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令畫面乾淨一點, 去除不必要、影響畫面的物件
這問題最常見於使用定焦鏡頭拍照的時候。
我們試看看一張圖
我們的主題看來是那盞路燈和背後的天空
可是, 會不會覺得周圍的東西好像有點多餘呢?
如果我們這樣去裁…
結果就變成這樣, 您覺得不裁還是裁了好看一點呢?
我們再來另一張圖
好像左下角的那個人在畫面中有點怪對吧?
我們試裁走他吧, 但, 怎裁才好呢?
試試第一個試裁 – 把下面三個人都拿走
這樣好看嗎?
第二次試裁 – 只拿走左下角的人
二. 不同裁圖風格, 呈現不同感覺
看了第一部份以後,
我們第二部份會說說不同裁圖安放主體的位置, 所帶出的不同感覺
我們以這張圖為例
主體放在照片的中央
感覺是凝住了時間似的
或許我們來一些變化:
1.) 把主體放在左下角
感覺就好像比較有動感,
小狗好像快要離開您的視線
2.) 把主體放在右上角
像是剛踏入照片中的感覺
還有一種前面空間很多, 牠還會一直繼續向前走的感覺
3.)把右上的「腳」拿走
裁圖的意義就是把多餘的東西拿走, 或者是校正您的照片構圖對吧?
好像畫面比原圖擠了一點, 但是腳就真的不見了
這樣, 感覺好看嗎?
4.) 更變照片比例
正方?
4:3?
16:9?
最後…
到底一張照片, 裁、還是不裁好?
如果要裁的話, 怎樣去裁, 才適合一張相片該帶出來的感覺?
當然選擇裁切的時候
就意味著要把一些原先構圖時所決定的畫面犧牲掉
到底那些畫面值得保留與否? 這個也是裁圖時要十分注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