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135 | 回覆: 36 | 跳轉到指定樓層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9-19 21:03:57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08-9-20 21:12:51

日本的亡國是攻擊美國
上面的內容過於偏頗

1937年的上海戰事  是中國集合起精銳的中央軍
對上海日本租界先發動圍攻的  日本守軍少得可憐  日本國會在此事後才通過法案派大軍前往華中  大軍充其量只有20萬人

日本陸軍的裝備以歐美標準來說是不及格  在30年代也沒有中型以上戰車,日本裝甲車也是向英國買的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08-9-20 21:16:13



影片內容  
暴支應懲這句話就是這樣來的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9-20 23:51:58

回應 #2 black69 的主題

難得碰到你這種論調的.

日本戰車水準的確不及歐美那是因為亞洲戰車沒有人比他強.

他何必學歐美製造重型戰車?

二十萬更是無稽!

當時日本陸軍已經有四百四十八萬!

國軍有兩百二十萬裝備奇差的陸軍, 你認為日本只會拿1/20的陸軍來侵略中國? 那他剩下的420萬的軍隊是徵來填海的阿?

比比海軍吧! 當時日本已經有1900噸的海軍實力也是我國的19倍!

比比空軍吧! 當時日本有戰機2700架對我國的600架一次大戰老骨董!

如果你要媚日拿中國祭旗就算了, 那東亞各國也都有"暴行"所以你心目中的皇軍才需要出兵主持正義?:(

[ 本帖最後由 天王老子 於 2008-9-21 21:50 編輯 ]
引言 使用道具
ning9058
大公爵 | 2008-9-21 19:43:50

回應 #4 天王老子 的主題

他這麼說符合了皇軍的一句話:你D,大大D良民~;P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9-21 21:29:45

回應 #5 ning9058 的主題

有些人就是愛舔日本LP沒辦法, 結果舔著舔著釣魚台不見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08-9-22 00:07:00

1937年日本沒有到400萬軍隊
不信你去查

它海空軍贏中國很多是對的

中國軍也沒那麼爛  有德國訓練與裝備的中央軍

淞滬會戰 日本只派20萬人來

到1945年在中國戰場的軍人  也100多萬人

自己不做功課  道聽塗說  還敢所我錯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08-9-22 00:08:45

回應 #6 天王老子 的主題


我只不過說出實話
不是哈日

你們的這方面知識如何得到  看電影電影教科書
哈哈
引言 使用道具
richard200180
王爵 | 2008-9-22 01:08:33

坦克看起來好虛= =~~~~~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9-22 17:43:39

回應 #8 black69 的主題

看你隨意猜測我的資料出處就看出你只會虎濫.

你認為當年日本陸軍有多少人? 沒有四百萬? 那是多少? 只派20萬來做啥? 其他人都在日本本土打獵?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08-9-22 20:26:00

回應 #10 天王老子 的主題

日本在1930年代 常備陸軍只有25萬人左右
它動員體制完備  可隨時動員
但上海戰事  它只派20萬人來是事實  
日本軍在中國最多也只維持1百多萬人
中國政府基本上在1938年初幾乎瓦解 剩下四川附近地區了  可控制地區很少
皇軍也敢在1939年跟蘇維埃在蒙古共和國附近暴發大規模軍事衝突
後來有美軍裝備也無法反攻收復一些國土  
1944年日軍強弩之末  中國還是被攻破雲南

日本的強項是海軍  對付中國  對它並不利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9-22 22:16:29

剛開始閘北的日本守軍的確很少, 差點被打得跳江, 後來靠海空軍火砲掩護打回來.

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強占了中國的遼東半島和南滿鐵路。不久,日本將遼東半島改名為關東州,在旅順設立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和陸軍部。1919年在關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在旅順口設關東軍司令部。

關東軍guān dōng jūn是日本陸軍駐扎在中國東北的一支軍隊。編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以及滿洲國部隊等,共約120萬人。

光一個東北就120萬陸軍!




