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t7831915
伯爵 | 2008-11-10 15:40:33

【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繼10月才剛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後,有鑑於全球經濟面臨金融風暴侵襲的嚴峻挑戰,遂於上周又下修預估值,將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原估的3%降至2.2%,已開發國家更將有負成長(-0.3%),乃二次大戰以來首見的困境。第一富蘭克林投信富蘭克林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大鈞表示,根據過去歷史經驗,全球經濟狀況不佳時,通常就是政府債市大顯身手的時機。 隨著美歐金融風暴越演越烈,市場恐慌心理反應在全球股市的重挫上,根據彭博資訊,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數過去一年已累積下跌42.39%,而花旗全球債券指數則是收紅5.14%(原幣計價截至11/6),顯見在一片恐慌下,投資人對固定收益產品的需求程度高。 林大鈞認為,自10月初主要工業國聯手降息開始,已將全球利率結構由第二季為抗通膨而升息,調整至為救經濟而啟動的降息循環,在各國多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下,有利債信品質優的美國政府債市及全球政府債市表現,因此,投資人可參 考列為債券投資組合中的核心部位。 另外,在這波金融危機中,債信品質較差的高收益公司債及新興市場債跟著有較明顯修正。投資人在不願承擔過多的風險下,所要求的信用風險溢酬已急速飆高,10月間美林高收益公司債指數利差一度飆升至1681基本點,創指數成立來之新高、美林新興國家債市指數利差也達到898個基本點之1998年來新高。所幸,隨著美歐主導、配合各國際組織救援,激起全球採取聯合、更積極的救世計劃,一些被錯殺的優質風險性債券類別已開始醞釀反彈行情。林大鈞建議,這類的債券類別宜視投資人風險忍受程度酌量配置為衛星持債。 在流動性危機得到紓解後,未來全球經濟恐將面臨金融機構信用緊縮、槓桿融資活動降低、景氣趨緩的環境,投資人在資產配置宜轉為保守的佈局。歷經這波風暴洗禮,全球投資人風險忍受度已明顯不如過去幾年多頭時期,因此著重基本面的持債策略在此時更顯重要,包括各國債信品質、償債能力、財政狀況、國際收支狀況等都是選債的重要參考,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全球債券組合基金方式,由專業經理團隊來精挑細選進行配置,以穩健分享全球債市正開展的多頭行情。
【2008/11/10 聯合晚報】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