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330 | 回覆: 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mis722
威爾斯親王 | 2015-2-23 15:53:40

     解構日製7人座新星Honda Odyssey




2015 Honda Odyssey


Honda Taiwan董事長牧野朗在2月11日的媒體餐會提到2015年最重要的兩項工作重點,其一是Honda二輪將在睽違12年之後,率先以大型摩托車(250cc以上)返回Honda歷史上第一個海外基地、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臺灣摩托車市場,其二是將在6月引進Odyssey進軍7人座MPV市場,宣示Honda將以豐富的產品線深耕臺灣汽機車市場。

當日的報導中提到已經有部份消費者在無法確認車價與配備的情況下,提前訂車排隊的特殊情況,春節期間U-Car更進一步掌握到Odyssey將以2.4升引擎(175匹/23公斤米)與CVT無段變速(頂級版有機會附7速手自排)單一動力組合,依配備區分為VTi與VTi-S兩種車型,價格約在新台幣150萬元~175萬元之間,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臺灣Odyssey的獨特之處。

699 (1).jpg

臺灣將導入日本生產的日規第5代車型,也是日規Odyssey第一次出現滑門車身,擺脫過去較為低扁的轎旅車樣貌,車身長度4米83與現型第4代美規Odyssey超過5米1車身長度截然不同,相對適合亞洲國家較為壅擠的道路狀況。

Odyssey與本田二輪讓臺灣這一等就是12年,回首2002年隨著Honda來臺灣設立100%持股的分公司之後,本田技研工業結束與臺灣的光陽、三陽近40年的技術合作夥伴關係,Honda二輪更全面退出全球最大摩托車市場,昔日的名流100、NSR、Dio與DJ1RR更僅能留在五、六年級生的青春回憶裡。2015年4月本田二輪首先以250cc以上的大型摩托車(黃牌、紅牌)重返Honda歷史上海外的第一站臺灣,提供消費者與世界同步的Honda二輪服務品質與騎乘樂趣。

而第3代日規Odyssey更是在12年前,Honda Taiwan成立後的首場市調會與第2代CR-V、第1代Stream一起,讓參與市場調查的臺灣消費者進行評選,最終Honda Taiwan選擇以CR-V為國產化的首款商品,每一個世代的CR-V確實也都創造出相當亮眼的銷售成績。

而Odyssey與Stream(前總代理南陽曾引進)則無緣進軍臺灣,這12年讓Honda的7人座商品屬於空窗期,造成消費者只能選擇其他品牌,或購買由貿易商所引進的美規Odyssey。反觀日規Odyssey在亞太區的右駕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與澳洲,或是鄰近的中國市場,則與日本同步銷售過第3~5代,甚至連Stream都在商品線中,過去12年的日本無生產左駕與中國車無法開放進口,確實讓臺灣消費者感到相當無奈。

終於Honda Taiwan將在2015年6月,從日本正式引進日規版的第5代Odyssey進軍7人座MPV市場,Odyssey的車身尺寸長寬高4830x1820x1695釐米與軸距2900釐米,直接對上臺灣市場受歡迎的Toyota Previa與Luxgen M7 Turbo,臺灣版Odyssey將來自日本鈴鹿工廠。

回顧Odyssey車系20年的歷史,除了第一代日本與美國擁有相同商品之外,從第二代起日規與美規就分道揚鑣了,這也是Honda近年來除了Accord之外,需冠名日規或美規以區分不同車身尺寸的車款。日規第2代至第4代沿用Accord的四輪獨立雙A臂底盤,維繫著可停放機械式停車位、車身長度在4米8左右的7人座轎旅車格局,以操控表現為主要訴求。

美規從第2代起就以車長超過5米1的全尺寸MPV車身,回應美國市場對MPV需具備大空間的要求,在1999~2004年間美規Odyssey更以LaGreat車名回銷日本,美規Odyssey歷經3代到今天行李廂內建車艙專用吸塵器的4.5代,底盤隨著美規Accord進化成前雙A臂與後多連桿,唯一不變的是以後獨立懸吊系統維繫操控表現的堅持,有別於Sienna、Voyage與Town & Country等美系MPV所採用的非獨立式後懸吊系統設定。