凇滬會戰歷時三個月,其慘烈程度為現代戰爭史上之少見。中國軍隊人數雖多,但武器裝備極其落後,後來的西方軍史家說,凇滬戰役就像一次落後武器裝備的展覽會;日軍裝備優良,加上有空軍及沿江艦隊的炮火支援取,日軍一個師團的戰鬥力頂得上國軍的十個師。日軍參戰達9個師團22萬余人,傷亡9萬余人,中國軍隊參戰6個集團軍約70個師共70余萬人,傷亡25萬余人。淞滬戰役得到了全國人民特別是上海人民的有力支持,70萬國軍的浴血奮戰,使日軍被迫改變由北向南占領中國的戰略部署,打破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為中國沿海工業的內遷贏得了時間,激發了中國軍民的抗戰熱忱,其對中國後來的抗戰起到難以估量的作用。

[ 本帖最後由 天王老子 於 2008-9-22 22:33 編輯 ]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9-22 22:36:25

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

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戰役,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

淞滬地區位於長江下游黃浦、吳淞兩江彙合處,扼長江門戶。由於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淞滬停戰協定》的限制,中國軍隊不能在上海市區及周圍駐防,市內僅有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上海市警察總隊及江蘇保安部隊兩個團擔任守備,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變以後,即在上海虹口、楊樹浦一帶派駐重兵,專設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駐滬兵力有海軍陸戰隊3000余人,大批日本艦艇常年在長江、黃浦江沿岸巡弋。

駐滬日軍挑起戰端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在華北擴大戰爭的同時,又積極策劃侵占上海。8月9日,日本駐上海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和士兵齋藤要藏驅車闖入虹橋軍用機場挑釁,被中國士兵擊斃。駐滬日軍以此為借口要挾中國政府撤退上海保安部隊,撤除所有防御工事。日本的無理要求被中國拒絕後,即動員駐上海4000人的海軍陸戰隊及艦艇登陸人員和 “日僑義勇團”共萬余人緊急備戰。

11日,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率第87、第88師到上海楊樹浦及虹口以北布防,中國空軍主力也開始由華北向上海方向集結。13日,日海軍陸戰隊首先由虹口向天通庵車站至橫浜路段開槍挑釁,再以一部向寶山路、八字橋、天通庵路進攻,被第88師擊退。

第9集團軍作戰和中日空軍激戰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3日下令將張治中部改編為第9集團軍,從14日拂曉開始發起反擊,同時命令空軍協同地面作戰。空軍當天就轟炸了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和第3艦隊,炸傷旗艦“出雲”號。第4驅逐機大隊擊落襲擊杭州筧橋機場的日機3架,擊傷1架。15日,日軍統帥部下令組建上海派遣軍,任命松井石根為司令官,立即從國內增派第3、第11師團到上海。15、16日,中日空軍發生激戰,中國空軍在京滬杭上空共擊落日機40余架。17日,中國海軍魚雷快艇在上海外灘再次擊傷“出雲”號。
張治中的第9集團軍從15日起,向日軍發起多次圍攻。第87師攻占日本海軍俱樂部,第88師衝入日本墳山陣地。19日,從西安調來的第36師投入戰鬥,於21日攻入彙山碼頭,嚴重威脅日本海軍陸戰隊。22日,日上海派遣軍先頭部隊開始在楊樹浦附近登陸。第9集團軍側翼受到威脅,反擊作戰遂告中止。

中日繼續增兵上海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陸續向上海附近增兵,成立第三戰區。馮玉祥任司令長官,顧祝同任副司令長官,陳誠任前敵總指揮。以第9集團軍組成淞滬圍攻區圍攻駐滬日軍,第8集團軍(張發奎部)組成杭州灣北岸守備區,第10集團軍(劉建緒部)組成浙東守備區,第54軍組成長江南岸守備區,第111師組成長江北岸守備區,以上4個守備區負責封鎖壓制日軍登陸部隊。23日,日軍第3、第11師團在長江南岸的吳淞、張華浜等地強行登陸。第三戰區臨時將長江南岸守備區擴編為第15集團軍,由陳誠兼總司令,又抽調3個軍予以加強。

日軍第3師第一梯隊在張華浜附近登陸時,遭到張治中部警察總隊頑強抵抗。第3師主力登陸後,警察總隊不支,撤至南泗塘河西岸據守。張治中組織第87、第36師增援,挫敗日軍進攻,雙方於25日隔河對峙。日軍第11師團第一梯隊23日在川沙口和石洞口地段登陸,由於第15集團軍部隊未到指定位置,日軍迅即攻占獅子林炮台、月浦和羅店,然後分別向瀏河、寶山進攻。下午陳誠所部先後趕到,第18軍協同第54軍實施反擊,當晚收復羅店,次日收復寶山、獅子林和月浦。25日,雙方於獅子林、月浦、新鎮、羅店至瀏河口一線形成對峙。

