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73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jinming521
見習騎士 | 2017-7-1 02:03:15

     對于孩子的學習,究竟怎樣抓,抓什麽?這是許多家長都希望解決的一個問題。
  根據調查分析表明,一個人在事業上能否取得成功,其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習中,積極的情緒會使精神振奮,會出現歎賞、愉悅等心理狀態。所以,對于一個學生,只有靠自己內在的這種“ 情感動力”,才能推動智力力的發展。鑒于此,現代教學論把學生智力的發展看成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作爲家長,要做好孩子的學習指導工作,其重點應放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情感和意志上,要使其從小就具有廣泛而穩定的興趣、堅韌的意志等良好的人格因素。只有激動孩子內心對于學習的情感需要,並具有頑強的意志,才使其樂學、好學、勤學,從而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第一、要喚起孩子對學習、對知識的興趣,喚起孩子學習的自覺性 家長首先要使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他自身的需要,因爲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産生的。要做到這一點,父母應讓孩子多參加各種有益有趣的活動。在活動中,孩子會發現他所不理解或從未遇到過的新奇的東西,從而産生學習的需要,有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學習僅局限于書本或課堂上的東西,而不準他參加其它活動,這樣做恰恰是放棄了引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機會。
        其次,家長要從調動孩子內在誘因出發,幫助他明確學習目的,使他知道爲解決某個問題需要學習什麽內容、選擇什麽材料、采用何種學習方法,以及學習這個問題對社會、對個人有什麽價值,如果孩子對一個問題有濃厚興厚的興趣的話,爲求得這個結果,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對待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習內容了。其三,家長還要考慮孩子興趣和愛好的特點。無論哪一類孩子,他們的興趣、愛好都是各不相同的,家長在指導時,切不能從表現上看來與課堂學習無關就加以制止,應該辯證地看問題。如孩子喜歡畫畫,就應讓他在這方面盡情發揮。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過來,又會促進孩子其它方面的學習。

  第二,要培養孩子良好,健全的學習情緒 經常聽到年輕父母說自己孩子情緒不穩定,好動,作業做不了多久就心猿意馬,干其它事情去了,懷疑其有“多動症”。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據心理學家觀察與研究發現,大凡學齡初期的孩子,其情緒表現的最大特點是沖動外露、易變化不穩定、注意力也難以長時間保持集中。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正確教育、引導下,孩子會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調節自己的情感。
  如何培養孩子健全的情緒呢?
  一是要提高孩子的認識水平,情緒和情感的産生與發展總是以一定的認識爲前提的。認爲的逐步提高,有助于情緒與情感的逐漸成熟;
  二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情緒和情感總是在孩子具體行動中表現出來。良好的行爲習慣,有助于穩固孩子健康的情緒和情感。同時,行爲習慣穩定也有助于情感的穩定,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此外,要使孩子有健全的情緒,還要發展孩子完美的個性,人們情緒穩定性的健全發展,與智力發展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第三,要著重孩子意志品質的培養 在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方面,家長首先要引導孩子認清行爲的目的性。當孩子在進行學習或作業時,家長要善于幫助孩子確立一個具體的目標,並適當設立一事實上的獎勵條件,鼓勵、督促孩子爲實現這個目標而采取行動。這種目標最好是你希望孩子必進的某種特定的行爲。其次,給孩子的任務,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是他力所能及的。要使孩子懂得,無論做何事都要有始有終,以培養孩子的堅韌性和耐久性。失敗了,要鼓勵他從頭再來,不要半途而廢。教育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輕易獲得成功或獎勵,並不能激起強有力的內在動機,因此,在家庭學習指導上,要從小培養孩子具有不達目的地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第三,要培養孩子約束自己,克制自己的能力,家長在平時教育中,一事實上要不失時機地幫助孩子學會評價和判斷自已行爲的適宜度,該做的事,需努力做到;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以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最后還要說的是,無論是興趣、情感還是意志,這一系列非智力因素都和家長自身的榜樣作用及周圍的環境有關。因此,家長首先要從自身做起,爲孩子在這些方面做出榜樣,同時,還要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gotome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