699 (2).jpg

1994年誕生的Odyssey車系除了第1代美日規共用車體之外,在車型設定上則是從第2代起就分家了,日規維持車長4米8、可停放機械車位的轎旅車身型,美規車長則一舉放大到較受美國市場歡迎的5米1(全尺寸MPV),兩者為一相同的部份是維繫著Honda的DNA,無論美規或日規Odyssey都以前雙A臂後多連桿懸吊系統呈現7人座GT操控致上的獨特形象,明顯與同級競爭對手的舒適致上做出區別。

美規Odyssey從第1代到現在的第4.5代都曾在臺灣出現過,在臺灣的中古車與水貨車市場流通的車源,主要來自於旅居美國的留學生攜帶汽車返臺、派駐在臺灣的各國外交使節自辦進口或貿易商平行輸入等,U-Car先前也報導過美規第4代Odyssey通過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 IIHS各項撞擊測試,而享有最安全MPV美譽。

日規Odyssey卻受限於過去日本工廠只生產右駕,即使第3代起在中國大陸開始生產左駕車型,仍受到兩岸成車無法正式開放進口的法規所影響,在臺灣難得一見,除了部份車商舉辦市調會或車展時曾短暫運送過來,車迷朋友除了到日本或中國當地租車,很難得有機會接觸。

日規第5代鎖定中國商旅車市場,概念車Honda Concept M更選在2013年的中國上海車展發表,第5代日規Odyssey在2014年春季起也在中國生產,比日規第4代長度增加30釐米、寬度增加20釐米、高度增加150釐米、軸距增加70釐米、車艙室內高度增加105釐米、車艙前後縱深增加85釐米,拋棄前兩代可使用雙層機械車位的轎旅車身型。

第5代日規Odyssey整合Honda從2012年後日本不再生產的Elysion頂級7人座車系(對手為Toyota Alphard與Nissan Elgrand),在長高、車艙空間放大的同時,卻仍維持轎車等級上下車高度330釐米地板,身型媲美主要競爭對手Previa、空間媲美日本頂級商旅車指標Alphard的嶄新車款。

臺灣即將導入的日規第5代車型,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滑門機構、1695釐米車身高度、中排兩張獨立Ottoman紓壓座椅、標準7人座車艙佈局與2.4升動力(兼顧稅金、油耗)。頂級版本更追加左右電動滑門,方便後艙乘客上下車。

699 (3).jpg

日規第5代鎖定中國商旅車市場,概念車Honda Concept M更選在2013年的中國上海車展發表。

2013年參加在本田研究所舉辦的Honda Meeting時,與第5代Odyssey開發LPL(大型計畫領導者)川上惠夫主任研究員有過深度訪談,當時川上先生即明白表示第5代Odyssey放棄之前4個世代日規Odyssey轎旅車格局,以日本銷售冠軍Previa與Alphard受歡迎的車身大小與寬敞空間為目標,開發出滿足三代同堂家庭買家所需的第五代Odyssey,又能夠維持一個人開車時對於駕馭樂趣的追求,保留屬於Honda的操控樂趣。

實際丈量Odyssey第二排座椅的椅背長度580釐米(比Previa與2014年式Alphard短40mm)、椅被寬度465釐米(比Previa短35釐米、比2014年式Alphard短5釐米)、椅面深度480釐米(比Previa短20mm、比2014年式Alphard短10釐米)、椅面寬度505釐米(比Previa短25釐米、與2014年式Alphard相同)。

