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06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h350117
大公爵 | 2015-1-23 14:47:30


作者:黃薇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藝術史上似乎從來不乏莫迪里阿尼這樣的例子:天縱英才,放浪形骸,一生短暫得如同迅疾劃過的璀璨流星;生前籍籍無名,窮愁潦倒,死後聲名鵲起,身價百倍。2014年11月,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專場上,莫迪里阿尼的石刻雕塑《頭像》一舉拍出7072.5萬美元(約4.33億元人民幣)的高價,刷新了藝術家的拍賣紀錄。此前的紀錄一直由2010年6896萬美元成交的油畫《沙發上的裸女》保持。

  略微反諷的是,當初莫迪里阿尼的最大願望便是全心全意投身雕塑,但貧病交加舉步維艱,最後只能放棄。他的藝術生命不過短短13年左右,盡情燃燒自我,故事後來發酵為傳奇,為其存世的作品增光添彩,為拍場上的價格推波助瀾,但一切都已與他無關。朋友雕刻家雅克·利普契茲回想起他曾多次談及自己希望的是“一種短暫而熱烈的生活”,雅克說:“雖然他夭折了,但卻完成了他所要做的。”

  從布爾喬亞到波西米亞

  1884年7月12日,阿梅代奧·莫迪里阿尼出生於意大利中部里窩那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母親很偏愛這個最小的孩子,她受過良好教育,創辦學校教授英文法文、搞文學翻譯,追溯起來還是哲學家斯賓諾莎的後人,莫迪里阿尼對此一直引以為傲。母親早早看出他的不同之處,在日記中寫道:“他表現得就像個被寵壞了的孩子,不過倒不乏才智。還得假以時日才看得出會有何成就。說不定是個藝術家?”

  莫迪里阿尼從小體弱多病,11歲時感染傷寒,誘發為胸膜炎,14歲又患上斑疹傷寒,留下了伴隨終身的肺結核,於當年輟學。但受母親的影響,他很喜歡閱讀,但丁、波德萊爾等人的詩歌脫口而出。在巴黎,朋友形容他的畫室“每個角落都能看到書”,詩人愛倫堡則為其博學而驚詫,“我想我從未見過哪個畫家如此深愛詩歌”。

  1901年病好後,母親兌現承諾帶他遊覽了南方的羅馬、佛羅倫薩等地,文藝複興大師們的燦爛傑作震撼了莫迪里阿尼,成為一名藝術家已是眼前唯一的道路。此後,他從里窩那到佛羅倫薩再到威尼斯,幾年輾轉學藝,眼界大開,對學院派教育的陳腐教條日漸厭煩。22歲的他註定要到巴黎尋夢。

  一戰前後的巴黎如同一個聖地,召喚各地熱衷革新的年輕藝術家們前赴後繼來到這里。莫迪里阿尼的藝術生命正是從這里真正起步。最初人們形容他像個資產階級的花花公子,飲酒適量,舉止禮貌,單身公寓整潔有序。畢加索說過:“全巴黎只有一個人衣著得體,他就是莫迪里阿尼。”但一年左右,他便入鄉隨俗,從標準的小布爾喬亞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波西米亞人。莫迪里阿尼認為只有拋開中產階級的安逸和價值觀,才能成就藝術,文藝複興時期的大師之作被放進櫃子,早期作品幾乎一毀而空,“全是孩子們的玩意兒,當我還是一個骯臟的資產者的時候畫的”。

  他養成酗酒的習慣,還抽起了大麻,很快入不敷出,但畫又賣不出去,交不起房租只好四處搬家,在巴黎前後搬家達三十幾次。他的住所簡陋到讓朋友震驚,與臭蟲老鼠同居,骯臟寒冷,沒錢買煤時只好躺在床上。

  莫迪里阿尼到達巴黎的1906年,馬蒂斯舉起野獸派的大旗登上舞臺,畢加索正在創作立體主義代表作《亞威農的少女》,在不遠的將來,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等等還將輪番登場,但他卻始終遊離於這些風潮之外。1913年立體主義如日中天時,有人問他采用哪種畫法,他答道:“莫式畫法!”他個性高傲,拒絕盲從,朋友們也都是些非主流的藝術家,比如蘇丁、郁特里羅,或是有點瘋或是聲名狼藉。只有1907年塞尚的身後回顧展讓他大為所動,深受啟發,塞尚的名言“我們必須從圓錐體、圓柱體和球體去思考萬物”,為他日後的藝術發展埋下伏筆。

  偷石材去雕刻

  1909年莫迪里阿尼和羅馬尼亞的雕刻家布朗庫西相識,受後者影響,他開始重拾年少時的雕塑理想。早在1902年由老師帶領著參觀克拉拉采石場——米開朗基羅曾在這里工作過,他就萌生了這一願望。

  布朗庫西教他如何挑選石材,如何琢磨石料,並直接將其帶到了原始藝術的殿堂。20世紀初,非洲雕刻首次在法國展出時,那種別具一格的簡潔讓現代藝術家們激動不已。莫迪里阿尼為黑人雕塑的洗練、大巧若拙所迷醉,它們將人的形態簡化到了最精萃的線條與體積。他和布朗庫西一樣,贊成雕而不是塑。傳統方法是雕塑家用陶土細細打磨出形態,然後再燒制成石膏模型、澆鑄金屬模具,最後灌入青銅溶液。最典型的代表人物羅丹,將這種工藝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而莫迪里阿尼激烈反對羅丹,認為泥塑病態,模仿太多,“拯救雕塑的唯—辦法是再度直接從石頭雕鑿”。莫迪里阿尼沒有在任何學院或教師指導下學過雕塑。有同行形容他雕刻時有如魔法般“將雕像從石料中解放出來”。他只用減法,反對加法。

  1909年到1914年間,莫迪里阿尼只畫過幾幅肖像,以極大熱忱投身雕塑。現存的25件作品中,大多是人頭像,兩件分別是立像和女像柱——那種支撐著古希臘神廟屋頂的披衣女性形象。這些雕塑大都有著橢圓形長臉,長而直的頸柱,有如刀刃的鼻梁,神情神秘而安詳。莫迪里阿尼曾夢想創作大約一百個石雕女像柱,稱它們是“溫柔的列柱”,將放置在他理想中的“美之神廟”四周。雕刻家愛普斯坦看到他“一到晚上,就在工作室里的雕像頭上點上蠟燭,那光景就像置身原始的神殿一樣”。在大麻的迷幻中,他曾緊緊擁抱那些雕像。

  1910年他攜6件作品參加了獨立沙龍的展出,但一如既往的鮮有關註。過量的工作、酒精與缺衣少食,讓他在1911年病倒了。朋友們把他送上回家的火車,但不久他又重訪巴黎,這種情形在第二年再次上演。家庭曾經種種挽救他的企圖都成為泡影。巴黎,如同一塊愛恨交織的巨大磁石,永遠讓他欲罷不能。

  沒錢買材料時,他偷過工地石材和地下鐵軌的枕木。如今破紀錄的雕塑《頭像》便是由來自建築工地上的石灰巖雕刻而成。1913年,莫迪里阿尼在巴黎一處建築工地看到了幾塊合適的大石塊,便在夜里帶著鑿子偷偷來刻,即將完工時他眼睜睜看著工人們把這些石料放進地基,“埋葬了他那美麗的雕刻”。他強烈抗議,大吵大鬧,但工人們只付之一笑,說他瘋了,把他攆走。直到今天,蒙帕納斯腹地某處大廈下還埋藏著莫迪里阿尼不為人知的雕像。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林米娜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8  金幣 + 1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