日軍為連接和擴大兩個師的登陸場,9月1日從獅子林和吳淞兩面夾擊寶山。守備寶山的第18軍姚子青營擊退日軍多次進攻,頑強堅守至7日,日軍以戰車堵擊城門,集中海陸空火力轟擊,全城燃起烈火,該營官兵全部壯烈犧牲。戰至10日,日軍將兩塊登陸場連成一片。第15集團軍予敵重大殺傷後,部隊嚴重減員,13日奉命撤出月浦、楊行、新鎮等陣地;第9集團軍則奉命放棄寧滬鐵路(南京-上海)以東的大部地區。至9月17日,中國軍隊撤至北站、江灣、廟行、羅店、瀏河一線,與日軍對峙。

第三戰區的縱深防御作戰

9月,蔣介石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21日再次調整部署:以第9集團軍為中央軍,朱紹良任總司令,位於北站、江灣、廟行一線及其以西地區;以第8、第10集團軍為右翼軍,張發奎任總司令,位於蘇州河以南至杭州灣北岸地區;以第15、第19集團軍為左翼軍,陳誠任總司令,位於蘊藻浜以北的萬橋、羅店、廣福地區。9月中下旬,日軍新增調第9、第13、第101師及重藤支隊(台灣旅)到上海,加入上海派遣軍戰鬥序列。

10月1日,日海軍、航空兵協同地面部隊發起新的攻擊。北路以第11師指向廣福、陳家行;南路集中第3、第9、第13、第101師強渡蘊藻浜,向大場、南翔進攻,守軍頑強抗擊。15日,日軍突破蘊藻浜,蔣介石急調第21集團軍10個師加入中央軍序列,以其3個師從大場附近向南路日軍反擊,另以左翼軍4個團在廣福南側向北路日軍反擊,均未突破日軍陣地。22日,日軍集中第3、第13、第101師進攻第21集團軍,在廟行和陳家行之間突破守軍陣地,26日攻占廟行和大場。蘇州河北岸的中央軍腹背受敵,於27日放棄北站、江灣陣地,向蘇州河南岸轉移。第88師第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第1營官兵繼續堅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打退日軍多次進攻,被稱為八百壯士。後於31日奉命退入公共租界。

日軍從杭州灣登陸,上海失守

日軍大本營10月初決定將侵華戰爭主要進攻方向從華北轉向上海方面,急從華北、東北、國內抽調部隊,於20日組建第10集團軍援滬。11月5日,由集團軍司令官柳川平助率第6、第18、第114師團及國崎支隊(第5師團第9旅團),突然在杭州灣的全公亭、金山衛間登陸,策應上海派遣軍實施迂回包圍。當時杭州灣北岸的守軍,大部已調去支援上海市區作戰,只有第63師的少數部隊守備,猝不及防。日軍占領沿海地段後,迅以第6師團進攻松江和閔行,以第18師團進攻金山和廣陳。第三戰區急調第62、第79師分別阻擊日軍第6、第18師團,均被擊退。日軍6日占金山。7日上海派遣軍和第10集團軍奉命合編為華中方面軍,由松井石根統一指揮,企圖對上海守軍迅速達成合圍。戰局急轉直下,8日蔣介石下令全線撤退。12日上海失守,戰役結束。

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中國軍隊雖多,但分散在各自防區死打硬拼,注重正面防御,忽視側翼安全;日軍裝備優良,取正面強攻,屢遭挫敗,改從側後登陸,迂回成功。日軍參戰達9個師團22萬余人,傷亡9萬余人;中國軍隊參戰6個集團軍約70個師共70余萬人,傷亡25萬余人。淞滬守軍浴血奮戰,使日軍被迫轉移戰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為中國沿海工業的內遷贏得了時間,激發了中國軍民的抗戰熱忱。
引言 使用道具
s8142229
伯爵 | 2008-9-23 11:25:22

原帖由 black69 於 2008-9-22 20:26 發表
日本在1930年代 常備陸軍只有25萬人左右
它動員體制完備  可隨時動員
但上海戰事  它只派20萬人來是事實  
日本軍在中國最多也只維持1百多萬人
中國政府基本上在1938年初幾乎瓦解 剩下四川附近地區了  可控 ...

