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22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吳夠閒
王室 | 2015-9-30 21:52:38



生病了更要好好吃飯

我爺爺八十歲時,牙全不管用了;但他重吃,大魚大肉、濃煙釅茶地過了一輩子。記得他八十六歲過世前也常嘴饞,每次母親總細心地把烏魚子、鮑魚之類他最喜歡的食物做成像嬰兒食物般的泥狀,給爺爺辦一桌「盛筵」。那是頭一次我感覺到,不管多老,

快樂地吃飯就是在訴說生命的歡喜。

我也看到九十六歲辭世前的奶奶,即使年邁,仍然每天慎重愉快地進行她的每一餐。奶奶六十歲後突然決定吃素,她的餐點簡單,但形式異常隆重,每餐費時約一個鐘頭,好好吃、慢慢享受,讓一旁的人不禁要懷疑,她的盤子裡盛的到底是什麼山珍海味!奶奶是四十年的糖尿病患,但是食禁沒有影響她好好吃飯的決心,更沒有干擾過她進餐的快樂,那些陪伴著奶奶吃飯的日子裡,我學到該如何在病中好好生活!

婚後,我跟每個母親一樣,照顧過孩子無數次的病急與病弱,在那些特別心急難過的分分秒秒裡,我總是更費心思打理吃飯穿衣這些小事。留意屋裡的光線與空氣、更換床單枕套比平常勤奮用心。孩子醒著時不忘給她們一點開心的音樂,病中的用餐更是心中的一件大事。

當我在砂鍋中熬一碗粥或燉一鍋湯時,許多憂慮彷彿都在細心的攪動與爐火的照顧中獲得了釋放。病床上小小的活動餐桌,仔細鋪上一塊最活潑的餐墊。樸拙的砂鍋、開胃菜小盤與小缽都比平常更細緻。雖然孩子們不見得都因此而胃口大開,但是累乏的臉上總會露出片刻笑容,在那柔弱的笑容裡,一個母親能得到很大的安慰。

我總覺得,生活中能有一些辦家家酒的心情就能使許多異想成真,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溫柔與趣味。

有一次,我照顧大女兒四天不退的發燒,高燒起退之際,她汗涔涔地濕了一

枕套。每當我幫她換枕套、換衣服時,孩子雖然虛弱卻總會笑著說:「謝謝!好

舒服!好香!」那一刻,我覺得當母親真好,就在洗燙這些衣物裡,愛可以化成行動;在每次的餵食中,擔心自然地緩和許多。

第四天下午,Abby好多了,她半倚在床上和我聊天說話,我走去拉開床邊的落地窗簾時,一陣雨過天晴的輕鬆湧上心頭,於是回頭對她說:「去沖個澡,我們走到巷口那家小店去吃塊蛋糕。」孩子笑了起來問道:「為什麼?」我忍不住向前抱住她說:「因為妳已經病了四天,很需要一點鼓勵,而且,媽媽也需要。」

在那天攜手漫步的幸福裡,孩子和我都體會出,有時病了一場也不是壞事,它讓我們領悟出生活中更積極、更該珍惜的每一面;即使生病,生活也要好好過、餐餐都要好好吃。

孩子與食物

我非常喜歡聽小朋友對食物的意見,我更喜歡觀察小小孩吃東西時的表情。人間美味總與孩子互相知心,在他們還沒有學用過多的語言來誇讚食物的美味之前,表情就是他們最真誠的意見。

培養孩子對食物開敞的心胸,等於給他們一項探索世界的基本能力。什麼都吃的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好,為人也比較隨和。

兩個女兒不曾託給褓姆,所以斷奶後增添副食品開始,我就試著讓孩子不斷嚐試新食物。到了五、 六歲,她們已經什麼都吃了。出門旅行時,特別覺得這種安於嚐試的生活習慣,帶來許多方便與樂趣。

