這些機翼要比目前的大10%。目標是提高“全球鷹”的性能,達到攜帶1360千克有效載荷升高到18288米空中,並維持其原有航程和耐航飛行要求。

    考慮到U-2飛機在未來10年後性能達不到需求,美空軍希望“全球鷹”的載重能力和功能。載重增加後,該機可攜帶信號偵察傳感器和用于偵察地面移動目標的雷達,從而更接近U-2的功能。

    2003年7月

    美國國防部開始計劃為“全球鷹”加裝武器係統 ,這標志著國防部的無人機政策發生轉變。美國空軍對此決定表示異議,空軍指出有些國家反對武裝無人機飛進其領空,這將削弱武裝無人機的使用靈活性。

    伊拉克戰爭美軍司令、現已退役的弗蘭克斯將軍稱,武裝化的“全球鷹”是美軍必須要關注的事,因為伊拉克戰爭的經驗說明高空平臺如果能自行照射、攻擊目標,將有著極大的實用價值。

   空軍戰鬥司令部表示,目前已證實,在伊拉克戰爭中可控制無人機在9660千米以外的地點執行任務,圖像收集、傳輸、處理以及傳送到聯合空戰中心,不到10分鐘時間即可完成。該司令部還向媒體闡述了無人機壓縮目標“殺傷鏈”的概念,期望在整個無人機係統和控制能力上有進一步飛躍。

   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表示,對未來無人機係統,如聯合無人戰鬥機、無人戰鬥旋翼機和建制飛行器,以及建造它們持久穩定的情報、監視和偵察潛力和在某些情況下的對地、對空攻擊能力持樂觀態度。

  2003年8月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綜合係統分部完成了首架生產型RQ-4A“全球鷹” 的制造。該機在完成最後的一係列係統測試後,在當月底進行首次試飛。這架“全球鷹”是諾·格公司制造的第八架同型號無人機,前7架都是該項目的先期概念技術演示(ACTD)型號。首架生產型“全球鷹”預計將被交付空軍第9偵察聯隊。同期,諾斯羅普·格魯門開始“全球鷹”特殊飛行試驗,計劃于10月初在德國演示其電子情報偵察任務能力。

    此外,“全球鷹”于8月18日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表面層(blanket)飛行許可證,該許可證授權“全球鷹”可在美國本土的任一高度的領空內飛行。這為“全球鷹”在本國領空內支持本土防禦任務鋪平了道路。按照許可規定,“全球鷹”必須在限定的地點,如空軍基地等進行起飛和著陸,在爬升到民用空中交通航道以上的高度後,才能進入自由空域。

    2003年9月

    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已開始研制和生產新型的、能力更強的RQ-4B改型 。這項研制是應美空軍最近所授予的總額3000萬美元的先期採購活動和長周期硬件合同而進行的。

    RQ-4B保持了空軍對于飛行高度、耐航性和航程的作戰要求,但比“全球鷹”的有效載荷能力增加了50%。

    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將在它的Palmdale制造廠生產3架RQ-4B無人機,作為第三批“全球鷹”低速初始生產的一部分。該無人機將于2004~2005年間交付。除了攜帶增加的SIGINT和ELINT(電子情報)有效載荷外,RQ-4B將能攜帶目前正在由綜合係統部開發的多平臺雷達技術插入計劃(Multi-Platform Radar Technology Insertion Programme--MP-RTIP)的有效載荷,該雷達同時是E-10A預警機的雷達。

    RQ-4B比現用的“全球鷹”具有更大的翼展(130.9英尺(40米),而現用“全球鷹”為116英尺(30.5米))和更長的機身(47.6英尺(14.5米),現用“全球鷹”為44英尺(13.4米))。通過採用一臺新型發電機和對羅羅公司AE-3007發動機進行少許修改,新型“全球鷹”的電輸出功率已增大了150%。這項新的第3批低速初始生產合同還包括對一架RQ-4A生產型無人機以及目前使用的集成傳感器組件(電光/紅外和合成孔徑雷達)、一個發射和回收組元和一個任務控制組元的長交付周期投資。

[ 本帖最後由 zxc835629 於 2008-8-29 13:51 編輯 ]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