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56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leochang1969
王爵 | 2008-10-26 23:07:25


很難想像棒球會如同一顆用來打水漂的石頭般,莫名其妙地彈跳在政治漩渦的週遭,除持續不斷激盪出國族主義的陣陣漣漪,甚且載沈載浮於台灣民主發展進程的時間長河裡永不滅頂,其姿態之優雅與樣貌從容之至,更是令人歏為觀止。

但實情就是如此逼真,毫無誇大之嫌。歷史如果能夠倒退重來,棒球運動的「去政治化」之理想願景,絕對是所有球迷的共同首選目標,只可惜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高張力的政治動員狀態也在傳媒的吆喝和幫襯之下,一直存續不輟,全年無休的電視台,未必天天播映棒球比賽,卻日日疲勞轟炸,放送藍綠互嗆的政治性談話節目,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敵對政黨的政治人物又何嘗在此類節目中公開探討過「政治棒球」早就危機四伏的深度論述?沒有,從來就沒有,有的僅是「棒球政治」虛與委蛇的表態皮相而已。

從政者固然亦有其「躋身球迷族群之一員」的權利,但純就當下現狀而言,大多數政壇活躍份子,仍遵循舊思維,只著眼於棒球的宣傳價值,將此運動定位成「可充份透過包裝,予以善加利用的對象」,則是不爭的事實。也由於這種特殊的利益考量取向,其棒球視野的層次之低,自然連最熱門的「消費說」都談不上,反倒和威權時代黨國一體操弄棒球國族主義的「狹隘格局」極為神似,每每讓人萌生「不知
今夕何夕」的時空錯亂感。

沒錯,台灣的棒球就是概括承受太多政治餘毒,致基因突變成顯性遺傳的罕病兒,加上政治僵局又始終無以平和解決,所以形同棒球神主牌的中華代表隊即更難與政治劃清界線,八零年代後期起尤其如此,因當時正逢成棒蓬勃發展階段(曾自我吹捧為國際業餘棒壇世界五強之一),國家隊征戰海內外時,除各色媒體照例如影隨形跟拍外,也的確經常贏球,益發使得棒球國族主義愈來愈興盛。
此結果乃理所當然可想而知,唯值得注意的是,其時也是黨外民主運動開始風起雲湧的關頭,國民黨推行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政治國族主義受到很大的挑戰,他們除將焦點轉而擺在打壓反對人士的身上外,亦被迫要加速本土化,而其方法也只有一個,就是連年不斷的自由選舉。

投票人潮大排長龍的九零年代,剛好台灣棒球運動開始轉入職業化的新分水嶺,如果職棒夠強也夠好看的話,是有可能把國族主義的政治色彩給沖淡下來(就像美國那樣,球迷欣賞的是資本主義精心打造的大聯盟),但非常遺憾的是,因為台灣的職棒體制極端地不健全,不僅無能轉移國族主義的病態焦點,還墮落成黑白道角頭與組頭集體犯罪的溫床,而當凶狠成性的幫派份子和貪婪成癖的簽賭歪風密切掛�成為一種地方文化時,遭扭曲變形的職棒生態非但已無力抗拒,甚且再也無力回頭了。

因為過去即已遍佈各地基層鄰里間,「永續經營」林林總總各種地下賭盤良久的許許多多大小組頭,其實也是各類地方選舉時,各黨各派政治人物必定爭相拉攏結盟的大小樁腳,在選戰愈來愈激烈,「搶救」呼聲此起彼落的態勢下,利益交換至上的配票文化,已然根深蒂固走上不歸路了,樁腳的「戰略戰值」也會水漲船高,愈來愈重要,甚至成為候選人尋求勝出的必備品,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平時粉墨當組頭,戰時客串扮樁腳」的雙重角色者,要如何自職棒簽賭版圖的地下通路上剔除?剪不斷理還亂的假球事件怎麼可能絕跡?台灣的棒球要跟「政治」說再見又有多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Y遠 + 10 + 12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感謝作者與給予回帖,我們才有再發文的原動力!

小弟在申請好市民達人勳章 , 請至勳章小屋 支持我吧~感溫ㄚ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