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555 | 回覆: 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SAYFUNSIXGO
勳爵士 | 2018-3-13 14:02:43

收容街友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街友的組成是個龐大的分布,有老闆,也有市井小民。」有的人的確是年輕時作奸犯科所以沒工作,但也有大學畢業的教授淪落街頭的案例。「街友跟一般人沒有不同,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街友。」

來自一個大家以為絕對不可能變成街友的職位──台電員工。他總是對前來購買的學生、上班族需噓寒問暖,並且每天記錄自己賣了多少本、分析購買的族群,比誰都還要認真。而他之所以流落街頭,只是因為退休後決定一次領完退休金,又沒有儲蓄觀念,最後貧窮到無家可住。

李盈姿說,街友的成因各有不同,有些人是因為產業結構改變而失業,有的人是因為沒有儲蓄觀念,也有的人只是「很衰」,因為發生車禍、生了重病而失去工作能力,繳不起房租,就只好流浪在外。

「這些風險存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當你遇到風險,又沒有足夠的資源─可能是錢、可能是人脈─幫助你度過危機時,你我都有可能成為街友。」

許多街友之所以陷入經濟困難,就是因為原有的社交支持網絡斷裂。

一般人出了車禍、生了重病,失去工作能力,也許可以跟親友借錢、寄宿。但許多街友可能原本就跟朋友、家人、同事不熟,所以出了意外,也沒有人願意幫他,因此付不出房租被趕出住處。

也有些人一開始人緣頗佳,有人願意伸手援助,但是如果受助者經過一段時間仍沒有辦法重新站起來,也會逐漸耗盡自己的原有的人脈。比如跟好朋友借錢,借了很久,都沒辦法還,原本的朋友於是再也不跟他往來。李盈姿說,也有人是沒有收入後感到愧疚,不想拖累到家人,所以跑出來。

幸好,這些人流落街頭後,會認識跟他一樣在街頭生活的街友朋友。這些在他最落魄的時候結交的朋友,往往會成為未來重要的人生支柱。因此李盈姿說,有很多街友,經濟能夠完全自立後,會選擇跟街頭認識的朋友一起租房子住。

「如果不考慮現實因素,90%的街友都會希望有房子住。」李盈姿表示,他們不是不想要,有的也並非租不起,只要街友有心改變狀態,並有人願意提供資源,街友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甚至找到房子,並不困難。但是他們所能租到、找到的住處,往往都是只能遮風避雨「牆壁+屋頂」而已。

還無法經濟自立的街友,最直接的住屋選擇就是公立的遊民收容所。但收容所對街友的態度,大多不是「收容」,而是「管理」。

李盈姿提到,大部分遊民收容所都有嚴格的門禁,出門就得報備,有的還要求寫假單。「遊民不是犯人,一個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應該享有自由,怎麼會吃個飯、找個朋友都要報備、寫假單?」

況且,台北地區的遊民收容所,因為容易被周邊居民抗議,所以僅有的兩個遊民收容中心都設在遠離捷運的偏遠地區,一個在新北市中和、另一個在新北市萬里。這對於買不起機車、汽車,白天又需要做臨時工的遊民來說,非常不便。

而許多逐漸經濟自主,付得起房租的遊民,也常因為無法適應社會,而回頭依賴原有的街友社群。

剛開始經濟自主的街友,租得到的屋子,大部分是沒有對外窗、沒有冷氣的地下室。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金色狂風01
大公爵 | 2018-3-13 14:13:13

還好習慣騎三二十公里的自行車了 @@

什麼都要錢,好幾年前看過部漫畫,裡面是連氧氣都要錢,買不起氧氣的人就沒命了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