日本有17個常備師團 25萬人是中肯的 而且從日本的資料來看 和史政局後來與當事人的訪談 他們沒有打算打這場戰
當時日軍內部還在爭論呢
引言 使用道具
s8142229
伯爵 | 2008-9-23 11:34:07

原帖由 天王老子 於 2008-9-20 23:51 發表
難得碰到你這種論調的.

日本戰車水準的確不及歐美那是因為亞洲戰車沒有人比他強.

他何必學歐美製造重型戰車?

二十萬更是無稽!

當時日本陸軍已經有四百四十八萬!

國軍有兩百二十萬裝備奇差的陸軍 ...

448萬!!怎麼算的  還有關東軍在中國人數最多才85萬( 1941年)

[ 本帖最後由 s8142229 於 2008-9-23 11:55 編輯 ]
引言 使用道具
s8142229
伯爵 | 2008-9-23 12:15:28

原帖由 black69 於 2008-9-20 21:12 發表
日本的亡國是攻擊美國
上面的內容過於偏頗

1937年的上海戰事  是中國集合起精銳的中央軍
對上海日本租界先發動圍攻的  日本守軍少得可憐  日本國會在此事後才通過法案派大軍前往華中  大軍充其量只有20萬人 ...


日本軍史承認二戰中日軍戰死185萬,包括太平洋上大批的整師團、整軍的覆沒,如記載在菲律賓戰死52萬,在沖繩戰死10萬,有18萬多日軍被英聯邦軍隊擊斃在緬甸、(含中國遠征軍擊斃1萬多日軍這一戰果),9萬日軍在中國東北被蘇軍擊斃。也就是說,約有120萬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擊斃, 占戰爭中日軍死亡總數的64%。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總計戰死185萬人(另截止投降時有10萬殘廢 傷員,這就是195萬這個數字的由來),其中在中國八年戰死40萬人。日軍在中國陣亡的人數占日軍死亡總數22%弱。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先后投入航空母艦25艘,被擊沉21艘。二戰中最大的軍艦、被認為是日本海軍象征的7萬吨級的“大和”、“武藏”號超級戰列艦也被炸沉。二戰中美國建造、改裝航空母艦150艘,除48艘送給英國外,其余大部投入太平洋戰場,完全是以雄厚的國力將日本壓垮。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戰死40萬人。

日本空軍大部也是被美國消滅,
日本投降時的兵力分布。投降時日軍總數720萬,其中“中國派遣軍”105 萬,佔總數的15%弱﹔日本關東軍向蘇軍投降68萬,占9%。在太平洋戰場向以美軍為首的盟軍投降的南方軍和“國內軍”合計約550萬,占76%。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驅逐艦以上大型軍艦300多艘,有90%被美國海軍擊沉,被擊沉的商船、油船也達90%,日本本土可以說被完全切斷了外援。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9-23 18:31:55

回應 #16 s8142229 的主題

你認為550萬中有多少是陸軍?
引言 使用道具
s8142229
伯爵 | 2008-9-23 18:46:39

回應 #17 天王老子 的主題

我只想知道448萬是怎麼算出來的
引言 使用道具
s8142229
伯爵 | 2008-9-23 19:00:28

日 本陸軍有17個常備師團、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5個野戰重炮兵旅團、3個戰車聯隊(包括坦克、裝甲車)、16個飛行聯隊(54個飛行中隊)以及守備隊(相當於步兵旅團)等,共38萬人左右。(註:77事變時日本陸軍)

不過可動員兵力448萬 對吧 當時還沒動員 一個國家要維持那麼大隻的常備陸軍 很吃力

[ 本帖最後由 s8142229 於 2008-9-23 19:01 編輯 ]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9-23 19:14:00

回應 #18 s8142229 的主題

448萬不是我算的, 是我看到的資料.

550萬哪來的? 不也是你看到的資料, 所以我問你550萬中有多少是陸軍?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