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337 | 回覆: 4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momolone
大公爵 | 2015-11-20 20:54:30

你捐血有假,他輸血得救,我是覺得一箭雙鵰,雙方都有好處啦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艾蜜 + 4 + 4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懂還是不懂
大公爵 | 2015-11-21 00:03:11

捐血 的確不錯,撇除能否救人這因素
需要血時    會有  優先權(另外 血庫荒時 可以插隊  和沒捐過的比)
該好處適用 三等親家屬,每年耗費大把銀子 在保險上,真正有問題 又拿不到 保險金
捐血  還是有好處的。
當然人死了會退  保險金,自己死了  院方不會退血。


捐血 分500CC   250
250 兩個月   500 三個月   想拚業績  就捐 500....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艾蜜 + 6 + 6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shadow915
高級版主 | 2015-11-21 22:18:31

針對男性而言,如果有其他問題,能捐血的就儘量定期去捐,原因在於「讓身體中累積的鐵質適當排出」,更年期後一般的女性也是建議定期捐血,道理一樣。


鐵質越多越好?定期輸血小心鐵質沈積傷身
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 – 2015年10月23日 上午10:50

我們都知道鐵是身體中重要的元素,如果不夠就會出現貧血;但卻鮮少人知道,鐵質若在體內沈積過多,也會造成包括心、肝、脾、內分泌等器官的傷害。

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姚明指出,人體的腸胃道雖有正常機制可讓多餘的鐵質隨著黏膜剝落,但有部分先天體質對鐵吸收異常,容易過度吸收的患者;或是正處於治療當中,需施打靜脈注射來補鐵。另外,像是重型海洋性貧血、骨髓分化不良症後群或再生不良性貧血等,需要長期或定期輸血的族群,都可能因身體對於鐵質的過度吸收而造成過量與沈積。

鐵過度吸收 當心成「心」負擔!

「鐵質沈積所造成的功能異常,影響最大的除了沈積在肝臟而導致肝功能不好、肝硬化外,在胰臟則影響胰島素分泌減少,產生糖尿病。」姚醫師進一步說明,若是在心臟,則會出現心肌炎;而如果是沈積在腦下垂體或甲狀腺等內分泌器官,則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成長遲緩。提醒民眾,臨床上有患者因鐵質過度沈積,最後導致心臟衰竭而不幸死亡,因此不可不慎。

要注意!血清鐵蛋白濃度在500 ug/L以上就需開始進行排鐵治療!

然而,要如何知道自己需要開始排鐵了?一般來說,如果血清鐵蛋白(ferritin)濃度超過300ug/L以上就算是過量,但如要對器官造成影響,則要在2,000ug/L以上,而臨床上則是將需要治療的鐵質沈積標準訂在1,000ug/L以上。不過,海洋性貧血病童因為從小需要輸血,可以預期鐵質沈積的必然性,因此,姚明醫師強調,只要血清鐵蛋白濃度在500 ug/L以上,就需要開始進行排鐵治療。

事實上,以往重度海洋性貧血的患者,幾乎活不過20歲,但在排鐵治療出現後,大幅提升了存活率。姚醫師也分享,臨床上有重度海洋性貧血的患者,在持續進行排鐵治療後,已存活超過了50歲。

福音!口服排鐵劑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過去的排鐵治療是以針劑為主,但因其使用是需每天進行皮下注射,在使用上很不方便,接受度也較差,令許多患者因而無法配合持續用藥。尤其是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患者,常併有血小板低下或功能不良,每日皮下注射常致出血與感染,不但醫師使用不方便,病人接受度也不高。如今已有新一代口服排鐵劑,一天只要以喝的方式服用一次,在方便性、病患接受度、安全度都相對較高,也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姚明醫師提醒,鐵質並非越多越好,如果是定期輸血者,需掌握「一輸,二檢,三排鐵」原則;如果一年輸血超過20袋,務必定期檢測血清鐵蛋白的濃度,只要超過1,000ug/L以上,就要警覺併發症的產生風險。及早與醫師討論排鐵治療方式,並接受治療,便可減少鐵質沈積過量所產生的併發症風險。對需要長期定時輸血病人,鐵質的過度沈積是可避免的,只要聽醫囑、持續並按時服用排鐵藥物,就能找回生活品質。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艾蜜 + 6 + 6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