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iax
Bard | 2017-9-18 18:42:27

asdasdads23.jpg

在1946年開打的NBA,其實在一開始是沒有進攻時間限制,你應該可以想像比賽會變怎樣吧?沒錯,領先的球隊就是一拖再拖,甚至直接在場上散步,你以為只會有第四節出現「垃圾時間」嗎?在草創時期的NBA,甚至還會出現三分之二時間都是垃圾時間的比賽,也讓觀眾不斷流失瀕臨倒閉......,日前美國媒體《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簡稱SI)》就介紹了這段NBA往事:「一條餐巾背面上的東西如何診拯救NBA?」

螢幕快照 2017-09-18 下午4.15.57.jpg

——故事開始——

1950年秋天,那時湖人還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波利斯,當家球星則是上古神獸中鋒麥根(George Mikan),在11月22日迎戰來訪的韋恩堡活塞,在那個年代,一場比賽有超過七千人進場算是很夯吧?但很多人可能看完那場比賽後,恐怕已對NBA和籃球失去熱情。由於麥根在當時根本是超人般的存在,弱旅活塞只能祭出「拖」字訣,比賽開打後不僅不出手,球員就一直在場上散步,想交換球權?門都沒有。

image (1).jpeg
*湖人傳奇中鋒麥根(中)*

湖人最終只好透過犯規戰術取得球權,導致這場比賽變成一場「罰球大戰」,也成為NBA史上最低比分的爛Gmae:19比18,活塞慘勝湖人。想想當時在現場的七千多名球迷情何以堪?不離不棄的球迷是留在現場不斷鼓譟球員進攻,但越看越森氣氣,而更多的是早已中離回家洗睡、對NBA心死的人們。

B2-nd59CcAInDa7.jpg
*當年「19比18」的報導,標題直接寫「慢動作籃球」*

195011220MNL.jpg
*該場賽事紀錄表*

這場比賽就是早期NBA的縮影,雖然是個新生不久的職業聯盟,但比賽節奏卻是緩慢如老人一般,而面對觀眾人數持續探底、球隊從18隊減到只剩9隊的NBA球隊高層,決定想想辦法挽救這個一隻腳踏進棺材的聯盟。

1954年春天,當時有3人聚集在紐約雪城的一家運動中心附設的咖啡店共商大事,他們分別是當時雪城國民(76人前身)的老闆比亞森(Danny Biasone)、總經理費里斯(Leo Ferris)和球探部門經理巴爾波尼(Emil Barboni),他們絞盡腦汁想要挽救這個聯盟和自家球隊,試圖從前一季聯盟裡的各種數據來找出救命仙丹,結果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在那些受歡迎的比賽裡,兩隊大概合計出手120次,問題是要怎麼每場都讓球員逼近這出手數?那就是設下進攻時間的限制。

image (4).jpeg
*雪城國民總經理費里斯(後排左二)*

NBAShotClockAP920308017.jpg
*雪城國民老闆比亞森*

至於要設定幾秒的進攻時間限制,其實只經過一套很簡單的計算,他們當時就在餐巾背面寫出這道公式:48x60÷120=24,是的,沒有任何統計學的高深學問,就是用一場比賽的總秒數去除以兩隊出手次數,得到了「24秒」這個數字。

image (2).jpeg
*NBA初期使用的進攻計時器*

而在向聯盟提出進攻24秒的建議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總算在新球季正式改革,這套只用了加減乘除的超簡單公式,很快地就讓死氣沈沈的NBA起死回生,到了1958年比賽場均已爬升到106分,快節奏的比賽也讓觀眾人數和聯盟收入隨之不斷增長,而NBA也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職業聯盟之一。

——故事結束——

NBA「進攻24秒」的規定也影響了過往堅持不設定進攻時間的NCAA,而在2000年FIBA也跟進將30秒進攻時間改成24秒。在籃球運動發明人奈史密斯(Jallies Naismith)博士訂下籃框高度305公分這條金科玉律後,進攻24秒絕對是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沒有之一。

文/Jiax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lindh + 10 樓主太有才啦!
b8062 + 5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5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必須追起來但上班嫑看[JKF官方推特@jkftaipei]
喜歡Jiax編文章的話來點個讚吧[JKF雜誌粉絲團]
回覆 使用道具
airsky
侯爵 | 2017-9-19 14:05:34

窮則變,變則通。 Just like life revolution. Life always finds it's way out.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