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21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lageo
子爵 | 2015-1-17 10:28:17

本帖最後由 clageo 於 2015-1-16 10:20 編輯

石頭記
作詞:邁克/陳少琪/進念二十面體
作曲:劉以達

看遍了冷冷清風吹飄雪 漸厚
鞋踏破 路濕透
再看遍遠遠青山吹飛絮 弱柳
曾獨醉 病消瘦
聽遍那渺渺世間輕飄送 樂韻
人獨舞 亂衣鬢

一心把思緒拋郤似虛如真
深院內舊夢復浮沈
一心把生關死劫與酒同飲
焉知那笑顏藏淚印

絲絲點點計算 偏偏相差太遠
兜兜轉轉 化作段段塵緣
紛紛擾擾作嫁 春宵暖暖變卦
真真假假 悉悲歡恩怨原是詐
(花色香皆看化)


作者:李振邦

八十年代組合達明一派當中許多歌曲都膾炙人口,而黃耀明和劉以達合作過的詞人,今時今日仍為樂壇填詞健將,包括陳少琪、周耀輝等(詞神林夕也僅在重組的〈萬歲萬歲萬萬歲〉、〈The Party〉兩張大碟填過好幾首作品)。本文的主題放到邁克與達明一派的合作之上,他本身詞作不多,但筆者認為他與達明的合作幾首作品中,首首都十分精彩,既有無奈、也有絕望,而他自身探討情慾的特色,也躍在這支八十年代香港最偏鋒的流行組合歌曲之中。


〈石頭記〉是達明一派在1987年的第二張同名大碟的歌曲,顧名思義是關於曹雪芹所作的著名小說〈紅樓夢〉,當中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三角戀是主線。其他關於賈寶玉和十二釵的故事,周邊人物、賈府的中落,故事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但有著人生的失落、事物盛極必衰的永恆主題,令故事成為中國四大章回小說之首。一般而言,四大小說分別代表中國小說的四大流派,就是歷史、神怪、俠義和言情。

〈石頭記〉不是邁克一人之力完成,1987年,進念•二十面體(Zuni Icosahedron)的林奕華與達明一派合作的舞台劇〈石頭記〉,所以詞作集合劇組、邁克和陳少琪的手筆。雖然稍後介紹的〈你望我望〉和〈上路〉都邁克和陳少琪的合作,但都是維持邁克淒冷風格。

絲絲點點計算 偏偏相差太遠 兜兜轉轉
化作段段塵緣 紛紛擾擾作嫁 春宵戀戀變卦
真真假假 悉悲歡恩怨原是詐


在短短一百四十四字的歌詞中,詞出現十分多疊字,尤其以副歌為最,在四十六字中有十一個疊字組,媲美李清照的〈聲聲慢〉。此段講述人生無常,即使人一步三回首,計算到底,也難以敵過無法預測、外界的「變數」,或者我們能稱其為「命」,《紅樓夢》各人的際遇,在一百二十回中變化太大,其實是預計之中,曾經奢華的生活最後化成泡影,個人的愛情被迫失落,是必然還是賈寶玉個人問題,沒人可以說準,所以令人們不能對真事相信、寧願肯定世間只有假事的感覺。

看遍了冷冷清風吹飄雪 漸厚 鞋踏破 路濕透
再看遍遠遠青山吹飛絮 弱柳 曾獨醉 病消瘦
聽遍那渺渺世間輕飄送 樂韻 人獨舞 亂衣鬢


首段歌詞全以白描,眼下歌詞畢竟比較少這樣的描寫,往後粵語歌詞中,主力集中在個人內心的發掘,或者敘述一個故事為主。白描是指只集中在所見物之上,當然物象可以作為喻體,但是古風上的喻體喻詞比較有較大連繫,在〈石頭記〉中,飛絮→弱柳→消瘦、樂韻→獨舞→亂衣鬢是有內在關係,弱柳隨風而擺,像病了的人在走路會步履不穩;人聽到音樂會起舞,連帶衣裝會漸不整齊。〈石頭記〉用上傳統手法,一如〈清平樂〉中,梅花花瓣細小,像無盡飄雪,加上前句「觸目愁腸斷」,令「拂了一身還滿」之「滿」指的不只是飄雪,還有愁腸。

〈石頭記〉首段三組情景,都是形容孤獨的環境,除了「鞋踏破 路濕透」一段,其餘都是獨醉、獨舞,情節切合賈寶玉最後一人孤身離開賈府,不知所蹤。人生就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林米娜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