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zxc835629
大公爵 | 2008-10-8 14:35:52

為救股市,中國政府和上市公司大股東總動員,原本10月是大小非 流通股解禁的另一個高峰月,在政策傳達之下,中央企業紛紛買回庫 藏股,並宣示大非流通股股東不釋出手中的持股,讓10月份可能成為 今年全年非流通股解禁壓力最小的月份之一。市場法人認為,大小非 流通股壓力暫時舒緩,加上政府利多政策配合,有助市場信心提振。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楊佳升指出,今年以來,大小非流通股解禁 問題,成為海內外投資人投資陸股的疑慮與風險之一。

不過,大小非流通股解禁壓力,將因為大陸政府積極救市有了舒緩 ,根據大陸「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受到央企增持、政府作多態度明 確及股價甚低的情況之下,10月份大小非流通股解禁壓力大為減少。

同時,為根本解決非流通股解禁問題,有專家提出由政府出面組成 「大小非穩定社會責任基金」,引起社會廣泛的討論。

10月份大小非流通股解禁規模約為108億股,是9月份的兩倍,總市 值規模為850億元人民幣(下同),解禁家數約有79家。今年非流通 股解禁規模最大月份在8月,約有273億股,9月大幅度下降至54億股 ,10月之後又快速攀升。

10月份非流通股解禁規模最大者為中石化,約有43億股,市值達5 86億元,將於10月10日解禁,對市場形成極大的壓力。屬於國有企業 的中石化在周二表示,大股東不會在市場上釋出解禁股,還可能從市 場上買回庫藏股。此舉為市場打入鎮定劑,帶動周二上海綜合指數縮 小跌幅,中石化上漲1.8%,收10.17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79家解禁股當中,有國家持股和國有法人持股的 公司約40家,國有持股比例超過30%的家數超過20家,也就是說,國 有持股配合政令不得拋售解禁股,本月份非流通股解禁壓力大大降低 。同時,在央企與民營企業響應政策,加入買回庫藏股行列,陸股慘 跌血流成河的情況暫時可望止血。

寶來證券(香港)投資事業處董事總經理歐宏杰認為,央企多為權 值股,在股東買回庫藏股和大股東承諾不釋出解禁股,短線對股市有 刺激力道,加上政策利多的加持,短期股市表現會比其他國家強勁。

不過,分析師提醒,大股東解禁壓力解除,那些業績不佳或本益比 高的上市公司,仍可能遭受到小股東解禁拋售的壓力,操作仍得謹慎 。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