2013年Honda Meeting會場實際乘坐Odyssey中排座椅,明顯感覺到座椅泡棉的支撐性比Previa或Alphard來得偏硬一些,皮椅觸感也屬於比較耐磨的粗硬派,在質感上不若Previa或Alphard細緻卻相對在長途旅行時較耐久坐,身體也比較不容易受到隨駕駛較激烈的操控行為而滑動。Odyssey第二排的頭部空間有140釐米(與2014年式Alphard相同、Previa則為110釐米),Odyssey第二排可滑動距離為740釐米(Previa為800釐米、2014年式Alphard為450釐米),Odyssey與Previa同樣可以將第三排完整收納在車艙地板下,創造4人座的Lounge Room慵懶旅行模式。

699 (4).jpg

日規第5代Odyssey的7人座車型第二排,為Honda汽車第一次使用Ottoman座椅,坐臥兩用含小腿靠枕的座椅,讓企業主管能在長途的路地旅程中,享受媲美私人飛機的放鬆車艙空間,尤其符合中國內陸市場動輒3小時行車時間的長距離企業差旅需求。

實際上Odyssey中排座椅的Ottoman座椅功能、舒適度、操作便利性與Previa、2014年式Alphard相比,表現在伯仲之間(2014年式Alphard兩張中排座椅為全電動調整)。Odyssey受惠於車廂地板距地高僅330釐米,擁有媲美德製大型豪華轎車的乘車高度與較一般休旅車更低的著座重心,搭配低窗簷的大面積明亮車窗,讓前、中、後排乘客的乘車感受與2014年式Alphard接近而類似一般轎車。

Odyssey中排Ottoman座椅更強調椅背上方1/3段,對人體背部弧度所提供的支撐性,讓乘客在後仰坐姿時,可以用更輕鬆的身體姿勢享受沿途景緻、欣賞吸頂式螢幕所播放的節目、更輕鬆地與前座乘客交談,而不用再撐起上半身或脖子,搭配腿靠使用,讓全身感受更舒坦自在。

Odyssey的動力系統與操控介面部份源自於第9代Accord,也就是臺灣現行以美國原裝進口銷售的Accord(不再分美日規),駕駛界面更如出一轍,有熟悉的多功能方向盤、Eco節能行車模式、觸控式空調面版與觸控式音響介面(附加功能將隨入門與高階車型座區分),駕駛高度比CR-V還低一些,很容易有駕駛Accord的錯覺。

臺灣將導入的Odyssey搭載2.4升i-VTEC動力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175匹/6200轉與最大扭力23.0公斤米/4000轉,著重運轉時的寧靜度、低轉速扭力與平均油耗表現,搭配CVT無段變速(頂級版附方向盤換檔快撥鍵7速手自排),動力表現超越Previa 2.4L與2014年式Alphard 2.4L的170匹/22.8公斤米。至於日規頂級Absolute的2.4升缸內直噴引擎或日本開發中的Hybrid油電複合式動力、VTEC TURBO引擎則暫時不在計畫之內。

699 (5).jpg

臺灣將導入的Odyssey搭載2.4升i-VTEC動力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175匹/6200轉與最大扭力23.0公斤米/4000轉,著重運轉時的寧靜度、低轉速扭力與平均油耗表現,底盤則是前麥佛遜後拖曳臂懸吊系統結構,減震阻尼設定以舒適之中能帶給駕駛者較高的操控自信為主軸。

Odyssey的懸吊系統為前麥佛遜後拖曳臂式,與Previa、2014年式Alphard的基本機械結構一致,Honda卻在圈狀彈簧與減震筒做足功夫,開發總負責人川上惠夫先生更表示第5代Odyssey實際駕馭感受媲美擁有四輪獨立雙A臂的第4代日規Odyssey,減震筒內建圈狀彈簧用以限制油壓缸內活塞的上下擺盪,進一步減緩車身重心的上下位移,讓Odyssey在高速變換車道或劇烈操駕時,較高的車身慣性不會對四輪循跡性造成影響。

至截稿前Honda Taiwan對正式配備細節仍不願鬆口,以下所介紹的各項科技配備細節,將隨著正式售價在6月上市的記者會才會正式向媒體公佈,入門車型的部份配備仍有調整空間,以滿足消費者對價格與配備的期待為主。

