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HCY57
男爵 | 2014-10-19 09:40:20

隨著日本老齡化加速,日本車企正在加快開發自動駕駛車來拓展老年消費者這壹潛在的龐大市場,日本豐田、本田以及日產三大車企都朝著這壹方向發力,而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可能是日本車企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量產的壹個契機。

21日~25日,Honda中國聯合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於北京舉行的“2014年度Honda中國媒體大會”,其間本田展示其安全及協調型自動駕駛技術等多項先進技術。本田技術研究所安全技術開發室室長林部直樹昨日在接受《第壹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本田汽車目前還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實現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尚在不斷完善中,何時實現無人駕駛車量產尚無具體的時間表。

熱潮興起

如同新能源車壹樣,汽車智能化的熱潮也正來襲,在自動駕駛領域最受關註的企業莫過於美國的Google公司,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這壹領域,美國通用公司宣稱2017年將會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化,德國戴姆勒集團也宣布將會在2020年正式推出自動駕駛汽車。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將在五六年內準備就緒,這類汽車對乘客和路人的傷害將遠低於目前的水平。

日本車企也在這壹領域不斷發力。日本豐田公司在2013年1月正式公布了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而日本日產汽車公司在去年8月宣稱,將會在2020年時正式發售自動駕駛汽車,本田也不甘在這壹領域落後。作為本田自動駕駛等技術研發負責人之壹的林部直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本田正在積極開發利用攝像系統和雷達聯合感應技術的全方位安全系統,以及在自動化技術的基礎上,利用通信技術實現車、行人、環境互聯的協調性自動駕駛系統等未來安全技術,試圖在車的能力以及駕駛者的能力間找到壹個平衡點。

林部直樹坦承,在汽車智能化過程中,帶來便利的同時,相關電子零部件誤操作或不操作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經過反復測試發現諸多問題後不斷改進,全方位系統汽車今年於美國量產。林部直樹稱,通過這些安全技術投入市場,不斷積累經驗,為未來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鋪路。

成本瓶頸

要實現汽車智能化,不光是靠車子自身技術來實現。林部直樹談到,目前遇到的困難包括地圖信息、遇到復雜路況汽車如何及時反饋處理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等。作為壹家車企,僅能在特定的環境內實現自動駕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滿足廣泛消費者的安全需求。不過,由此增加的成本也將是本田未來智能化路上遇到的壹道障礙。

不僅是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傳統汽車上導入壹些先進技術都可能面臨市場市場拓展的瓶頸,尤其是在價格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目前,本田在華尚未推出包括傳感器融合系統、降低行人事故轉向系統、減輕行人事故制動系統、盲點顯示系統以及後視廣角攝影系統在內的整套全方位安全技術汽車。

自去年開始,廣汽本田第九代新上市的雅閣搭載預碰撞緩解制動系統、本田首創了盲點顯示系統等先進主被動安全技術。不過,新雅閣目前在市場上銷量並不盡如人意,業內認為定價偏高是雅閣在市場失策的原因之壹。由於豪華車價格下探,以及SUV瓜分市場,中高級轎車紛紛回落到20萬元左右的區位。

東風本田執行副總裁陳斌波接受《第壹財經日報》采訪時談到,由於導入技術增加,勢必會增加成本,定價以及控制成本成為難題。消費者對這些新技術的接受需要壹定的時間。

本田技術研究所安全技術開發室研究員長田拓談到,目前市場尚未有壹款精準度和價格都合適的傳感器,本田也有谷歌高級傳感器,但並沒有推廣到每壹款車的計劃,不同規格的汽車的研發有所不同。林部直樹認為,隨著越來越多IT企業加入,對汽車智能化提速以及降低零部件成本是有幫助的。

此前有機構預計,在政策扶持和汽車技術突破的推動下,無人駕駛產業化步伐迎來提速機遇,並催生硬件終端、傳感器、運營服務在內的車聯網市場空間,潛在規模達千億級別。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mis722 + 18 + 18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8  金幣 + 1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HCY57
男爵 | 2014-10-26 06:27:29

感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