Pony六歲多那年,我們卜居曼谷,泰國菜以酸辣聞名,對小小孩來說的確是項挑戰。雖然我不勉強她吃辣,但如果外出用餐,也不特別因為她而避開經典菜色。我會讓她一點點嚐試,告訴她這道菜好在哪裡、另一道菜為什麼需要放上那些新鮮香料才夠味。雖然直到現在,Pony承受辣味的能力還是我們家中最差的一個,但是她也不會因為辣而需要大家來配合她的飲食。當她偶而想念「冬蔭酸辣蝦湯」時,我看她寧願倒一大杯白開水在一旁備用,也不願放棄那童年已熟知的人間美味。

孩子小的時候,我喜歡在嚐試新食物時,跟她們分享料理的常識或故事。大概是Abby一年級的時候吧!我帶著她一起挑著晚餐做菜要用的九層塔,順便就告訴她,九層塔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金不換」,因為它太好吃了,所以有人連黃金都不肯換呢!聽完故事後,Abby一邊挑著九層塔,一邊用十分疑惑的眼神問我:「媽媽,這些九層塔是你在市場買的嗎?」我說對啊,正奇怪她為何有這種疑問時,她說:「連黃金都換不到的東西,為什麼在市場可以買得到?」我與孩子的問答與溝通,食物常常是好的媒介。

還有一次,家裡即將有日本客人到訪,我打算自己做菜宴請客人。八歲的Abby和五歲的Pony很興奮,我聽到她們慶幸的說:「還好我們會說一點點日文!」我聽了實在好笑,心想她們一句日文都不懂,怎會有此自信。結果她們傾囊而出的單字全是料理的名稱。我只好自我安慰地解釋,食物名稱是我對她們最好的語言啟蒙教育。

我做菜前並不常諮詢孩子的意見,因為我喜歡創造新口味。但是在品嚐之後,如果我決定要開口問孩子的意見,就一定會非常仔細聆聽,並且把收集到的意見回應在食物的改變上,以回報她們所提供的資料。這樣的溝通常常幫助我做出小小孩喜歡的菜色。

我手邊有一張非常可愛的意見調查表,是一位小客人來家裡做客時與我的談話記錄。她才小一,害害羞羞地躲在媽媽的懷裡回答我的問題,但意見非常真誠,所以我請她一半圖繪一半言傳寫下意見。

她因為一份我炸的雞條而顧不得吃其他的東西,我很好奇這道菜如此得孩子的心,不知道她吃完後可有特別的想法。所以問了她幾個問題。

炸雞的皮酥不酥?有。

會不會太大塊?不會。

妳覺得一餐吃幾塊剛剛好?兩塊。

需不需要配飯?不需要。

需要沾醬嗎?要,要那種有蘿蔔泥沾蝦蝦的醬。(她說的是日本料理用來沾炸物的醬,還很認真地交待我要將醬裝在淺淺的碟子中。)

你覺得怎麼吃最好吃?用手抓著吃。

我喜歡她的想法,隔天馬上做好沾醬再炸兩條讓她嚐嚐。從側面看她用手小心翼翼地抓起雞條、一口口咬下時,真是可愛!這一次,她不喜歡自己說的那種沾醬了。我跟Pony想起小小孩都喜歡甜味,所以趕緊從冰箱中拿出楓糖漿給她沾,她很滿意地點點頭,神情之嚴肅有如美食大賽的審查員。倒是我自己試了一下,發現她所說的那種沾醬拿來沾我的炸雞,清爽可口,其實是很成熟的大人口味。珍惜孩子的意見總是讓我有意外的收穫。

我也常常看到別的餐飲人員對我的孩子很好,那些親切的記憶為她們與食物做了愉快美好的連結。

我曾問過兩個孩子,她們自小到處為家,曾否感到要適應食物是一種困難?除了很確定地搖頭之外,她們也給我一個非常好的結論。她們說,對食物開放心胸也是應該受的一種「教育」。

為孩子料理美食,當然是一件愉快的事。當我在廚房中調理三餐時,我總是想,該如何放入更多的關懷與互動、該如何讓自己的料理不只照顧到孩子的身體,也照顧到她們小小的心靈。我期待飲食為她們的生活教育帶出踏實的影響。





摘自《廚房之歌(增訂版)》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ang6200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EZCat
威爾斯親王 | 2015-9-30 23:09:03

現在的人真的越來越不懂得尊重食物、珍惜食物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