Odyssey頂級車款將有機會配備俗稱Birdview鳥瞰式的環頸顯示功能,輔助駕駛者消除停車或曲巷過彎時的視線死角,車尾的175度廣角鏡頭,更有助於駕駛者在倒車離開停車格時,可以預先掌握鄰近車輛的接近動態。

Odyssey全車系標配左右獨立式恆溫空調與分散在前、中、後排的空調出風口,帶來良好的車艙空調效果,中控臺上以觸控式恆溫空調控制面板呈現新世代玻璃座艙的科技感,Odyssey更進一步配備Idle Stop怠速熄火再啟動功能以提升市區油耗表現。

699 (6).jpg

Odyssey將左右雙區式恆溫空調、前中後排獨立出風口與Idle Stop怠速熄火列為全車系標配,獨家配備的蓄冷式空調蒸發器更有助於在夏季炎熱的塞車路況時,有效維持引擎因Idle Stop環保功能作動而熄火狀態下的空調冷房效果。

Honda為改善Idle Stop在停等紅路燈的引擎熄火狀態下,無冷氣壓縮機協助空調降低車艙溫度的窘境,特別開發蓄冷式空調蒸發器,讓空調系統的冷房效果在短暫的引擎熄火過程中不間斷,對於夏季氣候普遍炎熱的臺灣地區來說,顯得格外好用。

Odyssey有機會全車系標配駕駛座氣囊、前乘客座氣囊、雙前座側氣囊與左右車窗簾幕式氣囊,合計6SRS氣囊,全車7席位都標配三點式安全帶,提供前、中、後排乘客一致性的被動安全防護。

699 (7).jpg

Odyssey頂級版有機會標配整合EPS電子式動力輔助方向盤的VSA車身動態穩定系統,除了VSA對應一般濕滑或左右輪摩擦力不對等路面、車速過快所造成的轉向不足(推頭)過不了彎或轉向過度(甩尾),預防車輛失控現象發生之外,更進一步整合來自油門或煞車踏板,以及方向盤轉動角度的駕駛者操控參數,讓Odyssey維持在最佳的行駛狀態。


Odyssey頂級版有機會配備的電動滑門,只要ㄧ支手指頭輕拉即可啟動電動滑門機構,方便車主或後艙乘客在手提重物、爸媽手中抱著嬰幼兒時或手中有大包小包的狀態下開啟車門。Odyssey車艙地板距地高僅330釐米,讓所有乘客只要輕鬆跨ㄧ步就能進入車艙,對年長者與學齡前孩童上下車格外友善,尤其是高齡化三代同堂家庭,對於祖父母罹患骨質疏鬆、退化性膝關節炎或施以人工關節置換術的家庭來說,Odyssey的330釐米距地高會大幅度拉開與同級距對手的競爭優勢。

699 (8).jpg

可用單支手指頭輕鬆開啟的電動滑門,以及BLIS車道變換警示系統,可望列入在高階車型的標準配備之中,Odyssey第三排維持著從第1代以來的第三排快倒機構,可輕鬆收放第三排座椅以變換後艙用途,在標準7人座模式下保有行李廂縱深380厘米與垂直深度250釐米。

Odyssey頂級版將可望納入車道變換警示功能,協助駕駛者在變換車道前掌握左右車側後視鏡死角的障礙物。Odyssey第三排維持著從第1代以來的第三排快倒機構,即使是身高155公分的女孩都可以輕鬆操作第三排座椅收折到車艙地板下,進一步放大行李艙空間。在標準7人座模式下保有行李廂縱深380厘米與垂直深度250釐米(Previa為縱深470厘米與垂直深度400釐米、2014年式Alphard為縱深200釐米且開口見地板高),保有行李收納空間。

699 (9).jpg

撰文│方志男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z149876243
見習騎士 | 2015-2-24 10:58:22

外型不錯!但還沒有買七人座的需求阿!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mis722 + 6 + 6 感謝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mind389
大公爵 | 2015-2-25 08:40:32

外型和內飾也不錯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