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marsalast
王室 | 2015-7-27 07:01:20

改變世界的科技——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是由科學家萊頓弗羅斯特在1756年提出來的。

改變世界的科技——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當時,萊頓弗羅斯特在一把燒的通紅的鐵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懸浮起來並持續30秒。萊頓弗羅斯特對此現象感到十分感興趣,並對這個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

萊頓弗羅斯特認爲水滴能夠懸浮起來的原因在于,接觸炙熱的鐵勺后,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層水蒸汽,把水珠與鐵勺隔開,就使得水滴懸浮起來,懸浮起來的水滴暫時不能吸收更多的熱量,減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懸浮可以持續30秒,而這就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后人在次基礎上提出,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是指液體不會潤濕炙熱的表面,而僅僅在其上形成一個蒸汽層的現象。此效應說明當液體遭遇極度炙熱時就將化作一層絕緣的氣態防護層。

改變世界的科技——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當我們把水滴落在滾燙的鐵板上,假若鐵板的溫度僅高于水的沸點(100°C),水會發出嘶嘶聲並迅速沸騰。但當鐵板到達萊頓弗羅斯特點(薄膜沸騰的最低溫度點)時,水便會産生萊頓弗羅斯特現象。水珠會在鐵板四處滾動,並緩慢地逐漸蒸發,反而令水珠可以存在更久。

改變世界的科技——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在萊頓弗羅斯特現象下,水珠中跟鐵板接觸的部分會迅速沸騰形成水蒸氣,與此同時水珠尚保持液體的狀態,由于水蒸氣的傳熱比液體水慢得多,蒸氣層阻隔水直接接觸滾燙鐵板並大大降低水滴沸騰的速度。因此液體與熱燙表面之接觸面完全爲蒸氣層所覆蓋,而此時從熱燙表面向液體所進行之熱傳導是透過此蒸氣層以傳導及輻射的方式完成。

這就是爲什麽人們可以利用萊頓弗羅斯特現象,嘗試把手沾濕后放進燒熔的鉛里的主要原因。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2014年,旨在關注漸凍人症(ALS)的“冰桶挑戰”活動風靡全球,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知名人士參與。

改變世界的科技——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視頻中挑戰者被一桶桶冰水迎頭澆下,即使作爲旁觀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種徹骨奇寒。然而,這項挑戰對于常年居住在寒冷地域的俄羅斯居民來說卻似乎是“小兒科”了,近日就有一名來自“戰斗民族”的科學家進行了一次“冰桶挑戰”的升級版——“液氮挑戰”。

當然,除了娛樂之外,萊頓弗洛斯特效應在制冷技術,工業制造技術,特別是航天工業等方面應用頗多。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tu603003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鄭仁麟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4  金幣 + 24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命運不是機遇,而是選擇。命運不靠等待,全憑爭取。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